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突围方法分析

2018-02-23

关键词:管理工作班主任心理

(梧州市广平初级中学 广西梧州 543102)

素质教育背景下,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成为公众舆论焦点,农村地区初中学校学生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难点,对于其班主任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初中班主任应加强自身管理技能,发挥出班主任管理职能作用,提升学生管理水平,保障农村初中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

其一,农村初中学生家庭经济方面。农村经济水平与城市相比,其差距显而易见,因此部分农村学生家长为提升家庭经济收益选择进城务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由家里的老人帮忙照顾,农村老人知识水平上有所不足,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1]。因此,造成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与情感教育缺失,学生极易产生心理问题,极大提升了初中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其二,农村初中学生青春期心理方面。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学生心理上容易出现叛逆问题。这一时期又是学生身心发育和学习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面对的压力较大,部分学生由于心理上尚未发育成熟,对成年人、尤其是班主任和教师的戒备心理较重,往往显示出不配合班主任管理、我行我素、情绪化水平高等问题。其三,农村初中班级系统化管理方面。班主任工作极其琐碎,不仅要负责学生纪律管理和心理辅导,同时还肩负着学生和任课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工作。这些琐碎工作难以形成全面、科学的管理体系,加之班主任管理水平有所不同,一些管理思想及方法陈旧的班主任,其精力严重分散,导致学生日常管理中存在纰漏,影响了农村初中班主任整体管理工作效果。其四,农村学生教育基础方面。农村地区初中学生的教育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学困生数量较多,成为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难点。造成上述问题有二,一方面,学生家长文化素养水平较低,无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另一方面,农村学校各项教育资源不足,致使学生学校教育氛围受到影响[2]。上述两方面原因导致农村学生教育基础较差,极大提升了班主任管理工作难度。

二、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突围方法

1.加强农村教育重要性宣传

与城市相比,农村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这种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看法,因此加大了学生管理和教育的难度。为转变这一现象,农村初中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应加大对教育宣传力度,使农村家长正确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在具体工作之中,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多种媒体,向农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教育知识,帮助学生家长认识到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程度,从而改善学生对教育的想法,以助于农村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另外,当前农村进城务工家长逐年增多的现状,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导致学生性格、情绪及心理上极易出现偏差,造成学生管理出现诸多问题[3]。鉴于此,班主任应肩负起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与外出务工的家长取得联系,引导家长增加与学生交流的频次,提高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情联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农村初中班主任可建立家长微信群,定时在群内发布家庭教育及情感教育相关的文章,提升家长对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向学生家长介绍科学家庭教育的方法。同时,引导外出务工的家长至少每星期与学生联系一次,关心学生的生活及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感受到家长对其的关爱,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教育及人格教育环境。

2.激发农村学生学习积极性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观念尤为重要,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为提升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班主任应耐心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逐步转变学生对学习的错误认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针对初中班级中的学困生,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水平较低,缺乏科学的学习习惯,因此造成学生学习成绩较低,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缺失,不利于学生的成长[4]。面对这一问题,班主任应从学习趣味性入手,引导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趣味元素,促使学生乐于学习,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学习自信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产生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将成为学生学习强大的内驱力,最终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之中。另外,班主任应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贯彻取长补短的教学理念,要求学优生和学困生组建帮扶小组,学优生可为学困生进行课业辅导,学困生也帮助学优生开展体育锻炼,进而促使两者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3.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是教育的基本原则,班主任在日常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应积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开展针对性极强的管理措施,有助于提升学生管理措施及方法的实效性。在具体工作之中,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及心理状态,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模式,有效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另外,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约束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因此,教师可采取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构建学生班级干部结构,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管理和相互监督,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5]。当然,在班干部管理过程中离不开班主任的引导和支持,在这一方面,班主任应做到及时与班级干部沟通,掌握当前班级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针对不同事件及问题的性质,引导班级干部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干部人际沟通、协调与交往的能力。同时,以学生为主体的另一个重要显示方面在于日常教学之中,班主任作为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桥梁,应做好两者的协调与沟通工作,帮助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从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如在日常教学之中,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出现矛盾,班主任应及时了解矛盾过程与情况,充分体现出班主任协调与管理的职责,帮助两者解决矛盾,进而为各个学科教学营造良好的环境。

4.加强农村学生心理辅导

面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班主任的管理难度和压力较大,鉴于学生青春期阶段心理波动较大,极易出现心理问题,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当前大部分中小学院校均设置学生心理咨询部门,以便于开展学生心理引导,提升学生整体的心理状态水平。但笔者在多所农村中小学调查中发现,由于农村学校资金方面比较紧张,部分农村初中学校中缺失心理咨询部门,学生的心理情况难以监管,造成一定的隐患。针对这一现象,初中班主任应肩负起学生心理辅导的职责,在日常学生管理及教育中重点观察学生的状态,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情况,一旦出现学生心理压力较大的问题,班主任应采用科学、合理的心理疏导方法,缓解青春期学生心理压力。与此同时,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及思想上的引导,可通过主题班会、学生分享会等形式,就当前班级内部学生极易出现的思想、心理问题加以探讨,诸如早恋、厌学、叛逆、追求享乐、网络沉迷、过分追星等问题。例如,现阶段网络媒体等科技形式在初中校园中广为普及,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人数较多,班主任可组织学生开展“正确认识网络”主题班会,在班会中班主任引导学生例举出网络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过分沉迷于网络及网络游戏对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应用网络。通过上述形式,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应用网络媒体,帮助学生意识到网络沉迷的危害,有效避免学生出现网络沉迷问题。

5.建立农村班主任培训机制

农村初中学校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资金投入方面均与城市学校存在一定差距,这一现状致使班主任培训教育环节缺失,不利于班主任的个人成长。其一,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初中学校的资金投入,并督促学校定时开展班主任教育培训活动,将先进的班级管理与学生教育技术和方法引入农村学校之中,从而不断提升农村初中班主任能力水平。另外,农村初中学校应鼓励教师自我提升、继续学习,针对部分在职继续学习的班主任及教师,在班主任需要外出培训及考试时,学校应为其提供方便,并为继续学习的班主任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激励其他教师自我提升。其二,教育部门应针对农村初中学校开展班主任交流活动,所谓班主任交流,就是建立农村与城市学校交流互助体系。教育部门可建立区域内班主任互动交流合作机制,加强城市与农村班主任队伍的交流,从而开拓班主任视野,促使班主任能够掌握多种教学模式和学生管理方法,对班主任成长及学生管理水平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学生管理具备其特点,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根据学生家庭背景、认知能力及性格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并积极借鉴当前先进的学生管理模式与方法,提升学生的管理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覃华兰.浅谈如何强化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5(6):208-209.

[2]钟大旺.论述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困难与对策[J].读书文摘,2017(4):21.

[3]吴国刚.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2):188-188,189.

[4]董加林.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新课程 ·中学,2015(9):180-180.

[5]黄辉.浅析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34):65.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班主任心理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心理小测试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夸夸我的班主任
心理感受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