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孩子,你不再是“边缘”人物

2018-02-2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闪光点外公边缘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第五小学 贵州遵义 563000)

爱的缺失让很多留守儿童成了班上的“边缘”人,我班孩子罗成功名就是其中一位。一个11岁的小男孩,不仅学习习惯差,而且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编一些谎话骗老师,是我们班有名的“捣蛋鬼”。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比如拽女同学的羊角辫、用橡皮屑砸别的同学、随便讲话等,要么情绪低落,一声不吭,埋头做小动作;下课胡乱打闹,经常欺负其他同学,与同学闹矛盾,课间操从来不认真做,每次值日时都以扫帚作武器,在班上追打其他的值日生,同学们既讨厌他又害怕他,都不愿与他一起耍。

作为班主任通过一年的观察,导致孩子这个样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爱的缺失。通过跟外婆谈话,我了解到孩子是留守儿童,其父母常年在外省忙于工作,从小都是外公外婆带大,外公忙于生计是一名中型客车司机,每天往返于遵义和鸭溪路线,很少在家。外婆体弱多病却性格暴躁。孩子几个月大就由外公外婆抚养,爸爸妈妈又在两个不同的省份且已经离婚,几年回来一次。孩子极度缺少父母的陪伴和爱。

2.管教方法不当。每当孩子犯错时,外婆气不过就是一顿暴打,来到办公室和老师交流,你就会听到外婆威胁孩子说:“你爸爸妈妈都不要你,外婆也不要你了,把你扔出去算了……”一个11岁大点的孩子,听到大人这样说,难以想象他内心的痛苦和悲哀。外婆这种方法久而久之已经失效。孩子仍然撒谎、不做作业、和同学打架。他们对自己的外孙是又爱又“恨”,爱他心疼他,不让做任何家务,“恨”的是撒谎,成绩差,不争气。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我要……”外公外婆总是有求必应,每天都要零花钱。虽然外婆对罗成功名在生活方面极其宠爱,但对他的学习期望又很高。因此,他们对罗成功名的学习成绩很重视,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长期下来,他对学习渐渐地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

3.集体的排斥。罗成功名在班里总是很显眼,上课做小动作,胡乱地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作业不认真完成,有时还耍心眼,将作业本没完成的页数撕掉或谎称作业本丢回家了,经常跟同学发生争执……甚至老师说今天有同学用脚踢了别的教室的门,全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把目光投向他,此时的他也会难为情地伸伸舌头。诸如此类的事,时有发生,久而久之,同学歧视的目光,老师严厉的批评导致了他对学习的厌恶,渐渐地他对自己也失去信心。由于表现不好,成绩差,就经常受到指责、批评,班上同学都看不起他,不愿与他一起玩。而得到的表扬很少,几乎没有。因此,他对批评之类已经习惯了。经常被同学嘲笑,是一个大家都不喜欢的“边缘”人物。

根据罗成功名的情况,经过分析,我决定对其实施多渠道、综合性的心理辅导。

一、老师谈心,建立信任

我选择了他心情比较高兴的一天,把他请到办公室,请他面对面地坐下来,以真诚的态度与他谈心,让他对我产生信任感。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不失时机地抓住他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并帮助她的树立远大的理想,告诉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谈心后,我也随时对他进行关注。上课时,选择一些他会解答的问题或者是容易达到练习要求的动作方法请他回答,只要答对或者是练习的动作达到要求就马上表扬他;平时一有机会就对他嘘寒问暖,百般关注。

二、合作,疏导问题

通过与家长电话沟通,家长来校等方式,劝说他的外公外婆周末多陪陪孩子,和孩子多交流,及时了解他的学习、生活情况。适当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他能够达到的目标,并帮助他实现这一目标。要注意观察他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建议家长对他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为他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这样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有利于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紧张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同时也能帮他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这是促使他自信地与人交往的起点。

三、同学关心,融入集体

与他朝夕相处的是同学,所以我也让一些学生参与到帮助他的活动中来。首先我安排几个外向、活泼、乐于助人的优秀学生排队排在他边上。这样当他有困难时,身边同学就能及时、有效地帮助他,帮助他恢复对自己的信心。同时,也能让他在与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懂得热情帮助人是赢得同学喜爱的首要条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走好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四、挖掘“闪光点”,兴趣着手,促进转化

我发现他虽然经常犯错误,但他依然有向上的愿望,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不闹事的时候还挺讨人喜欢的,上课认真听讲时也会积极发言,活动中乐于表现自己,喜欢画画……所以我们可以发掘他这些向上的可塑性,对他进行再教育。上课时,有意识地多让他发言,特别当他的回答有新意或声音响亮的时候,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让他尝到发言成功的快乐。每当学校举行比赛,只要能与他对得上号,就要积极动员他参加。同时,教他一些参赛的方法,让他感到老师在关心他,在器重他,在帮助他。在班级活动中,也多为他提供表现的机会,比如讲故事、唱歌、画画等,因为他的主动参与会使他觉得班上的活动,自己也是一份子,再次在同学中间也树立了一定的威信。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罗成功名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上课积极了,做活动,做练习动作,做游戏练习,都能很乐意的参与进来,并能在动作练习,游戏练习中与同学互帮互学,交流顺畅。慢慢地,课上他有了好朋友,脸上常常挂着微笑,各种动作也开始慢慢的接受了,并有了很大的进步。

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教师要在工作中化被动为主动,及时发现,及时辅导,以促进其尽快转变。在辅导的过程中要向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努力构建起师生之间良好信任的关系。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共同督促形成良好的转变氛围,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更多因爱的缺失而被“边缘”的孩子自信、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闪光点外公边缘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我的外公
外公做的门
外公是个象棋迷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在边缘寻找自我
走在边缘
边缘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