APP下载

童年时光的诗意书写:《小小孩的春天》心解

2018-02-25许军娥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童心儿童文学小孩

许军娥

(咸阳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孙卫卫,是陕西周至的青年作家,出版了《男生熊小雄和女生蒙小萌》《班长上台》《喜欢书》《小小孩的春天》《推开儿童文学之门》等文学作品。孙卫卫创作势态良好,创作风格鲜明,很快在中国儿童文学散文界占据了一席之地。“陕西儿童文学在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进程中扮演了不可小视的文化角色,为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2012年12月,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了孙卫卫的散文集《小小孩的春天》,这本散文集出版后曾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2013年)、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入选图书、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很好图书等奖项。2016年4月,散文集《小小孩的春天》入选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世纪长城”的《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并重装出版。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精心选择的120多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中,入选的“散文集”只有8部,孙卫卫是8位作家中最年轻的,代表了儿童散文创作的新生力量。

《小小孩的春天》是“一本回望儿时生活的散文集”,[2]全书共30篇,都是“我”的真实生活的回忆,每篇文章就是一段生活的记录,30篇组合在一起,就是“我”童年生活的精美集合体,是“我”童年生活的整体影像回放。每篇回忆与书写都通过“我”的视角看到,反映着“我”的生活境遇和内心起伏,为读者塑造了一个立体的“我”。无论是叙写童年趣事还是记录家庭见闻,或者梳理校园趣闻的故事,读来都会牵动我们的心弦,并走进一个儿童生命的春天。正如高洪波在《题〈小小孩的春天〉》诗中所说:“一个孩子,小小的孩子/拥有的春天却辽阔无比。”[3]1就像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授奖词所说的那样,“孙卫卫的《小小孩的春天》以细腻的白描手法,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反映了一代少年儿童的美好春天,蕴含着简洁、质朴的审美追求”。[4]他运用美丽、恬淡、平和、纯净、真诚的文字,从儿童的视角通过对童年时代的历史与现实的介入、呈现与阐释展现了童年的阅读历程、童年的时光魅力、童年的诗意情结与童年的美好梦想。

1 《小小孩的春天》展示着作者悠远的读书历程与深度的阅读乐趣

著名学者朱永新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5]32阅读促使我们的成长是基于健康、良好的精神营养。阅读启迪生命智慧,它不仅激发了沉淀在我们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并通过对我们心灵的启悟,促使我们去思考作为独特的生命体应当具有的意义,从而促成了文明的代际更新。“一个有梦想的人,必须通过阅读,才能‘追寻自己的梦想,任何人都能创作辉煌;追寻伟大的灵魂,我们也可以走得很远。’”[5]33经典的阅读是中小学生一生中形成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的最重要的时期。

阅读孙卫卫的《小小孩的春天》,给读者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形象的塑造,从字里行间渗透着一个信息:“我从小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如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抓书。“我妈妈说我抓周时抓到的是一本书……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要么是每年必买的日历书,要么是爸爸的木工图集,要么是小姨的小学课本……”“我的第一本连环画是《表》……妈妈经常给我买书,最早是连环画,后来是文字书。小学二年级,有人到我们学校推销一份指导写作文的周报,那时并未开始写作文,但我还是买了很多份……小时候,我最多的书是连还画,都存放在家里一个木箱里。到小学三年级,已经有二三十本了。”[6]106-109“我”从小喜欢买书、读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一张报纸和一期杂志,我会认认真真从头看到尾,做笔记。报纸看后还折叠成原样,按期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3]108“我”不仅坚持阅读而且痴爱语文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有意识地练笔,坚持写日记,订阅《少年月刊》等刊物与报纸,每周抄写两篇范文,办《学习园地》。“我”聆听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神笔马良》等故事。“我”小时侯特别羡慕邮递员的工作,“我们在路上会经常碰到骑自行车送信和送报纸的那个邮递员叔叔。这时侯故事也不讲了,呆呆地看着他,我们羡慕可以收到信和报纸的人,也羡慕邮递员这个职业,羡慕他每天有机会看那么多报纸和那么多杂志”。[3]172“我”喜欢写作文,给报纸杂志刊物上投稿,不断写作,不断投稿,不断退稿,但是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写作,于是“上了初中三年级,我的文章才登在武汉的《少年文学报》上,两百多字,还是中缝。这时,距离我第一次投稿,已经整整六年了”。[3]116

