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流行语对传统媒体语言表达的影响

2018-02-23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8期
关键词:流行语语言表达传统媒体

何 望

(作者单位:重庆市垫江县广播电视台)

作为社会文化中的一个部分,新媒体流行语由于具备一定的趣味性、通俗性及时代发展特性,可以在传统媒体语言表达中应用,从而给人一种创新和转型的感觉。但新媒体语言通常在网络环境中形成,质量参差不齐,因此传统媒体在语言表达中应该慎重筛选,以便提高新媒体流行语言的应用水平。

1 新媒体流行语的定义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作用,新媒体中呈现出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方式,这种语言被称为新媒体流行语。由于流行语是在网络环境中形成,因此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性,能够更好地满足网友的心理需求。这种语言本身也是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环境因素的综合产物。新媒体语言是一门热门用语,相对于传统的媒体语言,这种语言在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对数字化、多媒体以及网络环境等媒介进行快速传播。新媒体流行语与传统媒体的主流用语有很大差别,新媒体语言可以更多地将主动权交给大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对相应的信息进行获取和整理。

2 新媒体流行语对传统媒体语言表达的影响

2.1 新媒体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新媒体流行语具有快捷高效、简单有趣以及通俗易懂等特点,因此在受众的交流和沟通中被广泛应用。2010年,“给力”成为流行词汇,被刊登于《人民日报》等重要的传统纸媒上。此外,“秒杀”“1314”“童鞋”等词汇也频繁出现在传统媒体的语言表达中。可见传统媒体在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对新媒体流行语的应用不断加深,也潜移默化受到新媒体流行语的影响。

2.2 部分传统媒体过度追捧流行语

部分传统媒体过分迎合受众,对自身应该坚守的阵地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已经慢慢淡化,导致部分流行语被滥用,严重影响了媒体在社会舆论导向中作用的发挥。比如,“人艰不拆”“何弃疗”等,非常容易对青少年造成不同程度的误导。流行语承载的意义具有一定的不稳定,导致媒体在使用过程中表达的意思不够准确,严重损害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传播力。因此,传统媒体在应用新媒体流行语时,应该充分认识流行语的优缺点,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媒体行业健康发展。

3 新媒体流行语对传统媒体语言表达的影响

3.1 积极影响

新媒体流行语对于传统媒体语言表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丰富传统媒体的语言表达。新媒体流行语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的交往模式中,不管是在网络环境还是在现实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因此,传统媒体通过将新媒体流行语融入表达中,可以使语言信息在传播中更加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同时为传统媒体的创新和转型提供一个重要的支撑。新媒体流行语的形成方式多种多样,如在语音、修辞以及语法层面上进行创造。另外,谐音和缩略也是常用的一种方式。传统媒体在表达过程中更容易应用相对简洁、有趣的新媒体流行语,从而吸引受众,增强传播。

新媒体流行语本身就是一种草根文化形式,在整个语言的行程中有大量的大众参与。因此本身容易具备活泼性、幽默性及生活性等特点。新媒体流行语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有大量的网友参与,更能反映现阶段的关注话题以及情感诉求。因此,在传统媒体表达中,通过对新媒体流行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引起受众的共鸣。

3.2 消极影响

传统媒体在语言表达中应用新媒体流行语也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由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社会环境进一步复杂化。因此,新媒体语言中也出现了一定低俗、恶搞以及不规范的语言现象,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传统媒体语言的公信力。

比如,传统媒体为提高关注度,会大量使用网络流行语,这在很大程度已经改变了传统媒体的表达方式,导致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受到很大的影响。

新闻媒体本身具有引导大众的责任,目前这种责任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鉴于新媒体流行语对传统媒体语言表达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因此在应用流行语时应该做好筛选工作,传统媒体应坚守自身的责任,引导大众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4 规避传统媒体使用新媒体流行语风险的措施

4.1 主动融合

媒体融合是新时代发展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提升信息传播速度,需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对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进行创新,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当前,大部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在采编业务、组织结构以及资金方面没有形成完全融合的局面。与新媒体的融合,要保持自己的优势,进而在信息内容、技术手段、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共享,从而在资源传播上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

4.2 批判吸收

2015年元旦的时候,国家主席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发表的新年贺词中使用了“点赞”和“蛮拼的”这两个新媒体流行语。这是传统媒体应用新媒体流行语的重要实例。“点赞”“给力”等词汇本身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词汇,通俗易懂,可以更加确切地表达意思。传统媒体在这种影响下会变得更加具有亲和力,同时自身的传播力和引导力还不会受到影响。

传统媒体在日常新闻报道中使用新媒体流行语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1)使用大众知晓、通俗易懂的词汇,比如“点赞”“给力”“1314”等;(2)不使用不规范、有歧义的词汇和句式,比如“很风景”“很女人”“我走先”等;(3)不使用低俗的语言词汇,比如“屌丝”“你妹”“尼玛”等。

4.3 灵活运用

传统媒体在语言表达中对新媒体流行语的应用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需要根据目标受众、具体情况对新媒体流行语进行合理使用。由于受众目标定位、传播风格的差异,不同类型的传统媒体对新媒体流行语的应用标准也应该有所差异。在党报或者时政类新闻中,应该重视语言的规范,尽量使用书面语;对于都市报纸以及电视节目等,应该相对活泼。对于新媒体流行语的使用应该相对贴近市民,更加口语化。

在新媒体流行语的使用上,传统媒体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受众进行谨慎选择,对于以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的媒体,可以较多使用流行语,方便互动;对于以老年人为主要受众的媒体,应该谨慎使用流行语,既要给老年人紧跟潮流的机会,积极引导老年人接触新的事物,也要便于老年人听得懂报道的内容。

5 结语

新媒体流行语参差不齐,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因此,传统媒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应对,通过合理使用新媒体流行语,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从而实现媒体行业健康发展。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推动新媒体行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流行语语言表达传统媒体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大学流行语考察
巧借 流行语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