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斜杠青年

2018-02-24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斜杠生活工作

影视剧里最高调的斜杠青年是谁?应该是《权力的游戏》里的“龙妈”。

一个关于龙妈的段子是这样的:一天,龙妈在大草原上迷路了,正当又饥又渴之际,终于看到了一间民房。龙妈上前敲门:有人吗?我迷路了,想借宿一晚。屋内有人问道:门外的是谁啊?龙妈答:弥林女王,安达尔人、洛伊拿人和先民的女王,大草原的卡丽熙,解放者,七大王国的统治者,多斯拉克草海的主人,阿斯塔波的统治者,打碎镣铐之人,龙之母,不焚者,风暴降生丹妮莉丝。屋内说:不行!我家太小了,住不下这么多人!

“/”,它存在于电脑键盘右下角处,一个不算起眼角落,却在现代生活中,被人们赋予了新的意义,即拥有多重职业、身份的人的代名词一一斜杠青年( slash)。这些人在自我介绍时会用斜杠来区分,比如:郭敬明:作家/导演/出品/企业家;王思聪:网红/投资人/董事长/资深游戏玩家。

多重职业并不是最新出现的产物,从人类社会产生分工开始就有他们的存在。只是进入到现代社会

(信息技术时代),因为互联网革命,人们逐渐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工作不再需要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场所,人们也不需要一定变成工作岗位上的螺丝钉,这才大规模地开始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

原先的斜杠青年存在的基本条件是:精通某行业累积资源和人脉、善于依靠已有的资源调动相关、相近行业资源。而现在,淘宝、Uber、滴滴、Airbnb等互联网平台的兴起正如火如荼,解决了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人的第二职业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积极地开启自己的多重身份。

对于一个“斜杠青年”来说,每一个“斜杠”,都是通过自身努力突破行业界限的勋章。每一种工作内容,都满足自己对该领域的兴趣爱好,而所有工作的组合,则指向自己的最终职业理想:自主的、多元的、有趣的,同时又能经济独立的生活。

有时候问题就在于想太多

有一天我去银行办理业务,填了一大堆表格,当填到职业这一栏时,我犹豫了一下,身份太多了,不知道填哪一个比较合适,干脆写了个“自由职业”。一切妥当,按过手印后,帮我办手续的理财经理凑过来对我说,我帮你把职业这一栏改成“个体”吧,这样更符合常规一些。

仔细一想,如果真要给自己一个社会定位,那应该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了吧。

一开始,我从餐饮服务的店员开始做起,到后来做品牌管理、自媒体运营……去年年初,辞去了公司的工作。现在,我的一天可能是这样的:早上10点来钟起床,先跑到一家公司,把这一周的所有工作交接好,中午简单吃个饭,然后坐地铁到大学城,去给那边的学生上一堂职场规划课,接着约几个客户聊一下,再回家坐在电脑前写写文章,考虑下周要做哪些事。

有时候,还会策划一些活动,因为我还兼任一个青年兴趣自发活动平台( someet)在广州地区的负责人。就是想一些好玩的点子,再邀约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过来一起玩。99张一块钱撕票、纸袋人聊天、请路人贴标签……我们在街头开展各种腑洞大开又有趣的活动,年轻人嘛,就需要多聚在一起交流、玩耍。

虽然交叉在身上的项目太多,几乎要靠着日程表过日子,以确认自己没有撞档期。但我向来是一个很不服管的人,不愿意被那种朝九晚六的规则固定住,而且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是不会安分的。

8年前,14岁的我总是会躺在房间地板上望着屋顶,想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

“假如人生是一本书,我的人生该是什么样的内容?”

“我们为什么要在一个规则下生活?”

“我的存在是为了证明世界的规则是正确的吗?”

