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018-02-2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魅力笔者老师

(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罗黄小学 山东日照 276806)

“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这句出自《学记》——我国古代第一本教育专著的古训,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一门功课。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亲师”呢?仔细想想,学问却很大,以下是笔者的教学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关爱

夏丐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现代教育要求要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追求目标。一个真正关心爱护学生的老师不仅要有一颗慈母般的心,而且在对学生信任、期望中提出严格要求,热情帮助学生,对待学生。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语言除文明、规范外,还必须杜绝攻击性。增强亲和力,既不要用温柔的软刀子——唠叨来“磨”学生,更不能用套话、气话、伤感情的话来“刺”学生,而是应该用道理说服学生,用真情来打动学生。比如,某个不止一次迟到的学生又在上课铃响过后匆匆跑到教室门口,教师一句:“你怎么又迟到了!”即便是随口、无意,但责备之意溢于言表,这很可能封杀了学生讲理由的欲望,又打击了他“匆匆跑”的那一丝纪律观念。如果换一句关切的问语:“怎么回事?”学生可能会向你陈述理由,你就有可能根据他的陈述指出他的不足,肯定他的长处,告诉他该如何去做。也就是说,一句善意、关切的问语,常常可以创造一个实施教育的良好机会。因此,不论是对表现好的还是表现差的学生,教师都应以慈母般的爱心去关心他们的生活、身体和学习。让其感到一种被关爱的温暖,从而消除抵触心理,以愉悦的心情接受老师的教育。关爱渗透于班级,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对每个学生付以真诚的情感和尊重。学生感觉到自己受到老师的关爱,自然就会“亲师”了。

二、魅力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正因为自己有这样的切身体会,领悟到老师对学生的榜样模范作用,笔者无时无刻不注重自身形象的树立,提高业务水平,加强职业素养,以一位优秀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一次批阅学生日记时,发现一名学生说理想是当一名老师。那一刻笔者被触动了,坚信这是自己的收获,激励自己去更加用心地教书育人。教师的魅力不仅仅是学科素养,不仅仅是高效课堂上的张弛有度,游刃有余,更多的时候,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举手投足间才是真正释放个人魅力的时候。笔者甚至认为个人魅力是评选优秀教师的先决条件,而事实也证明真正能走上高效课堂名师殿堂,成就古往今来教育家的正是那份情怀、那份笃信、那份魅力。于漪老师说“一名现代教师,其教育魅力由许多方面共构而成,而时代精神、人格力量和学术素养是最关键的要素。”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这让我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在教学中,笔者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笔者指出,这样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我所教的班级,或多或少有后进生,面对他们懒散的学习习惯和无动于衷的表情,说老实话真气不打一处来。现在笔者知道了优秀的孩子和落后的孩子同时存在一个教室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明白了这一点,笔者就能以包容宽恕之心来看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就会以欣喜赞赏的态度来发现他们的进步和成绩。教师以其独特的魅力支撑着教育这座千秋大厦。

三、沟通

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老师与学生都是自然人,大家都有喜怒哀乐,也有悲欢离合,因此,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当学生跟你开个小小玩笑时,不要认为这是对你至高无尚的尊严的挑战。每位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在生活中和老师相处时,总是自然、大方地和老师说话,而且语言幽默、风趣、得体,你一定会觉得这学生还可以,不说让人挺喜欢,但至少不会让人觉得讨厌。那么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比如,在校园内外经常遇到学生对你说“老师好”,此时,你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句开心的话,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和老师之间没有距离,有一种挺亲切的感觉。当有学生对笔者说“老师好”时,笔者会回答一句“你也好”、或“你也不错”、或“老师好累”、或“老师好热”、或“老师好饿”之类的话,引得学生一片欢笑;当笔者遇到一些表情不正常的学生时,如果主动和他(她)拉话,他(她)会觉得老师在关注他(她),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他(她)会说出平常在办公室或教室里很难听到的心里话。从事实来看,即使是一个调皮的学生,都不会对这样的话不予理会,一定会和笔者交流几句,而且一定是真实的话语;当笔者看到学生在吃零食时(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对他(她)说,“好吃,看得见”(这是一句广告词),我故意将“好”字读成三声和四声,学生会红着脸,对着笔者和同学开心一笑,然后走开了,笔者想他(她)一定会觉得这样的老师挺好玩的,至少不会产生敌对情绪;当笔者发现有的学生生病或受了伤时,会用半责怪半可怜的语气对他说“为什么不注意点,你看多疼啊!”,或“平时叫你们小心些,你看这不就出问题了?”,或“你看,生病了多伤身体,还耽误学习,多不值呀”等。笔者想,学生听了老师的话,一定能理解老师的善意与真情,一定感觉心里暖乎乎的,有种同风雨共患难的感觉,因为任何一个生病或受伤的人总会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与关爱。学生的喜怒哀乐都被老师掌握,“亲师”性才会大大的彰显。

结语

教育是润物无声的,学生对教师敬重、爱戴,也甘愿接受教育,并付诸行动,“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这正是笔者向往的教育境界。

猜你喜欢

魅力笔者老师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东方欲晓》的魅力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老师,节日快乐!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铜都一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