阅读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是一种精神的升华,是一种灵魂的洗礼。我读着这些从心底流出来的温暖文字,一个喜欢书、爱读书、乐读书、勤写作的谦谦君子——孙卫卫的形象跃然纸上。孙卫卫就是这样如醉如痴地践行着“多读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7]20的哲理,赢得了他今天飞扬的文采。这本散文集印证着作家孙卫卫成长的足迹。

2 《小小孩的春天》吟唱着作者纯净的童心之曲和浪漫的真情实感

儿童文学作家应该有对自然的挚爱和一颗童心。“真正的儿童文学是产生在儿童文学家追寻自我的儿童梦的内在需求中,产生于他对儿童的亲切感受中,产生在净化自我心灵的愿望里,产生在对更美丽的人类社会的理想中。他展开的是一个儿童的心灵世界。”[8]冰心说:“所谓‘童心’就是儿童的心理特征。‘童心’不只是天真活泼而已,这里还包括有:强烈的正义感——因此儿童不能容忍原谅人们说谎作伪;深厚的同情心——因此儿童看到被压迫损害的人和物,都会发出不平的呼声,落下伤心的眼泪;以及它们对于自己能力高、年纪大、经验多的人的羡慕和钦佩——因此他们崇拜名人英雄,模仿父母师长兄姐的言行。他们热爱生活,喜欢集体活动;喜爱一切美丽、新奇、活动的东西,也爱看灿烂的颜色,爱听谐美的声音。他们对于新生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勇于尝试,不怕危险……”[9]19童心是一种好奇心、一种对世界探究不已的精神。

孙卫卫是一个拥有纯真童心、充满情趣的作家。他在散文创作中自觉地将童心气质、爱的情怀、自然风情等糅合一体,创造成了一种儿童散文独有的语体。他的文字中展现着儿童快乐童年的梦想、叙写着儿童原生态的生命状态和儿童童年生活的真情实韵。

“我”从小就喜欢小狗。小时候曾经养了“两只狗,长得很大的狗,而不是现在小小的宠物狗。它们会咬人,咬偷东西的人……这只狗在乡下太平常了,几乎家家养的都是这个样子的,耳朵耷拉着,也叫柴狗或土狗。跟狼狗不能比的,没有狼狗看上去威风。但是,五爷送的这只狗却非常厉害”。[3]94-97《和我一起长大的两只狗》是充满着“感慨生命”的一篇散文,着力描写小狗的成长过程,体现“我”对小狗的喜爱、关切之情,其后经历送小狗、以及小狗死后的难受之情。这种真情实感让读者情不自禁地卷入其中,深受震撼。孙卫卫对于人物的观察与记录是极为传神而又感人的。在《妈妈的头发》这篇充满温情又诗情画意的散文中,作家以一个儿子的角度,用朴素温和的语言来讲母亲烫头的故事,描述母亲的性格和对家乡亲人的牵挂,营造了淳朴感人的意境,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灵动的童心世界。这些具有鲜活情趣的文字让我们体会到孙卫卫敬重慈祥和蔼的妈妈,展现着妈妈的美德和力量,以及母爱的无私、平凡与伟大。妈妈送了“我”一本《小学生之友》,把一颗爱心和一颗爱书之心传递给了孩子。简洁短小的篇幅呈现了妈妈给予孩子无私的情感,孩子给予妈妈最深的爱与眷恋。孙卫卫就这样娓娓道来这充满人情味、充满爱心的成长故事。这样的执著和真诚,不也是一个作家最感人的地方吗?

