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毕业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

2018-02-22姜健伟

决策探索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三农毕业生战略

姜健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这不仅解决了大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政策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开始降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逐渐进入了瓶颈期,新农村建设也开始缺乏专业性的人才队伍,在这种形势下,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打造一支强大的新农村建设人才队伍,以战略目标为基础,通过社会多方的合作,克服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整合并且完善相关机制,以推动高校毕业生顺利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

一、乡村振兴战略简介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概念。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被视为推动农村深层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二、高校毕业生服务新农村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很少着眼于培养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意识,不仅高校对服务“三农”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视度不够,学生也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

(二)投入不够

在这种形势下,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而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各部门对于服务“三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这就极易导致很多农业项目中途夭折,一些高校毕业生的创意得不到支持,没有办法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三)体系不全

目前很多高校在农业建设方面服务体系不健全,不仅制度不够完善,而且缺钱、缺人,导致很多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较低,即使转化成功也难以得到推广。加上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体系建设不健全的情况,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新农村建设也随之受到阻碍。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毕业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机制与对策研究

(一)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加强其对农业发展的认识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青年一代的高校毕业生,只有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才能快速发展,民族才会有希望。所以高校毕业生要提高对农业建设问题的认知,强化自身服务新农村的观念。政府也需要在各个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障,将高校的科研项目与农业经济发展相结合,提升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二)建立服务新农村的长效机制

高校要建立完善的新农村服务机制,打造地方特色农业。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决策系统,鼓励教师和学生在了解“三农”的基础上深入新农村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理论知识的研究。其次,要配合当地政府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工作,组建推广农业科技的毕业生技术队伍,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农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帮助农民创收。最后,要改进人才的培养方法,以增强毕业生的基层适应能力,努力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

(三)及时调整相应的政策,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体系

完善相应的政策,将基层政策细化处理并且落到实处,减少一些含糊词语的存在,以待遇为杠杆撬动政策延续,提升高校毕业生服务农业的待遇,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保障。除此之外,还需要对一系列政策进行优化,正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结语

在现代农业发展环境下,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成长的机会,也为毕业生创业提供了一个开阔的平台。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基层就业政策,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也多方位地保障了農村人才的稳定性,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注入强有力的力量。

【本文系2018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课题科研合作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毕业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机制与对策研究”(JRSHZ-2018-0105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猜你喜欢

三农毕业生战略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战略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