想得多了,我开始重视一个很严肃认真的问题, “我们到底是在谁制定的规则体系下,又在过着谁的人生?”这个问题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虽然当时的我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我很清楚,我不想要什么。

經过了一番思考之后,一向乖巧听话又有些内向胆怯的我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从学校辍学。于是,揣着一张临时身份证、一本护照、一张新加坡的旅行签证和几千人民币,我一个人离开了家乡,去开启自己的筑梦之旅。当时,我正读初二。

用年少时期的天真幼稚来对抗这个世界,确实有些鸡蛋碰石头。异国的漂泊之旅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畅,各种困难接踵而至,最糟糕的时候住桥洞过夜,捡过期的食物果腹;最绝望的那天,我去到新加坡的东海岸,从一块礁石上跳了下去……

好在我及时游了回来,虽然还是要面对糟糕的境况,就权当攒经验好了。

在我的世界里, “商业”是基于我的兴趣所选择的职业方向,而剩余的生活时间,我也愿意将精力放在各种有趣的事情上。工作角色告知我靠什么来维持自己的生存,而工作外的角色会让我和他人更加清楚我是谁,在过着怎样不同的人生。

一条条的斜杠将我的人生划分出了多种可能,沉浸于这场人生游戏二十余载,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不断地做出尊于内心的选择与尝试,在众多的冒险与挑战中塑造了一个拥有更多可能性的自己。

Q&A

Q=《OC18》

A=星泽宇

Q:为什么14岁就决定辍学不读书了?

A:我们周围的人都过着复制粘贴般的日子。念书、考大学,考不上就是没出息,四年大学生活浑浑噩噩过完之后,你可能要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男朋友/女朋友,运气不好的话你还要被逼去相亲,然后成家,考虑房贷、考虑车贷、考虑孩子、考虑奶粉钱……这样的生活对于我来说太可怕了。

Q:跳海是种什么样的感受?

A:就是不想活了。但就在我跳下去的那一瞬间,短短的几秒钟,我的大脑把我过去所有的画面回放了一遍,所有都指向一个答案——我其实并没有那么想死,我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去做。我不会游泳,但是那个时候身体不自主地在求生,我拼了命扑腾着游了回来,抱住一块礁石。天开始有点蒙蒙亮了,我放声痛哭。哭完我告诉自己,你既然死不了,就得好好活下去。endprint

Q:接下来希望在自己的标签上增添一道什么斜杠?

A:我一向不是太满足于一个小目标,下一步我希望自己能是个出了书的作家,是个私厨的老板,学会调酒和咖啡,体验潜水与跳伞。不管下一个斜杠后面会是什么身份,这角色一定是我自己选择且喜爱的。

北京的街道很宽阔,但比不上我的生活

毕业,离开学校,每天早上梳妆打扮穿戴整齐,试图在地铁拥挤的人流中站稳脚跟,像同学们一样,找到一份外人看来相对体面的工作。然而现实情况是,在面试了30家公司之后,没有拿到满意offer的我,灰头土脸地回到家,毕业即失业成为了现实。

于是,我开始熬在家里没日没夜地写小说,扪心自问,这或许是一种从抑郁到逃避的心情。陆续写了一年,微薄的稿费终于花完,压力也越来越大。打着散心的幌子遛回了大学校园,邂逅了大学的老师,他说他还记得我,每次电影课我都坐在第一排。

聊到近况时略显尴尬,好在老师安慰我说: “毕业生的工作都不好找,但是我对你有信心,工作慢慢找,同时也坚持思考就好。坚持写作,满意的作品给老师看看。”这让我疲惫了好久的心终于得到了一点安慰。

事实证明,坚持付出确实是可以在未来得到反馈的。某天,我收到一封来自某出版社编辑的豆邮,她问我“我是xx书局的xx,看到了你的连载,加下qq?”就这样,我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书。上市之后,我翻看着书中插画主人公无奈而哀伤的眼神,真像是一面镜子,活脱脱地照出了我当年迷茫又狼狈的样子。我把样书寄给了老师,他说:“我知道你有这样一天,能实现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接着,我在金九银十的季节里进入了市场咨询公司,周末不用加班的时候,我就和同事去看些演出,认识了后来给我作曲的小宇。他告诉我,他在研究气功吉他。在我眼中,他除了穿衣风格比较匪夷所思(大部分时间像电工、有时像汽车工人、有时又像气功爱好者)之外,实在没有其他特别的。当我把几十首歌词给他之后,他说试着写写,结果突然有一天他就对我说,歌写得差不多了,要不周末带你拍专辑封面吧。

