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融媒体形势下党报全媒体运营方略

2018-02-23

新闻传播 2018年19期
关键词:党报融合人才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 广东 516001)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我国媒体经营模式发生了更加激烈的变革。2010年12月5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的第七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上,来自传媒行业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围绕党报全媒体视域下的改革和深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行业工作者们结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围绕网络自媒体的全新发展,在思想认识、人员管理、资金投入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进行全媒体发展变革,进一步提高党报资本运营管理的水平。

一、相关概念论述

(一)融媒体

顾名思义,融媒体指的是相互融合、促进和发展的媒体形式。从媒体的发展角度看,融媒体作为一个重要的理念,将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综合在一起,拓宽了广播、电视、报纸等信息传播途径。这一理念将诸多媒体的优势进行集中的发挥,加速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相互整合,进一步促进了行业竞争力的增强,助推党报加速转型,提升其主流传播意识。

(二)党报

党报是宣传我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的重要媒介,也是增强广大党员凝聚力和号召力的重要工具。随着阅读模式的转变,有很多机关单位已经对党报失去了关注,把党报作为摆设,认真研习和领会的人越来越少。笔者认为,党报作为党员干部成长的源泉,必须要予以重视,只有对党报给予更多的重视,才能够将党报转化为把握政策、关心政治、净化思想的重要工具和纲领,以此促使广大党员筑牢党性意识、发挥党性修养。

(三)全媒体

全媒体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也是一种媒介环境的塑造和呈现。全媒体借助于更加立体化和多样化的媒体传输环境,在具体的应用和发展中,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服务和娱乐服务。尤其是对手机媒体、电脑终端和网络媒体进行了深化探讨,确保全媒体口径下,数字化媒体的发展趋势更加清晰科学。

二、融媒体形势下党报全媒体运营的发展现状及不足

(一)发展认识不足

党报作为广大党员深化学习的重要途径,从当前传播途径上看,遭遇着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很多党员对于党报的认识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往往认为党报已经“过时”“过气”,不愿意对党报进行全面的深化和研习。这一发展误区导致党报在传播过程中不被人们重视,产生了脱离时代、脱离社会的“疏离感”。另一方面,党报在新媒体运营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瓶颈,一些工作人员认为党报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段,这一理解未免有些片面,从其内容所涵盖的实质性来看,党报既是一种宣传手段,也是一种理论教育模式。对党报发展认识的不足,将导致各项问题的出现,不利于行业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

(二)资金运作不足

在推动党报于融媒体形势下的快速发展中,党报的潜力需要开发和完善,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一系列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从而促使党报在技术、内容、宣传等方面获得更加快速的发展。然而实质上,党报的运行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运转,导致其在财务周转方面容易出现各类问题,为党报集团的各项工作带来阻碍。显然,这些任务的推进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往往难以顺利和流畅进行,在一些具体的运用和管理理念上,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其加以改进和强化。

(三)人才管理不足

在党报采编工作中,全媒体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为了提升党报的发展质量,“人才”的配备起到关键的作用。当新媒体和企业融合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需要对新闻、评论等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这就势必需要一支更加专业和严谨的采编队伍。在实际的党报运行下,常规性人才较为充足,但是创新性、复合型和实用性人才十分稀少。在很多党报机关,一些工作人员甚至出现了老龄化的局面,这不仅使传统党报和新兴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滞缓,而且在具体的传播途径上,也受到了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党报无论是在人才吸纳还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都存在着较大的不足,难以形成专业、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导致党报集团人才的更新换代出现问题,得不到更多新鲜血液的置换和加入。

(四)运行模式不足

从当前党报运营的现状上看,支持其运行模式的方法都十分保守。一些报纸往往还采用出售广告资源等形式获得盈利。这一方法对于党报来说其实并不适用。这是因为,党报的性质决定了它自身所具有的政治性、公益性和教育性。因此,广大党报工作者急需要开发和研究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但是新模式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强大理念和技术支持,而在实施运行转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导致其在运行模式上面临着较高的运作风险,阻碍着党报的进一步发展。

三、强化融媒体形势下党报全媒体运营方略

(一)加强党政认识,端正工作态度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在讲话时曾谈到,党报作为智慧的凝结,需要广大媒体人予以全面的创新和研讨,只有经过技术研讨、报风塑造、内容整合,才能够加深党报契合媒体变革和时代转型这一发展主张。为此,广大媒体工作者要结合党和中央新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首先从党政认识上做起,依托数字信息传播技术,加速对党报新媒体的催生形式。尤其是要在全媒体技术的助推下,展示多种多样的信息传播媒介,使党报能够拓宽信息传播空间。

