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8-02-2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因数倍数卡片

(贵州省罗甸县茂井镇布告小学 贵州 罗甸 55010)

作为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尽到自己的工作职责,更要努力,认真,不折不扣去完成。那么怎样才能更好、更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呢?这就要教师不光要有高深的文化水平、创新能力,而且还要有一手过硬的业务能力,教学艺术,向每节课40分钟要质量、要收获,在课堂上必须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本人认为,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至少要做到以下儿点:

一、钻研教材

1.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数师要有一桶水,按现在的教育改革发展需求,不光是一桶水的问题了,而作为一名教师来说,要有一条江,一条河才行,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求。

2.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根本保证,每上一节课,教师应该对这节课所教的内容心中有数,这样讲起来才生动、具体,栩栩如生,才能吸引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生听完了这节课以后,觉得回味无穷,学习兴趣就会跃然纸上,收到的效果也就更事半功倍。

二、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每上一节课,讲解一个内容,都要通过精心设计,仔细理清这节课所讲内容的思路,才能做到有的放失。例如:在教二年级数学时,一个因数是 两位数的乘法 这一节时,其思路是:首先让学生观察发现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并让学生多演算此类复习题,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复习很快进人了新课,学习 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教完之后,让学生自己到黑板上板演相关练习题,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 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这样思路清析明确,学生就会随着老师的思路去学习,因此他们也觉得学得也很轻松,易懂,很快就会运用自如,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教师要把数学中许多有趣味的东西挖掘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越

很多同学一提到数学就头痛,困苦的思索、艰难的演算、复杂的推理、抽象的概念等,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上教师应该把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把静止的东西动态化,以产生生动,活泼,形象的课堂教学形式,把数学本身的趣味因素体现出来。例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把学生分两个组进行比赛,教师先出示100以内的数,如:9,11,16,24,53,63,75,87等,让学生思考,哪些数是3的倍数,哪些数不是3的倍数,进行比较,分析和思考,然后提问,同学们都很聪明,你们有什么发现呢?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这时如果学生想不出来,教师要作个提示,你们想一下,如果我们把各位数加起来的和它是不是3的倍数,例如:24等于是2+4=6,6是3的倍数,学生知道方法以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反之就不是3的倍数,就不能被3整除。学生学会3的倍数以后,再去讨论2和5的倍数,因为3的倍数学得那么简单,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了,就会积极去思考2和5的数的特征了,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通过教具演示,学具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教学中,往往要借助物体的模型来帮助完成教学,真实的物体出现,最容易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知道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例如: 三角形认识 一节是比较姑燥无味的概念课,如何让学生产生直接兴趣,教师可采用直观数学的方法,通过教具的演示,学具的操作,引起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首先教师用准备好的彩色塑料条围成的三角形,挂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学生很快会发现是用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这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事先准备好的彩色塑料条照着老师黑板上的三角形做。学生就能很快地掌,并能准确地说出三角形的意义是?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本来姑燥无味的概念,变成有声有色了,这时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开展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趣的课外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数学课外找朋友游戏活动,如一年级数学课,10以内加法一节,教师首先准备好?1、2、3、4、5、6、7、8、9这九张数字卡片,再把这九张卡片分别发给每一位同学,并告诉他们,你卡片上的数和另一个同学卡片上的数加起来是10,那么你们两个就是好朋友,如果找不到,就说明你还没有朋友,并且要快,要准准确,这样便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结合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就能让学生不断克服困难,努力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就能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而言之,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只有不懈地努力,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不断地完善自已,这样,课堂上教师教得不费力,学生也学得轻松,不费劲。只有这样,教学质量才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才能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因数倍数卡片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因数是11的巧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
积的变化规律
一张卡片
倍数魔法
找因数与倍数有绝招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