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增强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研究

2018-02-2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思想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长春 130118)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是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骨干和主力军。其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目标必不可少的途径[1]。应重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2]。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逐步渗透,作为原住民的90后、00后显然更习惯利用网络去解决问题,发表感想,寄托感情,也更愿意通过互联网去学习知识,了解世界。这就使得当代大学生存在一下特点:生活界限虚拟化、学习方式网络化、人际交往随机化、思想情感隐蔽化、文娱活动多元化。显然,这些变化势必会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削弱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回答如何实现互联网时代下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使信息传递效率提高,且更易被人们获取。网络共享下的教育资源不再局限于一所高校或是一个地区,学生不仅可以从传统的课堂中掌握知识,而且能够根据自我喜好主动通过网络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但相伴而来也存在很多问题。当前,网络资源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加之学生缺乏识别和辨析的能力,学生在浏览网络资源时易受到各种意识形态的干扰,造成三观模糊、信仰缺失等问题,进而引发一系列思想甚至是心理问题。网络暴力带来的大学生心理创伤、网络游戏造成的网络沉迷、荒废学业等问题已经逐渐成为高校思想工作的难点。

互联网降低工作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突破时空限制。通过网络平台的应用已经逐步打破了传统教育的课堂、报告、班会、主题活动等面对面的教育方式,极大的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3]。然而,在工作实践中,并不是所有辅导员都习惯使用网络开展工作。同时,也有部分辅导员循规蹈矩担忧网络发声易引发争议甚至造成危机,存在风险高等问题。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任重而道远。

二、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1.转变工作理念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职业。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平台成为学生的社交新平台,特别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形成的“秒互动”方式时刻使大学生与外界保持的密切的联系,学生学习的方式也由书本逐渐拓展到知乎、百度文库、甚至是直播平台等一些互联网课堂中,获取资源渠道广泛,但传递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而且评论不时充斥这网络暴力。研究指出:当前,意识形态的热点在网上,舆论引导的难点在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网上[4]。

所以,如今作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不仅需要辅导员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较强的政治理论素质,而且还应具备相关的媒介素养,主要包括接触媒介、解读媒介和利用媒介三个主要环节[5]。辅导员不仅应具备互联网视野,主动顺应时代潮流,改变网络信息滞后状态,通过学习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口中的新鲜事、新名词、新想法和学生最为关切的热点事件。

2.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既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如此重要,就要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放眼如今的“微”时代,各种多媒体平台不计其数,不仅有全民使用的微信、微博、支付宝、直播平台,还有一些主打小众的社交软件同样吸引着大量年轻人。因此,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既要尽量覆盖全面,更要有所侧重,有的放矢。因此,从实践的效果来看,可以从两方面落实网络思想教育平台。

辅导员必然是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主体,主要在平台构建前期起主导作用和后期运营的监督以及规则制定的作用。因为学生深度处于网络社会中,更了解自身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因此,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网络工作团队,让学生成为主力军来运营和维护网络平台的日常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辅导员自身的精力分配,还能增强学生主体的主人翁意识和获得感。

3.用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具体来看,作为平台的监督者和规则制定者,辅导员应给予学生网络工作团队一定的自主权,允许在平台中推送一些与学校学院无关但符合主流价值、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培养学生使用平台并通过平台发表感想、分享学习、生活中趣事的习惯,避免学生在关注后却再也不看的尴尬局面。同时,在后期的维护当中,要丰富平台功能,分栏目提升平台的使用性,逐渐向多媒体信息融合方向发展,提升平台对学生的吸引力。通过丰富的功能最终是要将网络思想政治平台打造成为学生每天愿意主动浏览,具有互动性、开放性、多种功能于一体思想家园。

综上所述,在满足教育部《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前提下,在辅导员层面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时,辅导员个人应该转变工作理念、构建网络思想政治平台、用好并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平台的作用、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逐步突破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壁垒。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制定规范的管理和运营制度,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辅导员日后工作的常态和利器。

当然,无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如何改变,如何发展,辅导员对学生思想引领的任务不会变、立德树人的宗旨不会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还是教育,依然要紧紧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因形式的改变而流于形式,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