写作是需要构思、沉淀、推敲、修改、深入生活、广博读书、勤于思考的。孙卫卫始终保持着孩童天性,好奇而兴致勃勃地观察着这个世界,并笔耕不辍。30篇作品取材于日常生活和校园生活场景,充溢着浓厚的生活化和乡土化的气息;阐释着团结友善、尊师重道、孝敬父母、勤劳勇敢的道理,展示着人与人、人与生物之间的联系。文字自然清新、朴素简单,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率直、真诚、宁静、祥和的世界。作品呈现了孙卫卫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激情,有着独特而鲜明的艺术品格。孙卫卫从这平凡的实物、生命身上发现了人间最美好的情感。这就是诗性的发现,是美的寻找,更是为了表达童年和乡村生活的留恋。

佘树森认为,“散文旨在写情”,“散文所表现的,主要是作者的感受或感物之情,或所感之物,都离不开‘感受’二字,感受,即情也”。[10]26孙卫卫的《小小孩的春天》是他自传经验的个性传达,回归本性、恢复快乐原貌的创作观,是儿童本位的。在孙卫卫的笔下,童年是一条河流,流淌着童年岁月里的歌和讲不完的故事;童年是一段最美的风景,迷恋着秦地风情里的自然情趣、亲情友情的诗意世界。

儿童散文作家的创作艺术尤为值得研究,如何在成人世界的视阈中将童年逼真、有味儿地表现,拉近读者和作家的心理距离,拉近成人和儿童的认识距离,使心灵的交流成为可能。《年是给小孩子过的》就是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我”对爷爷的敬爱。长辈为了儿孙甘愿付出自己的所有,浓浓的亲情让人迷恋。作家用最真挚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凸显了作家人格的真实写照。

孙卫卫的文字是惊人的朴素和干净。如《偷偷去看一个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利用去西安春游的机会,偷偷去看在西安市二十六中读书的小学同学周盼红,没有找到,遗憾地离开了。“没参观成动物园,我也不后悔。我后悔的是,跑了那么远的路,却没有见到周盼红。我当时如果跑得快一点,如果不走错路,如果胆子大一点,直接走进教室找他,也许可以见到他了。”[3]154读这些文字,我们感受到了男孩子之间的友情,像清浅小河里缓慢移动的鱼,是那么美好,让我们心里有份许久未有的潮湿和感动。

孙卫卫带着一颗纯真的心沉潜在儿童的世界,颂赞他们的纯真与独特,用文字向读者传递出了一种雅致而冲淡的韵味。孙卫卫的文字秉承着尊重儿童、亲近儿童内心世界的传统,走向儿童的心灵世界,写儿童、为儿童写,抒发对儿童生命的体悟与尊重。

阅读孙卫卫的这本散文集,我们感受到作者安静、柔和、平静的心灵世界,内涵丰富而深沉。阅读孙卫卫的这本散文集会有一种奇妙的感受,就像是喝一种清淡的饮料,要慢慢品,总有惊喜和余味,令读者不舍。他的文字把读者带到一个个深刻而复杂,但又充满着生机活力和快乐的生命世界。

3 《小小孩的春天》阐释着作者温馨的孩提时光与诗意的童年情结

“散文具有非虚构性,其艺术精髓在于它的亲历性、自然性、真率性,这使得儿童散文凝结着儿童文学作家对人生精华的体验和记忆,是领悟了人生的作家在生活沧海中打捞出的不可多得的珍珠。”[11]10“儿童散文是一种着力观照内心世界抒发主体情思,融叙事、抒情和议论为一体以真实、自由为核心适合少年儿童阅读欣赏的一种文学样式。”[12]232童年是文学的珍贵资源,许多作家都珍视并利用它。孙卫卫的《小小孩的春天》就是作家直接描写儿童生活的散文,以儿童的生活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他把自身融入儿童的生活之中,这样的作品具有了力透纸背的笔触。他以自己的孩提时光为背景,用一个孩子的眼光去观察,以孩子的心灵去体会、抒写童年的自我时光,贴近了儿童的感受、感情和价值观。

