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学生“写作恐惧症”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

2018-02-23

关键词:应付恐惧症写作文

(兰州新亚中学 甘肃兰州 730000)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怕什么呢?“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面对这三个让学生心累的语文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原因让“写作文”荣登“三怕”榜首?是什么原因让学生视作文课如世界末日来临?又有什么办法能治治学生们的“写作恐惧症”呢?以下是本人根据所带美术特长班学生的特殊情况及教学实践而做出的分析。[1]

一、“写作恐惧症”的形成原因

从教至今,本人所带班级多为高中专业特长班学生,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写作恐惧症”的症状更加突出。每每作文课时,课堂上就会常见:呆坐许久,笔杆啃碎,作文本依旧只有一个标题;即使扬扬洒洒,字数合格,也多为胡编乱造、胡乱拼凑。待批阅作文时,教师眼前全是千篇一律的大话、空话、套话,废话连篇,唯独不见一句真情实感。

面对学生如此糟心的作文现状,我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俗话说:“治病先探因”,在认真冷静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并且与所带班级学生进行广泛交流、了解他们写作苦恼后,就“写作恐惧症”的成因作如下总结:[2]

1.语文基础不扎实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因为课后专业课与文化课安排不当,导致上课精力不集中、打瞌睡,不能认真积累每节课的基础知识。以至于作文时,无法用完整的句子精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所写内容冗长、啰嗦。

2.课外阅读量太少,有限的素材储备

学生课余时间大多用在夯实专业上,根本没有时间也少有兴趣课外阅读。即使读了,也顶多是些网络小说,而文学著作几乎无人问津。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写作水平低下,写作文时如同挤牙膏,写出的成文通常词不达意。

3.漠视生活,思考习惯差

学生怕写作文,其很大程度是源于头脑中缺乏题材,没有可写的东西,而这些写作材料源于生活,源于观察,源于体验。但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对身边的人和事缺乏应有的关心,即使对重大新闻,也仅仅热衷关注明星八卦,不会关注社会事件,更不会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

4.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

不少学生习惯于网络语言思维,不能明辨写作要求,从而导致错别字、病句、生造词或语法混乱等现象屡屡发生。

5.写作挫败感

当学生在写作中表现出对词语把握、情感抒发、谋篇布局等的不足时,就会产生挫败感。当挫败感一次又一次来临,学生就容易陷入“写不好——恐惧——更写不好”的恶性循环怪圈中,他们就会对作文能避就避、能拖就拖,在此心理的影响下,自然不会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6.不端正的写作态度

大多数学生在写作文时存在应付的写作心理,主要表现在字迹潦草、文章凑字数、缺乏情感表达,上述一系列的写作态度无不显露出学生不端正的写作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学生在应付的写作态度的影响下,其写作行为也必然是应付的,学生对教师的作文讲解是应付的,对作文课上的写作训练是应付的,对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应付的。总之,从学生作文的字里行间看不到一丝一毫谨慎和认真的态度,所以,写作水平始终没有较大的提高。

二、如何根治“写作恐惧症”

根据学生写作文的现状及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尝试,结合实际本人整理了如下根治对策,以求教于同行。

1.加强基础,学会模仿,转换思路,寻求写作突破。

(1)加强平时朗诵练习。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多读才能为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针对学生平时语文课上懒得动嘴、懒得动手等现象,为了激起学生朗读兴趣,可在课堂中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诗文。

(2)加强平时文章模仿。

结合课本文章的讲授,让学生有意识的模仿课本选文作者的写法,在仿写的基础上回顾复习文章结构等。

2.鼓励阅读,关注生活,积累素材,寻找写作源泉。

(1)阅读是积累素材的源头。

很多家长也只要求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以至于有些学生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却步。其实,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有情可抒,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写作材料的积累,提倡学生博览群书。“作文无巧,多读书,多写稿”而已,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书读好,知识底子才会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下笔有神,思如泉涌。但仅仅靠多读、苦读是不够的,“学生为耕,文以为获。”阅读只是写作的先导和耕耘,要想收获,还要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的融会贯通,古为今用,让腹中的墨水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在读书的同时,还要摘录、抄写书中优美的语句。适当要求学生背诵一些优美的句子,用本子抄写词语,为以后作文积累词语。作文时根据主题需要加以应用,这样,就可以解决没有内容可写的症结了。

(2)关注生活,以我手写我心。

立足生活,写感兴趣的话题,说心里的话,是激发学生主动写的第一步,但要真正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对作文的畏惧心理,还必须指导他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总之,每一次写作,都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情感与生活碰撞,产生写作源泉。

3.降低要求,激发兴趣,灵活评价,培养写作氛围。

由于学生写作基础较薄弱,为了不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厌恶之感,教师应在当堂作文训练时,由简到难,先布置一些易于入手的题目,降低要求,切不可无视学生实际写作水平,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给予不同的要求,让学生每次作文都敢于去写、乐意去写,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对学生的作文,教师首先认真阅读,挖掘习作中的闪光点,用激励的评语激发学生继续写作的动机。作文讲评应多样化,教师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方案,尤其要对创意作文应给予肯定。在评价中,开展学生合作评改,教师开放评价,既减轻教师作文评改的工作量,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学生相互了解、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对特别优秀的作品,则鼓励学生参与评比或投稿,谋求更高层面上的收获。

以上,是本人对高中学生“写作恐惧症”成因分析以及根治病情的“药方”,当然,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需不断探索研究。

[1]谢佼.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09

[2]于元达.我的教育思想[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应付恐惧症写作文
错失恐惧症
Task 6
密集恐惧症
写作文的烦恼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The Most Beautiful English Sentences
我有开学恐惧症
写作文等
仕途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