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人际交往中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

2018-02-2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技巧原则中职

(合肥市通用技术学校 安徽合肥 230000)

问题一:人际交往中自信心的缺乏

从人际交往的心理影响因素来看,人际交往中之所以表现出不自信或自卑,是由于对自我认知的不足或不客观造成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个体常常需要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和他人比较来认识自己,但是也需要个体对自己的身心活动及其行为表现进行主观分析,自我评价。[1]

1.家长为学生或学生自己为自己设定的目标过高,造成失败,导致否定自己,丧失自信心

目标定得是否合理是影响个体自我评价的重要因素。目标定得过高,与自己的能力相差太远,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导致失败,一旦失败,就可能倾向于否定自己的一切从而丧失自信心。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乡镇,在初中时,家长为他们设定的目标是考上高中即可。这样的要求本来无可厚非,目标也不高,但与学生的实际情形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一是现阶段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录取学生的名额是有限制的,且录取的方式单一,即按文化成绩择优录取。二是学生学习文化课的能力本身有强有弱,成绩自然有好有差,而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的主要依据是考试成绩,加上少数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只亲睐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关心不够,严重挫伤了成绩稍逊一筹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尤其是中考成绩出来后,没考好的学生,还要忍受家长的埋怨、左邻右舍的议论,这一切都会让他们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从而丧失自信心。所以家长或学生自己可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其特长、兴趣、爱好为孩子或学生为自己设定符合其自身实际的目标,更能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在同他人比较时,不能准确的认知和评价自己,导致的对自信心的打击

当觉得自己在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超过别人或与别人处在同一水平时,个体就会觉得自己是成功的,反之,当与他人相比较,发现自己处在同类人的后面,就感到自己是失败的,就产生挫败感。应该说,这是人们认识自己的方式之一。但是如果比较对象的选取不当或比较后不能正确分析、评价时,对自信心的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比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看到的是他人花钱大方,穿衣时髦得体,相比之下,难免自惭形秽;家庭变故、父母离异的学生,看到的是他人谈起父母时的眉飞色舞、一脸幸福的感觉,相比之下,来自父母的关心较少,觉得没有温暖、关爱,而显得孤僻、郁郁寡欢;相貌平平或个子矮小的学生看到的是他人修长的身材、或端正的五官而自卑等等。这一系列的自我意识大都是通过他人的“折射”形成的,面对自己的“不足”,在生活学习中,他们往往表现为沉默寡言、自卑、孤僻、敏感、多疑、焦虑忧郁,不敢不愿与同学交流或交往,不太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在活动中缺少主动性。或不太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见到同学窃窃私语,就疑神疑鬼,认为同学是在议论自己,言语稍有不中听,就闹意见、生隔阂。反过来,作为学生,他们既左右不了父母的关系、决定不了自己的体貌特征、也暂时改变不了家庭的经济状况。但是由于他们心理发展不成熟,对自身和现实环境缺乏正确认识,看不到挫折、困难中的有利因素,而盲目地否定自己,缺少了自信,在人际交往中难免显得被动甚至拒绝与人交往。

问题二:人际交往知识缺乏

卡耐基认为懂得合作的人,就是懂得自然法则的人,就是懂得生存竞争的人,就是懂得如何走向成功的人。一个人的人际交往状况可以从多侧面反映出来。既可以从是否有良好的修养;是否懂得宽容、尊重他人;是否诚实守信、稳重可靠等涉及人际交往的原则方面表现出来。又可以从能否和熟人、朋友、长辈、陌生人等正常交流、沟通、合作,愉快相处等涉及人际交往的技巧方面表现出来。

1.不了解或不遵循人际交往原则

不懂得人际交往中的宽容原则。人与人相处久了,难免产生矛盾、误会,当误会消除时,矛盾应随之化解。不懂得人际交往中相互尊重的原则。其表现为传播流言蜚语;打听他人隐私。中职生中不懂相互尊重的原则,还表现在干涉朋友的私事;拿他人的生理缺陷开玩笑,对家庭条件差的同学另眼看待等等。不懂得人导交往中诚实守信的原则上。其表现为不能严守与同学之间的约定,不能保守密秘,或者是信口开河,许空头诺。中职生中许多同学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矛盾。这既伤害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也损害了自己的形象。许多中职生人际交往出现障碍,多是不懂或有违人际交往原则所致。我们常常会看到:学生一方面抱怨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宽容和尊重,另一方面,他们自己又表现出同样的问题而不自知。

2.缺乏人际交往技巧

大部分中职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了人际交往知识的学习,加之交往面很窄,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谈不上讲究什么交往技巧。中职生缺少人际交往技巧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如见到老师就紧张,不能大大方方地与老师打招呼,不能自然地与老师交流;与父母、长辈等出现意见分歧时,或面对父母的唠叨、啰嗦时,表现出的是或厌烦,或吵闹,或逃避,或不屑一顾的情绪,而想不到尊重、理解,想不到要抱着积极的心态去沟通,或想到了但不知怎样去沟通;当面对某人某事时,自己从内心里非常不情愿,就是不知何时何地说“不”,不懂得拒绝的技巧;不知道怎样与异性同学相处,特别是不知把握好分寸等等。由于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在与他人交往时常常显得束手无策,很被动,很多同学为此很苦恼。常能听到同学们发出这样的感慨:谁谁谁怎么会左右逢源,我怎么没有这么好的人缘?其实这一切都缘于交往技巧的缺乏。

人际交往是一门学问,有学习的必要,也是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一项工作的完成,有赖于团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通过合作,一个人的能力、才华、品格才能得以充分展现,获得社会的认可。所以拥有正常的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所必需的,是中职生走出校门前的必修课。如何让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使其愉快地学习、生活,让身心健康发展,是中职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猜你喜欢

技巧原则中职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提问的技巧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