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

2018-02-2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台阶文本课文

(湖北应城市蒲阳初级中学 湖北应城 432400)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追求标准答案,学生必须顺着老师预设的方向去解读课文,一篇课文老师讲解,学生听好记好,从课题——段落——中心思想——总结……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在老师和学生的心中根深蒂固。这样一来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他们的思维被老师支配着,教学也就失去了活力,更失去了创新,泯灭了学生的个性。针对这样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阅读教学观进行重新审视,也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多元解读。从而让学生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提高阅读能力。那么,在新课改、新理念的促进下,阅读教学中我们该用怎样的阅读教学观来指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呢?

一、正确把握文本,指导学生多元解读

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永远离不开文本,若离开文本将是无意义的牵强附会。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文本正确把握,不能对文本的理解出现偏差。正确把握文本,也就是正确理解文章的内涵,正确把握文本就像为前进的道路指明了方向,方向明确了,便不会迷失。学生走进文本倾听作者的心声,体会文中的情感,品味精妙的语言,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让同学们真正与文本对话,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达到教学的目的。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的载体是文本,任何理解都必须依托文本,在文本中找到相应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多元解读中教师的正确引导及教给学生进行解读的方法技巧。教师要做到正确指导,首先必须对文本有正确的看法,能够准确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做到深入浅出,不曲解主题,不会把学生引入歧途。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即要有丰富的知识,能够驾驭课堂,能够游刃有余于课堂之上,同时还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进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尽管“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们也不能“漫无边际”地让学生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必须做好正确引导。因为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他们还未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台阶》一课时,首先我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之后带领学生学习、感受、归纳……学生对“父亲”的形象给予了肯定:“父亲”太伟大了,为理想而奋斗,非常执着,“父亲”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但是有位同学讨论时他发表自己的看法:“‘父亲’有些虚荣,自己家的台阶要比别人家的高,站在高台阶上就有了地位,好像高别人一等”。这时候我就抓住本文的主旨:“文章叙述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表达出了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的敬仰和赞叹,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我解释道:“父亲”的想法做法并不是虚荣的表现,建造高台阶的房屋是“父亲”一生的理想,“父亲”为这一理想付出了一辈子,“父亲”是一个执着的、永不放弃的人,我们应该学习“父亲”身上的质朴及为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这位同学听了之后会心地点点头,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时必须把握文本的方向,不能偏离文本,没有方向,甚至曲解文意。

二、尊重学生想法,激发多元解读兴趣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什么问题都由教师提出,由教师解决,学生成了没有思想、没有主见的人,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扼杀掉。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知识、阅历等来对课文进行理解,不能让老师牵着鼻子走。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一篇课文,各人有各人的理解,自己有自己的体验。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活泼、宽松、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为学生个性的彰显和思想的解放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的生活阅历、知识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他们在对同一篇课文的解读过程时,必然会出现丰富多彩的答案。教师要学会多层次多角度的倾听,并且热情鼓励学生敢为人先,标新立异,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在教学《斑羚飞度》一文时,在教学最后环节我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本文的感受。同学们非常积极,“这是一篇警示人类的文章,提醒人类要保护动物,不能滥捕滥杀。”,“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看到了动物的伟大,斑羚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有序的解救过程人类自愧不如。”,“这篇文章有力的抨击了人类的无知。”……这些都是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后对课文的多元理解,这些理解都是发自肺腑的、符合文意的,教师应该肯定和表扬,从而激起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元解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把握文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实际进行指导。每个学生的阅读都有各自注重的焦点,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往往带有个人经验色彩,但同学们的理解是充满着灵性的,闪耀着创新光芒的。

猜你喜欢

台阶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革故鼎新 尘毒治理上台阶
走在除法的台阶上
背课文
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