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与城市的互动关系研究

2018-02-22唐佳俊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化

唐佳俊

中国城市的出现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在不断地向“现代化”转型升级。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虽然发展历史较短,但也是科技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二者同样受到科技的影响,使得电影自诞生之日就与城市之间有密切的互动关系,电影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电影在发展早期与城市——上海的互动关系最为密切。随着电影不断发展,电影与我国的各个城市都呈现出互动的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将城市与电影紧紧地绑在一起,为一起研究城市与电影提供了基础。事实上,电影在成为传达城市文化手段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城市文化的变化,反过来,城市文化同时影响着电影的表达。本文即从电影与城市的互动关系着手进行分析。

1 电影与城市互动关系的基础

电影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从最开始法国巴黎的电影短片﹑美国好莱坞的电影生产系统以及中国上海的电影,电影一出现就与城市联系在一起,电影与城市间的同质化越来越明显。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城市不断现代化的同时出现了摄影﹑洗印以及放映等很多成熟的技术,而电影最初的诞生就是以这些技术为基础的,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在中国,电影与城市间的互动关系如此密切,是因为二者在本质上有很多的共通之处。首先,在城市的定义与电影的引入上来看。在中国古代,城墙是一座城市的象征,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现代化,城墙不再是城市的象征,使得上海这一从渔村发展而来的﹑没有城墙的港埠成了城市。不仅如此,电影也是由港埠开始传入中国的,所以中国电影发展早期与上海的关系最为密切。目前,城市集技术化﹑工业化﹑商业化与协作化四化于一体,电影与城市的四化相一致:第一,成为了依靠成像与放映技术才得以存在﹑具备技术化特征的电影;第二,从早期的初具商业特点,即盈利,到如今商业属性越来越强;第三,电影的生产是工业化的,以工业模型为基础,好莱坞还被称作是电影梦工厂;第四,一部电影能够呈现在观众面前,是导演﹑演员﹑编剧﹑制片以及道具等共同协作完成的。电影与城市之间的这种天然的同质性使得两者相互依赖,同时为城市与电影间的更深层次的互动创造了条件。电影与城市间同质性的具体表现有两点。第一,电影的观看场所虽然经历了许多变化,从咖啡厅到戏院再到后来专门的电影院,但这些都是根据城市居民的生活而发生的改变。在影院观影的群众是一个群体,但当灯光变暗电影开始放映,这个群体又被黑暗分为个体,观众与电影间的互动在封闭的环境中完成。城市大众的家庭生活与电影院的观影类似,空间上的开放群居以及个体间相对独立的封闭空间共存。城市为电影院提供了观众,电影院将各阶层的人聚集在一起,组成电影的观众。城市是电影的空间载体,电影将作为城市文化娱乐消费的重要部分一直继续下去。第二,在电影院观看电影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如不大声喧哗﹑不乱开闪光灯﹑不乱打电话,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则与城市正常运行需要遵守的秩序具有同一性,都是在自我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不仅如此,观影的礼仪作为城市文明的一部分,看电影能够代表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电影成为城市的标志,城市成为电影中呈现的对象,而且电影在呈现了一个城市的外在的同时还深入到了呈现一个城市的城市文化当中。

2 电影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

2.1 城市对电影的作用

在电影的发展历程中,电影与城市文化的互动是最深刻的。首先,城市为从西方将电影引进中国提供了发展的基地;不仅如此,城市题材的中国电影在20世纪80年代因为王朔电影的出现引起了轰动,使得城市成为中国电影创作的主要题材。在此之前,因为乡野土地的文化价值体系,农村题材与革命题材的电影是主要题材,城市电影非常少见。城市电影以一座城市为背景,以当地的城市生活为灵感来进行创作,进而表达城市中各式各样的情况。在创作过程中,会受到城市的经济﹑文化影响,为电影烙上地域色彩与文化特征。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电影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记录了城市的成长。

2.2 电影对城市的作用

电影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城市文化结构,其中王朔电影的出现则代表着中国城市文化的来临。中国的城市文化复杂多变,包含了物质与精神层面。当前,在城市的娱乐消费文化中,电影是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2.1 电影与城市消费文化的结合

四化之一的商业化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商业化需要生产与消费来支持,所以消费文化成为城市商业化的重要组成。电影为了盈利而进行售票,与城市的消费文化结合在一起。电影造就了一批明星,而明星具有的明星效应,使得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比广告更具诱导大众消费的可能性。因为明星一时的穿着,很多东西都会成为时下最火的单品。当然,广告也有其存在的意义,明星代言的广告也能够引导城市中大众的消费趋向。不可忽略的一点是,进电影院看电影这一行为本身就是消费行为,影院也从最初的放映电影演变成了休闲﹑购物﹑娱乐﹑餐饮等多功能的商业综合体,为城市的消费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

2.2.2 电影助力城市文化的表达

城市为电影提供了素材,使得观众通过观看电影,结合自身的经历来重新认识一座城市,形成对城市的个人见解,并思考与自己城市正确相处的方式;其他人通过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来认识﹑理解一座从未去过的城市。电影对城市的表达是至关重要的。电影作为城市文化的产物,在与消费文化相结合的同时还能够间接地帮助塑造城市形象。电影通过电影名称﹑场景以及语言等简易的﹑通用的符号来带入一个城市的形象,避免了直白﹑突兀的宣传,在观众观看情节不断延伸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观众产生影响,实现与观众的互动,帮助人们了解一座城市。在中国电影中,提到城市最先让人想起的无疑是上海电影以及香港电影,上海与香港通过光影将城市形象深入每一位观众的内心。例如,提到上海滩这一城市符号,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租界﹑旗袍﹑电车﹑外滩以及百乐门,等等。虽然这是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标志,但至今仍在沿用,包含了交通﹑城市建筑﹑日常生活用品等方面,这是电影表达的功劳。再例如,在电影《非诚勿扰》中因葛优的台词“西溪,且留下”让杭州的西溪湿地在短时间内红遍了大江南北。除了场景外,声音的存在也能够助力电影对城市文化的表达。以上海为例,电影中的歌曲也能够表达上海的城市文化,如电影《长相思》中的插曲《夜上海》,它已经成为上海的“音乐名片”。

3 结语

一座城市形象的树立需要媒介的推动。而电影因为具有直观性﹑视听性以及时间延续性等特征,成为传播城市形象的必然选择。不仅如此,电影通过树立城市形象而建立的城市文化会随着电影的不断发展而一直延续下去,这是电影与城市互动的结果。综上所述,电影与城市间的互动有助于树立一个城市的良好形象,让大众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司东方.省级卫视同质化竞争发展状况分析[J].电视研究,2003(12).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