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通与融合: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务微信与自媒体的比较

2018-02-23

新闻传播 2018年19期
关键词:官微政务舆论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石家庄 050000)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政务微信(简称官微)和自媒体微信成为舆论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官微和自媒体同时存在,成为当今时代信息传播的显著特征,如何实现两种媒体的融合发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官方政务微信的特征

官方政务微信的建立为新闻宣传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开拓性贡献。官方政务微信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权威性。一个地区政务发布平台发布的内容是这个地区官方授权过的,代表了官方的意见,而且官方的政策信息往往会在第一时间交给官微发布,其权威性不言而喻。

(二)时效性。官方政务微信借助互联网的便捷性可以迅速发布政府的权威信息,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其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传统媒体。

(三)沟通性。官方政务微信借助留言和回复功能,能够把群众的意见直接传递给政府相关部门,政府部门也可以在这里及时发布群众关心的政策信息,借助这一平台,政府和群众可以实现便捷沟通。

(四)灵活性。官方政务微信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方式,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信息,官微还可以通过举办活动,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活跃用户。

二、自媒体的特征

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越来越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它在内容生产、吸引用户上都有着不同于官方政务微信的显著特征。

(一)内容生产角度独特。自媒体无法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新闻,但可以对权威新闻进行深度解读,而官方政务发布平台的作用更多的是发布信息,缺少对政策的解读和深度评论,这就为自媒体生存留下一个巨大的空间,对权威新闻进行解读、从独特的角度看社会上的大事小事,这是自媒体的优势所在。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去解读新闻、去发现新闻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消息、去揣测新闻背后的用意,这些非正式的解读在老百姓中很有市场,为了提高阅读量,自媒体还总是积极推出一些群众高度关心的话题,这些非正式的解读性内容尤其能够引起受众的关注。

(二)重视用户体验。在自媒体发展中,用户支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以自媒体总是俯下身子和用户积极互动,及时回复用户的留言,而且其留言的回复构思巧妙,极大地提高了用户黏性。

(三)媒体职业素养不足。除了由媒体人自己制作的公号之外,多数自媒体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缺乏媒体人的专业素养、原创不足、用户和浏览量偏少,一些公号在转载新闻的时候,为了抓人眼球,不惜使用标题党的形式,甚至有些不负责任的自媒体会发布一些虚假信息,为社会带来恶劣的影响。从现实情况看,多数自媒体人的职业素养亟待提升。

三、官方政务微信与自媒体的关系

在信息发布方面,往往是官方政务微信发出权威信息,然后众多自媒体跟进转载或者解读评论,偶尔会出现一些消息提前被自媒体获知然后迅速发布的情况,而随着自媒体公号的崛起、粉丝量的增加,其影响力不可小觑。自媒体人多数是本地区的人,具有熟悉乡情、了解民情的优势,他们制作的内容受限制较少,更接地气,和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紧密。

在用户群体方面,官方政务微信和自媒体用户群体虽然不完全一致,但是二者最大的交集也是最大的用户群体就是当地群众,谁能抓住这个群体,谁就占据了主动地位,谁就能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受众的多少,是政务公众号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让更多的用户知道你、认识你,这是政务微信贯穿始终的工程。[1]对于官方发布平台来说,衡量其影响力和传播力的一大标准就是广泛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而对于自媒体来说,订阅用户越多点击量就越高,就意味着广告收入越多,所以争取更广大的用户群体,无论对于官方发布平台还是对于自媒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官方政务微信和自媒体共存是多数地区的基本现状,除了转载的关系之外,二者还应该相互借鉴、沟通,积极寻找两种媒体的最大公约数,共同推进本地区宣传工作的展开,如自媒体应学习官方发布平台的严谨性并及时转发权威信息,而官方政务微信也要吸收自媒体上传播的一些本地民生性新闻,及时发现并使用自媒体中的新闻线索,让官微更接地气。

四、打通与融合:官微的转型发展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官微承担的职责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发布权威信息,更增加了引领自媒体导向的作用,官微要积极转型发展,承担起打通两种媒体的职责。

首先,要坚持“走转改”。好新闻是用脚走出来的,不深入基层、不和老百姓心连心,是不会出好新闻的,官微人员要深深扎根于基层,多关心民生疾苦,多发现时代问题,才能写出让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稿件。政务微信也考验着领导者能否放下身段与群众平等沟通,能否从老百姓的角度思考政务变革问题,从而带动政务服务思维和风气的改变。[2]有了深入基层、转变思维、真正为群众着想的内容,官微的影响力、传播力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二,官微对于一些热点话题要主动出击,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积极引导舆论走向。官方政务微信当然不能和自媒体一样为博人眼球发布一些毫无依据的新闻,而要积极从相关部门获取第一手的权威信息并及时发布,针对老百姓的疑问,官微要在和主管部门沟通好的前提下,主动出击,积极答疑解惑,让真相跑在谣言前面,引导舆论走向。

第三,评论在打通两种媒体的作用上是不可替代的,一些影响力较大的自媒体不是靠转载而是靠评论提高阅读量,评论在舆论场上的引导作用不言而喻。一篇好的评论可以左右一个重大话题的舆论走向,为群众答疑解惑,当然这种评论要有别于那种高大上的报纸社论之类过于程式化的文章,而是要网友看得懂、信得过、愿转发的评论。

第四,要高度重视读者的留言,形成积极互动。互动性指信息接受者根据信息内容所做出的反馈,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改变信息本身与所反馈内容,从而形成良好的沟通。[3]微信公众号上有读者留言功能,也能够对留言给予回复,这是读者和作者沟通的主要渠道,也是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重要形式。在微信号红利期已过的时代,要想提高用户的关注度和黏性,就必须紧紧抓住留言管理这一功能,真正和用户互动起来。

第五,官微要和自媒体展开积极的对话和互动。在自媒体泛滥的时代,官方媒体如何提高阅读量、影响力,有效引导舆论?这是官方媒体必须思考的问题,尤其在一些自媒体迅速崛起、影响力不可小觑的时代,官方媒体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积极转型。官方媒体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积极学习自媒体的运营之道,积极开展相互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共同推进社会舆论的良性发展。

结语

以官方发布平台为代表的官方政务微信和以众多自媒体为代表的民间媒体共生并存,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两种媒体之间各有侧重、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在积极寻找最大公约数基础上共同推进舆论发展,这将成为必然趋势。官方媒体要想引导舆论发展,就必须切实转型发展,在保证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学习自媒体的优点,改进自身的不足,如此才能肩负起打通两种媒体,引导和把控舆论导向的历史重任。

猜你喜欢

官微政务舆论
半小时10万+ 3小时破百万 575万阅读打破纪录 钱江晚报官微如何将同题作文打造成爆款
全媒体时代,钱江晚报官微如何保持竞争优势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高校官微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分析——以宁波地区高校官微公众平台为例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官微”该是什么模样?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政务微信,你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