孙卫卫细致观察少年儿童的生活,并融入了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感受;用儿童视角、儿童心灵理解和观照世界;用儿童的眼光欣赏生活中的美,用儿童的心灵感受生活中的美。在孙卫卫的笔下,他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向我们倾诉了他心里的坚定和温暖。一系列关键词出现他关注儿童的生活、儿童感兴趣的生活场域中,如家、爷爷、奶奶、母亲、童年、农村、城市等字样。纯洁美好的、温馨浪漫的孩提时光与童年情结,在作家的笔下得到淋漓尽致而诗意盎然的表达。

孙卫卫精美而富有灵性的文字,就像一幅精致的剪影。童年的剪影,温柔地存放在作者的记忆之中,内里蕴含着诗人的诗心和童心。这是一本带有甜蜜和苦涩的情感交织的散文,作者回忆的是自己经历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那些刻骨铭心的人和事。在细细碎碎的叙述中,我们似乎听到了生命成长的声音。“举凡校园生活、家庭伦理、社会问题、大自然风景、宇宙奇观、科技探索、历史文化以及融合在大时代之中的充满欢乐、梦幻、孤独、渴望、秘密的万花筒般的儿童情感世界等等领域,都进入了作家的视野得到了充分的表现。”[13]如《女老师》语言欢快,充满了阳光的气息,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亲切友好的气息,也在心中完成了对女老师形象的树立。读完之后,我们会怦然心动,内心温暖而又感伤;同时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和耐人回味的空间。《想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描写了自己想成为邮递员,想着每天吃西瓜,这些让我们在阅读中慢慢寻找自己的快乐。

孙卫卫的散文创作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态势与较高的艺术品味。他对自然和人性作出了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体悟。他的创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即纯洁清新的文采和理趣之美。他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叙述生活中的见闻和内心感受,以真挚深沉的感情讲述自己生活中的小故事,既幽默风趣,又带有真实的生活气息。

《小小孩的春天》用干净、简练、耐读的文字让童年像一个精灵在人生的春天里奔跑,让暖暖童心、童年记忆、童年体验在童年的生命体验中诗意书写;作家自己也像一个精灵在人生的春天里不断地奔跑着,朝着心中的圣地与目标奔跑着。阅读散文集《小小孩的春天》,我的心中也像春天一样,明媚着,绚烂着,快乐着。我以为用“春天的精灵”来描绘、评论他的散文的风貌神彩,比较恰当。他的创作正像一个精灵一样在散文的天地里飞翔、歌唱,反映儿童的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诗意表达儿童的生存状态和心灵状态,传递着善良正直、快乐开朗、执着勤奋、宽厚忍让等良好品行。

参考文献:

[1]许军娥,谭旭东.当代陕西儿童文学创作述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23-125.

[2]吴然.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散文述评:一路风景看散 文 [EB/OL].(2013-09-24).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3-09-24/175358.html.

[3]孙卫卫.小小孩的春天[M].武汉: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

[4]中国作家网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授奖词·诗歌、散文 类 [EB/OL].(2013-09-25).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3/2013-09-25/175514.html.

[5]朱永新.我的阅读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孙卫卫.喜欢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2.

[7]韦苇.精典伴读[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8]余雷.儿童散文诗观照世界的审美方式[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5):17-20.

[9]王泉根.中国儿童文学60年[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10]佘树森.散文创作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11]黄慧.小学语文散文教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12]王泉根.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3]徐鲁.儿童文学50年“排排座”[N].中国图书商报,2005-09-23.

猜你喜欢

童心儿童文学小孩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童心绘天下
云小孩(上)
懒小孩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绝对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