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释放改革开放因子 不断迈向国际化市场化专访中国航空工业副总经理、中航科工总经理陈元先

2018-02-25吴斌斌马丽元

环球飞行 2018年10期
关键词:科工航空工业国际化

文/ 吴斌斌 图/马丽元

2018年9月初,“开放的中国航空工业国际论坛”登陆香港,引来了各方关注。中国航空工业掀起的这股“航空风”在短短几天内就席卷了维多利亚港湾:相关领导拜访香港政府机构;深入驻港部队一线,了解部队需求;举办“开放的中国航空工业国际论坛2018”;访问香港科技大学,与学术界探讨航空产业未来……中国航空工业以开放的态度、开明的思想、开阔的胸襟向香港、向全世界伸出了拥抱的双臂:开放融合,是我们的姿态;共享新时代,是我们的目标。

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航空工业首次将国际论坛办到香港,亦将持续加快改革、加大开放的规划与路径、建设世界一流航空工业集团的目标和信心一一呈现在全世界面前。中国航空工业副总经理、中航科工总经理陈元先在香港接受了媒体的专访,讲述了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国际化和市场化开拓方面的举措和未来。

航空工业40年来新成就

“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陈元先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航空工业发挥“闯”和“创”的精神,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激活力,管理体制、企业产权、公司治理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我国航空工业实现了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航空工业牢记“航空报国”使命,坚持聚焦航空主业,积极拓展新兴产业,在完善航空装备体系建设、提升工业制造水平、铸造现代服务业能力上持续发力,各项业务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中国航空工业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4035亿元、利润165亿元,已经成长为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61位的大型企业集团,位列航空航天与防务板块前列。

40年来,我国航空工业在世界航空舞台上实现了从“总体跟跑”到“主体并跑”的历史性跨越。在2017年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活动中,参加空中受阅的9个梯队、18种型号、129架战机全部由中国航空工业自主研发制造。

陈元先介绍,40年来,中国航空工业不断探索适合我国民机产业发展道路,不断提升自主供给能力,形成了“新舟”系列涡桨支线飞机、AC系列民用直升机和AG系列固定翼通用飞机三大产品系列的跨越。我们积极进取开展对外合作,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今天在全球生产的波音和空客旅客机上都装有我们生产的飞机部件和产品,成为全球航空供应链上的重要环节。

40年来,中国航空工业还向着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不断前进。2017年底,中国航空工业实现国际化收入932亿元,占集团公司全年总收入的23%;海外资产超过1000亿元;在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95家境外机构,海外雇员近3万人;初步构建了境外投资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的管理体系;国际开拓成效显著。

中国航空工业在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全球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并购和投资设立企业,逐步实施国际化布局和资源配置,构建全球化的航空工业产业链。对于海外投资企业,中国航空工业采取本土化发展、本土化管理和本土化经营的原则,明确企业发展战略,保持员工队伍稳定,注重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管控措施到位,确保海外投资企业的稳步发展,成为全球航空产业的重要供应商,为用户创造更好的价值。

同时,中国航空工业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立足我国航空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要求,提出了打造“空中丝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提供空中解决方案;促进各国航空产业互联互动,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发挥香港优势

中国航空工业此次在香港举办“开放的航空工业国际论坛”,陈元先表示也是经过了慎重的选择。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以其开放的经济体系、多元的融资渠道、完善的监督制度、成熟的市场机制,备受国际资本青睐,中国航空工业也将香港作为资本化运作和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多年来,中国航空工业坚定在香港的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中国航空工业拥有包括中航科工(2357.HK)、中航国际控股(0161.HK)、耐世特(1316.HK)、中国航空工业国际(0232.HK)在内的4家香港上市公司,注册地在香港的驻港企业达46家。

2003年在香港H股上市的中航科工作为航空工业唯一直接持股的航空高科技海外上市产业平台,是航空工业15年前进行的改革和探索,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结果。中航科工在香港的成立和成功上市,是航空工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一步,在制度设置、公司治理、股权激励和上市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对深化国有企业特别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为其他军工集团的股份制改造与上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国际投资者从这个平台开始了解和关注中国的航空工业。

耐世特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在美国收购的一家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2013年耐世特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这是香港资本市场上首家国际一流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耐世特公司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企业成功收购海外公司,并提高其竞争能力,实现国际产业资源与香港金融资源相结合的一次成功探索,也是实施国际化运营和开拓的成功案例。

日前,中国航空工业在范堡罗航展上宣布成立的中航客舱系统有限公司,其注册地也在香港,该公司整合了FACC、AIM、Thompson、航宇嘉泰以及菲舍尔等5家飞机座舱设备生产企业,为全球客户提供一流的具有竞争力的客舱内饰一体化产品和服务,成为全球飞机客舱内饰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不断提高航空工业整合全球航空产业资源的能力,持续提升国际化经营管理的水平。

陈元先介绍,中国航空工业一直在与香港各界开展合作,我们的产品和装备时刻守护着香港这座城市。早在2012年,中国航空工业就与香港科技大学开展科技合作,旗下所属单位与其签订合作协议;2015年,中国航空工业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建立“航空工业先进飞行器噪声技术中心”;2016年,中国航空工业与香港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长期以来,双方在通用飞机设计、航空材料、气动力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

2017年7月,当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在香港向公众开放,中国航空工业研制的歼15战斗机和直8也走进了公众视野。此前的1997年7月1日,随着中国驻港部队进驻香港,中国航空工业的直升机也来到了香江之畔。20年来,他们以优异的性能、过硬的质量执行着祖国赋予的职责,守护着祖国大地。

未来将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发展

陈元先认为,航空产业高度全球化的市场特点注定了产业的全球化供应链的特征。因此,中国航空工业必将进一步加快国际化的发展步伐,打造全球化的产业链能力。首先,要优化自身的“存量”资源,对境内外企业加大整合力度,形成合力,提升效率和效益,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其次,要进一步开发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上的投资和合作,提升航空工业在全球航空产业链中的能力,成为全球航空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为客户更好地创造价值。

今年5月,中航科工获批成为了央企第一家H股全流通试点企业。全流通试点工作是加快推进新时代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深化境外上市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优化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环境,也解决了困扰H股流动性的历史遗留问题。全流通会提高公司治理要求,提升企业竞争力,提振投资者信心,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企业资源的重组和优化,利好香港资本市场发展。

今年10月,中航科工将迎来在港上市整15年,在国际资本市场积累了经验,中航科工将更好地发挥其国际化上市公司的作用,在航空工业产业整合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未来,中航科工将努力成为航空高科技军民通用产品及服务的产业发展最具价值的公司,在国际并购和股权经营方面充分利用香港的国际化金融中心优势,通过设立海外并购基金等,以香港为基础、面向全球开展投资、并购等资本运作业务。中国航空工业将中航科工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产业整合、资本运作等手段,聚焦航空主业,积极推进中航科工航空高科技产业发展,推进军民融合。中国航空工业作为大股东将力促中航科工内在价值提升,进一步推动中航科工的做优做强,更好地发挥其国际化上市公司的作用。

猜你喜欢

科工航空工业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航空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一所
中国航天科工预警监视安防体系多型新品亮相航展
武力担当 超强攻击力,快狠准!航天科工“武林”高手再现航展
摄影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An Analysis of Daisy Buchanan in The Great Gatsby
中石化海外技术支持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