其次,要以资本运营作为发展基础,针对党报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在实施问题改善的过程中,对资本运作理念进行改变,加强对党报运用的全面认识。在更新工作理念的同时,转变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整体工作效率进行综合的完善和提高。在加深相关部门对新媒体理念和具体工作内容的结合上,加快对党报信息传播途径的深入了解。通过定期开展党报报风报纪论坛,促进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使他们能够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确保新媒体运营工作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动能。

例如,杭州日报在工作认识上,除了立足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还结合杭州区域的自然、生态、社会环境,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研讨,立足民生工程、党建风貌,使广大读者能够参与到党报的政治研究中来,以报纸作为传播媒介,确保新媒体运营工作的效果和作用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二)培养运营人才,打造专业队伍

从当前发展理念上看,融媒体的传播趋势使党报和媒体都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因此,党报全媒体的运营首先就要改变人才的配置模式,通过培养一定的发展人才,促进运营机制的建设。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使相关党报采编人员立足基本国情、省情、党情,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理念,选拔一大批既有综合素质又有全面管理才能的优秀人才队伍,确保新媒体运营的科学化发展。其次,要采取多渠道的人才选用模式,在党报编制上,通过争取主管部门的支持,明确编制在专业技术人才的选用。通过招聘一大批专业人才,注重党报工作的发展实际效果。加强人才储备,通过和相关专业高校、教育机构进行“强强联合”的教育方式,在党报集团中设立专业的实习基地,协调高校院系组织学生前来教学,从中选拔和挖掘具有潜力的专业化运营人才。再次,要注重培养塑造党报工作人员的归属感、认同感、成就感和信念感。通过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等不同的方法,使工作人员能够将党报发展和自身发展融合到一起,以集体价值凝聚个人价值,引导更多优秀的人才积极为报业发展出谋划策,做出更多的贡献。

(三)构建产业链条,夯实舆论基础

产业的相互缔结作为党报全媒体运营中一项宝贵的实施路径,是党报在舆论督导中形成的发展基础。因此,广大党报工作者要立足重大主题报道,实施有针对性的经营策划。通过新媒体运营和推广途径,给优秀的党报新闻创作者以全面的支持。在推进党报产业链条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党报对于新媒体舆论的全面引导。在实施重大新闻的编辑和发布上,党报采编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版、纸质版、手机版多方面融合报道。以电视、广播、计算机、移动手机等设备为载体的现有的媒体传输形式已经形成,要以此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跨领域、无间隔的全新产业格局。

例如,《新疆经济报》为了推进旗下多个媒体传播渠道的融合,成立了新疆大晨报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开发《都市消费晨报》《北疆晨报》等特色刊物,围绕不同的核心传媒产品,以此形成集广告、发行、印务、培训、教育于一体的核心化媒体传输渠道,同时开辟了4G手机新闻网、欧亚大陆桥网等更多的媒体产品,增加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党报全媒体融合途径。

(四)加强媒体融合,抢占有效流量

山东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强曾经说过,数字出版是依托数字技术产生的新兴出版形态,它融合了文化产业、通讯产业、商业产业、信息化产业的技术平台,形成了生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产品数字化的发展形态。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为更多的人带来了不一样的“流量体验”。因此,党报在拓宽全媒体运营途径上,要以构建融媒体党报发布平台为基础,加深互联网、手机、LED、LCD等“多元合一”的信息传播路径,实现立体化教学和专业化教育,确保多媒体的融合能够更加流畅。在加速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相互并进上,提高官方声音与民间舆论相互呼应。在改变媒体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实现全媒体采编流畅的再塑造,在信息化传播的激烈竞争下,占有更多的流量资源,创造更加突出的经济价值。可以预见到的是,通过加速多媒体的相互融合,能够将未来的党报构建成为一个更加立体、高级、综合的全媒体融合形式,使党报能够着眼于国家大局、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做好舆论引导和思想教育。

结语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发展视域下,通过对党报全媒体运营的推动,广大工作人员要结合其中存在的各个概念,针对党报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全面的深化研讨。通过有针对性的加速数字技术在党报发展上的融合,为媒体行业的进一步提高做出积极的贡献,使党报形成更加开放和深刻的舆论传播格局。

猜你喜欢

党报融合人才
人才云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