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研究

2018-02-2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化学院校教材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包头 014010)

引言

新时期,职业教育备受社会各界的瞩目。现代高职教育,已经从原来的专业技能培训延伸至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地。高职化学教学,目的在于提升学生个人的技能水平,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和处理问题。就业后,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应对各个阶段的难题,找到合适的处理办法。高职院校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适应不了新时期的变化需求。所以,高职化学教育应当切实进行改革、创新。[1]

一、目前我国高职化学教学的现状

1.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力度不够

高职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实际上是比较关键的部分。为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书面考试,不少学校领导过多地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没有考虑实验部分,也未能备齐相应的实验器材,这就降低了学生自身的实验能力。部分学校配置了化学器材,但数量、学生人数上也并不匹配。如此,学生在实验时找不到相应的硬件设施。除上述外,学校领导不是很关注学生个人的实验能力,这就不利于提高对实验知识的领悟和学习能力。整个学习过程完全不注重实验知识的学习,降低了学习效率。[2]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有待更新

受大专学校的制度影响,不少高校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填鸭式地向学生讲解教材方面的各类知识,却并未他们找到正确的答题思路,也没有找到可靠的方法,如此,学生学习非常地被动,甚至没有任何的能动性。除上述外,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法上也没有任何的变动。授课时,教师总是运用相同的办法进行。没有任何的创新,这就降低了学生自身的兴趣和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开始对学习报以失望,甚至开始厌倦。教师无法根据学生自身的基本情况来对知识进行讲解,无法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那么学生在课堂上也就提不起兴趣,开小差或是嗜睡。很明显,教师付出的辛劳也就没有任何的结果。而学生们的成绩也没有任何的改善,这和人才培养严重不符。

3.教材内容不全面、实用性较差

为降低教师的压力,不少告知院校常年下来均会选择相同的化学教材。章节和内容上没有任何的变动,学生也就没有办法了解前沿的专业知识。从化学教学当前的基本状况来看,高职院校采用的教材也不是非常合理。更有甚者,仍在沿用普通高效中的某些化学教材。该类教材牵涉到很多不同的内容,可能要耗费4年左右才能学完。显然,这对三年制的高职院校来说非常不合理。加上化学教材内容非常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二、高职化学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1.素质教育原则

职业教育中,高职教育处于较高层次上。高职教育,在于为社会生产、管理以及建设管理等领域输送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当代知识经济的历史浪潮下,化学教学应当注重基础理论教学,提升学生个人的综合素养,将化学教育为主线调整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如:化学是由原子、分子物质研究共同组合而成。它和其他学科之间有密切的关联,有一定的创新性。利用实践课程,高职化学可以训练学生如何收集材料、如何对实践方案进行设计、如何操作等。同时,也能够对数据作出详尽地分析,提升他们的探讨能力。上述,均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素养和应用能力。

2.结构优化原则

学校应当主动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观,培养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要对理论课、实验课进行设计,建立化学课程、教材教法等多元整合、统筹的课程体系,提升高职化学教学总体的效果,形成较强的综合效应。[3]

3.可持续发展原则

社会科技在飞速地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也有非常严格地要求。应用型人才除了要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外,同时也应当注重技术创新和终生学习。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的师生概况不容乐观:理论基础差,创新能力低以及自我学习能力不高,学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职化学在推进教改时,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提升创新能力作为重点,让他们可以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良好的思维格局。

三、高职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研究

1.更新化学教材的内容

高职化学教材应当要坚持与时俱进、动态发展。一是教材内容必须要和理论、实际案例之间进行平衡。实际案例,能够协同学生对基础知识保持更多的了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另外,教材案例应当要和现实生活之间相关,提高教材的实用性。二是教材内容必须要有足够的趣味性。化学本身属于理科课程,不少化学原理均比较枯燥。教学设计时,我们需让课程内容变得更为生动、灵活。

2.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师必须将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遵从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下达合适的教学目标,使高职院校教学中每位学生均可以获益,培养他们的乐趣。教师不宜强硬或是命令学生去学习,要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抓住高校化学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快乐中学习。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真正完成“教是为了不教”之目标。

3.强化实践训练,创新教学方法

化学的基础在于实验。不少化学理论、方程式或是化学现象,均是透过化学实验得来。化学实验,某种意义上能够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对化学有更多的乐趣。相应地,化学实验也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和操作能力,让他们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如:在碱性溶液中掺加酚酞试剂后,很多学生看到溶液的颜色转变成了红色。该种化学变化,无疑让他们对化学现象保持更多的好奇心。但在实践中,我们也要关注各种安全问题,不允许让学生随意地开展有危险性的化学实验。增加实验在化学教学课堂中的占比,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也提升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4.生活化教学方法,从生活中走进化学

生活化教学,这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将化学知识予以生活化,有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生活化教学方法,指的是对化学知识作出全面地剖析,寻找和生活挂钩的细节和内容,将生活中出现的现象、事件引入到课堂中,增加学生个人的兴趣。如讲解化学肥料知识时,为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事先可以对化学肥料的具体成分进行分析;鼓励学生鉴别洗洁精或是香皂等常见物品中包含的成分。引入该类生活用品,学生很快就会学会很多化学知识。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分析化学肥料内部的化学成分,可以促进学习。

5.利用信息技术开辟教学新天地

化学教学中,引入了很多比较前沿的多媒体技术,这就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使其不再那么枯燥。尤其化学学科,很多内容均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微观世界没有办法触摸,多媒体技术能够建立不同的三维分子模型。不仅直观、形象,同时也缓解了教具成本高、类别少、不宜携带等诸多缺陷。此外,借助Flash技术能够对化学反应的现场情景进行模拟。借助录像回放技术,也能够对价格高或是学生害怕危险的化学实验进行重现。在扩大信息量的同时,激活了学生的感官,让整个教学变得活跃。

结语

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在逐步的优化,化学教改也在稳步创新。但是,高职化学课改并不简单。要提升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效率,难度同样也很大。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手段、方法,对教学模式做出改进,引入前沿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化学的积极性。化学教学活动中,要突出学生自身的主人翁地位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提升高职院校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化学院校教材
教材精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