他借了一个快没电的单反,我提前去服装批发市场买了衣服,就这样,在人民大学校园青青的草坪上,我不施粉黛地拍了第一支单曲的封面。

后来,小宇成了豆瓣的独立音乐人,随便发一篇文章就有上百条评论。他开始帮忙在豆瓣上推我的单曲。那首叫《满是回忆》的歌成了2012的网络红歌。到现在他还和我划清界线打趣着说: “你是流行音乐人,不是独立音乐人。”

日子开始顺风顺水起来,有一天,韩寒监制的“ONE.-个”的编辑联系到我,她说:“要不要给我们投稿呀?”我说:“好。”于是便又开始在“ONE.一个”上创作惊悚小说,百万的阅读量让我每天都收到很多读者的微博私信,这是我从未预料过的美好。

某个冬天,一个时尚杂志编辑约我拍摄情感专题大片,还是和小时候的女神瞿颖一起。若干小时的拍摄过后,疲惫又兴奋的大家亲密告别,我一个人站在北京宽阔的街道上,当时已经是凌晨两点,昏黄的路灯把我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我追踪着记忆的轨迹听见马路上疯狂的摩托车呼啸作响,仿佛走进了一去不复返、迷茫又抑郁的大学时代。但此刻,心中却感觉无比轻盈,想感谢一段段笃定又不确定的时光和那些独自感受的悲喜。

很多人问我,你最想做的是什么?我常常语塞,现在早已不是那个靠一个手艺吃遍天下的时代。 “此生只应该专注做一件事情”,这种想法在我眼里早就过时了。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快速学习适应的能力,和用大量的工作来充实自己。周末拍品牌广告保持媒体曝光,坚持写小说沉淀人生;在“在行”上见学员,尽力为大家答疑解惑;跨界如我,从未感觉疲惫,迎来的是更有趣的机会。

Q&A

Q=《OC18》

A=崔书馨

Q:作为一个斜杠青年,同时需要完成很多件事情是什么体验?

A:就跟打游戏通关一样,每完成一个目标就拿下一个“斜杠”勋章,很快就集滿了一大堆,满足、痛快。

Q:有些人一份工作已经忙cry,你觉得你的时间够用吗?

A:我用了三年时间宴验成为了一名斜杠青年,只要充分利用时间,其实是够用的。只要你保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工作也是一种娱乐。

Q:接下来希望在自己的标签上增添—道什么斜杠?

A: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参与一部影视剧的编剧工作,或者是MV导演。

下飞机后我穿上另一件自己

我的本职工作决定着我需要经常穿梭在世界各地,可以去到很多不同的地方是没错,但其实空乘这个工作,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样潇洒,密集的飞行和倒时差的痛苦也不是常人能理解的,有时候我会分辨不清楚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工作,然后迷惘,失落,痛苦,忧郁……这些看似不够明媚的代名词就在悄然无声中向我席卷而来。如果不是当初的那份初心和热爱,应该也很难坚持得下来。

从小就梦想着长大后能穿着好看的制服,拖着箱子,在蓝天白云中岁月如歌。所以,在很多女生还穿着校服,并不是很懂穿衣打扮的年纪,我就明确了自己的发展路径,参加了世界小姐的比赛,幸运地获得了当年世界小姐“中国十佳”、江苏赛区“亚军”。

