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2018-02-22海南省东方市民族中学曾治光

新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长征效率历史

□ 海南省东方市民族中学 曾治光

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以教师为主,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只是一畏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完全没有主动思考问题的机会,导致课堂效率差。通过对近几年的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归纳,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重要的方面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效率,从而有效地打造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

一、运用多种途径来丰富初中的历史课堂

1.合理地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教师对教学情景进行有效的创设,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例如在讲初中历史教材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时的内容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的课件,引导学生对长征的路线进行回顾,使长征的道路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在利用多媒体对这一课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与之内容有关的图片进行教学,如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图片,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长征两万里的艰难的历程,能够真正地掌握和了解长征的历史,理解遵义会议是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惊叹毛泽东的领导才智。

2.善于运用对联、诗词、成语和典故来丰富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毛泽东自从投身革命事业以来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美的诗篇和文章,这些诗篇的创作灵感也主要来源于毛泽东的斗争实践,与近代历史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清平乐·六盘山》《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与渡江战役等。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毛泽东诗词成语典故,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能够让枯燥的初中历史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变成酝酿精神的百花园。

二、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想要当一名优秀的组织者,就需要形成一种巧问质疑、以疑促思、讨论点拨和教学互动的教学特色。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具有学习初中历史的能力,给学生足够多的自主发挥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尽情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去想、做、说,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对历史知识和问题的讨论,在研究过程中产生怀疑,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开展研究与讨论,这样能够使学生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拥有足够充足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思考,使得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充分地表达出来,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说多做。学生参与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就会有所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也会大大地提高。

教师可以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小组讨论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养成自主学习的最佳方法,教师在进行小组安排时可以将每组的人数定在4-6人之间,一般是同桌和前后桌进行组合。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教学能够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历史学习讨论中,在讨论过程中发表自己的想法。例如在讲重庆谈判这一课时的内容时,教师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当时,蒋介石连续发了三个电报给毛泽东,意思就是邀请毛泽东能够去重庆谈判。面对这一情况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问题就是毛泽东是否应该接受邀请去参加此次的谈判,去的理由是什么,不去的理由又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得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阐述自己的想法。最后,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样一来,能够使学生对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真相进行深刻地理解。学生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引用资料和观点来设置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对问题进行争论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进行掌握和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历史思维。

三、合理调配课堂上的教学时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差不多是在45分钟,但是在这45分钟之内不可能使学生都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对课堂上的45分钟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进行适当的放松,让其保持学习的热度。

猜你喜欢

长征效率历史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新历史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
历史上的4月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