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特殊教学二三事

2018-02-24邓玉球

新课程 2018年7期
关键词:特教智障儿童

邓玉球

(广东省雷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广东 雷州)

一、关爱孩子 播种爱心

任何工作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困难和矛盾出现,会有烦恼和不快乐的产生。只有自己去寻找工作的乐趣,形成特教职业的幸福感,才能在工作中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如果你把智障儿童看成是令自己心烦的人,那你就会感到心烦;如果你把他们看成是可爱的天使,那么你就会变成快乐的天使。如何才能从他们身上获得幸福感呢?

1.在工作中以公正的态度欣赏智障儿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智障儿童看成是自己的教育对象,应该以欣赏的、审美的眼光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把他们看成活生生的富有灵性的个体,完全地接纳他们,也就是说,不要戴着有色眼镜来审视他们。特殊儿童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赞赏:老师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个抚摸,这些不经意的动作,在潜移默化中都深深地影响着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我所执教的启智班的孩子们十分喜欢绘画和做手工,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学会,每一个孩子都得手把手地教。通过长时间辅导,他们都可以画出像模像样的图画,并做出活灵活现的布娃娃,我把每个孩子美丽的图画和精致的手工作品在班级展示。孩子们个个激动、兴奋,我从心底为孩子们的进步而感到高兴。

2.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特殊儿童交往

教师常习惯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使用命令式口吻,这会使智障儿童对老师产生畏惧感,对老师敬而远之,并更加封闭自己的心灵。因此,与特殊儿童的交往中,教师只有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诚的自我与特殊儿童交往,和他们打成一片,才会让他们感到快乐就在自己身边。

自从我进入特校工作,见证了很多从懵懵懂懂的智障小孩到能说会道、能唱能跳、学会生活的孩子,我和他们一起慢慢地成长:春天里,我们一起去放风筝、采花朵,寻找春天;夏天,我们一起描绘生命的旺盛;秋天里,我们一起感受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冬天,我们一起跑步、跳绳、捉迷藏,感受冬天的温暖。

孩子们纯真的心灵深深地感动着我,记得每星期五下午,家长来学校带他们回家时,孩子们都拉着我的手或衣角不放,哭着说:“我和老师在一起,我不回家。”望着这群可爱的孩子们,我哭了,我知道这是激动的泪水,这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真情,这是人间最美丽的语言。也许,我无法用语言来诠释“激动”的真谛,但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日日夜夜里,感受到了孩子们心灵的美,感受到了特教工作的乐趣。

二、认真教学 体会幸福

对特教教师来说,让特殊学生在幸福中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弗洛姆曾说:“幸福本身不是结果,而是伴随着力量增长的体验。”在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中,我体验到了“给予”所带来的幸福,“给予”不仅仅是奉献,“给予”更是潜能的最高表达……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自己生命的存在,给予本身便是极大的快乐。我班有一个小女孩叫银××,因为天生性语言障碍,9岁多了,还不会说话,家长非常着急,我主动和家长进行交谈,了解孩子的生活情况,随后我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教育工作,记录了大量的教育笔记,给孩子更多的爱抚,经常拥抱她,取得信任后,启发她多动手做这做那并进行个体语言训练,有时一个动作、一个词语都得重复十几次。在不厌其烦、孜孜不倦的教育下,终于有一天,她突然抱住我的脖子,指着文具盒对我说:“妈妈。”当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启发她再喊一声“妈妈”,她乖乖地又喊了一声。顿时,我泪流满面,抱着她亲了又亲,并对其他老师喊道:“××会说话了。”一声“妈妈”说明了孩子把我当成自己的妈妈,也说明我的探索取得了成功。一声“妈妈”激励起我教育孩子的信心,一声“妈妈”使我感到了作为一名特教老师的幸福。

三、家长认同 老师欣慰

在工作中,家长一言一行都牵动着教师的心。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意味着相信教师的教育能力、人格力量,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承认和补偿,这种被承认、认可的体验是一种欣慰的体验。我班有一个学生叫曹××,他每天都把大便拉在裤子里,我经常给他擦干净,换上干净的裤子。每当他妈妈来接他时,眼里都含着激动的泪水,客气话说个不停,其实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特教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差,吃饭我们教,上厕所我们给他们擦屁股、提裤子,起床后帮他们穿鞋,整理衣服、扣纽扣。平时的工作较辛苦,可我非常欣慰,因为家长对我特别的尊重,愿意跟我交流,把我看作可以信赖的人,还有什么比家长对我的信任、尊重和肯定让我更感到欣慰的呢?

作为一名特教教师,我无比欣慰、快乐!

猜你喜欢

特教智障儿童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做好特教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同样的阳光雨露——特教教师践行者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