比赛结束后,有很多唱片公司和广告公司来找我签约,但“空姐梦”仍旧固执地撩拨着我年少的心,所以断然婉拒了那些公司的邀约,接着参加了南航首届空姐新人秀,最终顺利签约南航,成为了乘务员。那种实现梦想的喜院真是让我自豪满足了好几年。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日渐上手后,我才发现空乘这个职业的交际圈特别单一,和陌生人的交流大多仅限于“你好、再见”,时间久了难免觉得枯燥乏味。虽然一路走来也结识过很多人,去过许多国家,却依旧感受得到内心的孤寂,好在我有自己的小绝招来及时排遣那些消极的情绪—一业余兼职。

从参加选美比赛开始,我的人生就和时尚圈挂上了钩,虽然主职是空乘,但也一直都没有太远离时尚的圈子。忙碌的飞行之余,我开始兼职做模特,并在社交网络上po一些穿衣打扮、护肤保养方面的心得和大家分享。慢慢地,累积了越来越多的粉丝,变成了一个时尚博主。endprint

很多人印象中的时尚达人总是衣着光鲜,脚踩恨天高还能风风火火地出入各种发布会和秀场,和各种名媛、设计师打交道,而空乘却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亲切温婉、严谨克制。其实,这两个看似差别甚广的职业,恰似挂在我生活天平两端的砝码,少了任何一个,生活都会失去平衡。

我参加各种活动,和形形色色的人进行互动交流,听别人的分享,也讲自己的故事,每次参加完活动,我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就更深刻一点,特别是一些新品的发布会,让自己的信息库随时保持update的状态,就像是给自己打了鸡血,让我能量满满地又能进行下一次飞行了。

最近我在参加的一个时尚活动中结识了一个副业为摄影师主业却是医生的“斜杠青年”,真的不得不感慨现在这个群体的人是越来越庞大, “斜杠”已经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慢慢浸透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而每一个“斜杠青年”都似乎总是有着用不完的能量,他们把每天的工作都当成学习的过程,对未来也有着清晰的规划,仿佛要把生活所有的可能都演绎得彻底。

所以你看,一个人完全可以分裂成几个身份,而那些看似毫无相干的身份,也并不会让你的生活产生割裂和矛盾,它们相互支撑着彼此,塑造出一个意想不到的你。人生就像旅行,我们总在拼命寻找着自己缺失的部分,那么,当你有机会完善自己时,为什么不勇敢抓住呢?

Q&A

Q=《OCIS》

A=倪逸珺

Q:作为一名身兼数职的斜杠青年,到底是如何做到兼顾主职和副业的昵?

A:我自认为是一名时间挤压的高手,擅长利用一切时间缝隙去完成各项工作,却也乐此不疲,只能说,痛并快乐着吧!毕竟遇到自己喜欢的事不容易,理想和现宴谁说不能肩并肩呢?

Q:当初怎么会想到当时尚博主?

A:最初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想把一切美好的事物分享给大家,分享本身也是一种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既体验到了幸福感,也渐渐地完善和塑造了自己,何乐而不为?

Q:接下来希望在自己的标签上增添一道什么斜杠?

A:馄饨J吉老板。作为南方人,我对各式馄饨来者不拒,每飞到一个地方,就要品尝当地的特色馄饨,我想把各个地方有特色的食物都带回来.开个美食方面的店,真正创造一些东西和大家分享。

请尊重一个年轻人的反抗

昨晚的深圳雨后天晴,有了金光万丈的黄昏。我站在阳台上,望着放晴的天空,闻到了洗衣粉的味道,未干的衣服还在“嘀嗒嘀嗒”地滴水,花盆里的小苗也刚破土而出,一切正好。

这是我到深圳的第二年,大学毕业后就只身来到这个城市闯荡,如今,用了两年的时间,我慢慢脱胎换骨变成了自己期待的模样。

大学的时候学习机械专业,但其实我并不擅长这个专业。毕业之后,也没有踏入这个行业,而是阴差阳错进入了互联网公司。有人说,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非两件:婚姻与爱情结合,事业与爱好结合。我想再补充一句,爱好要与赚钱相结合。

我感到很幸运,能在大学读了不喜欢的专业却在毕业后跨界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

在互联网公司,线上,我负责写稿、约稿,写文章的收入其实很少,一般我写的都是自序、情感类文章,公众号打赏也就一天几十块左右,后来摸到门路,发现鸡汤+干货的搭配在晚上最容易引起读者共鸣,阅读量才渐渐稍有起色;线下,我还要负责组织很多分享会,线下的活动会给我和同行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加入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拓展渠道,收集素材。

但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生活,经常是入不敷出的。以前呢,总觉得谈钱是一件很俗的事情,喜欢把做任何事的出发点都归结于开心就好,但是就在我深夜码完了第二天的工作,安心关上电脑那一刻,才觉得,要不是为了那养活自己的微薄工资,我才不会这么拼。我承认钱是重要的了,也不敢再说它俗气,毕竟,它是我坚持为梦想付出的一个巨大动力。

要知道,当下这个社会,陪跑、按摩、画画、修电脑、会做饭,都是可以赚钱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不能赚的。我自然是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毅然选择了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从此,我就成了别人口中的“斜杠青年”,白天是上班族,晚上是知识服务工作者,周末变身为自媒体创业人,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腰包也日渐丰腴。

当然也会有被各种繁琐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我就选择“逃离”一段时间,去心仪的地方做义工。去年七月,去西藏待了近一個月,我在豆瓣上联系好了酒吧,聊过以后确定下来,背着吉他就过去了。

我管店主叫“师父”,之所以叫师父,因为他是个民谣歌手,弹得一手好吉他,我让他教我。那段时间很开心,在酒吧里,每天练练琴、打打鼓、招待招待客人,有时和师父他们一起吃饭、喝酒、聊天,若是师父来了兴致,还会时不时举办一场小型民谣音乐会。

虽然走的时候我的吉他还是没怎么学,但交到了很多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听他们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这是我喜欢义工旅行的原因,能在很长的时间里去慢慢品味和感受一个城市,在这里和一些人不期而遇,比起自己出去走马观花看一遍,那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生活有很多种状态, “斜杠”的好处就是能随时切换自己的身份,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作为上班族和创业者,我的生活节奏很快,一切行动以赚钱为目的。但当我背上行囊,做义工和背包客的时候,我的日子就过得特别慢,赚不赚钱也没那么重要了。

但要作为一个斜杠青年,首先还是要有核心的单杠技能,然后在这个单杠技能上横向跨半步,拓展多个渠道。模仿,模仿,再模仿;练习,练习,再练习,去尝试更多的可能性,扮演不同的角色,多花时间努力,少点工夫矫情。这才是一个年轻人对枯燥乏味生活最精彩的反抗。

Q&A

Q=《OC18》

A=云蕾

Q:大学学的机械,毕业却做了文字工作,会不会觉得白上了一个大学?

A:这个问题,经常会被人问到。其宴在真宴的工作环境中,这种现象是见怪不怪的。上大学的目的也不全是为了工作,在大学能学到的不只是专业知识,还有人际相处,眼界开拓,对事物的思考能力,如果你只盯着专业知识学,而忽略了后面那些,那么我觉得你需要在社会工作中打磨打磨了。如果你是个有心的人,你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4年时间积累自己的资源。现在想起我的大学所学,心中只有两个字:爱过。

Q:义工旅行靠谱吗,会不会被变成廉价劳动力?

A:只要找对组织,肯定是可信的。单纯地以靠不靠谱、值不值得、应不应该这些理性的词汇去评价旅行义工,可能你们还没真的年轻过,有些事情一定要自己经历过才能明白个中缘由。

Q:接下来希望在自己的标签上增添一道什么斜杠?

A:我的人生其宴变数挺大,至少让很多人看起来会觉得危险,因为我要去做一名背包客。endprint

猜你喜欢

斜杠生活工作
宋徽宗:“天下第一”还是“斜杠青年”
读者发言
不工作,爽飞了?
嘿!斜杠/青年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哦!斜杠青年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