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并喻时代之师生关系

2018-02-22陈大伟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新校长 2018年2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同学老师

文/陈大伟(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曾经听一位老校长说:“种田靠天气,办学靠关系。”我觉得当老师也好,当班主任也好,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尤其是在如今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关系,今天的学生在搜集和处理信息、多元化发展等方面比长辈上手更快,他们也可以教给老师很多东西。这种长辈和晚辈都向自己的同辈学习或互相学习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时代——“并喻时代”。那么,如何在“并喻时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以彼此尊重为底线

尊重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底线。把尊重作为底线来讨论,不仅因为尊重是教育产生影响力的基础,而且因为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存在缺失。我们常说“尊师爱生”,其实际现状往往是:教师对学生是热爱有余,尊重不足,因为尊重不足而导致伤害学生的事件不时发生;而学生对教师是尊重有余,热爱不足,表现为学生见到教师敬而远之。

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这是普遍的共识。为什么有文化、有涵养的教师反而对学生缺乏尊重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仅存在成人和未成年人的年龄差异,而且相对学生而言,教师“闻道在先”,属于有知者(或者多知者),处于教者、授业者、社会要求代言人的地位。这种身份差异使得一些老师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从而失去了对学生应有的尊重之心。他们可能对学生以外的其他人表现出应有的尊重,而面对学生时却常常做不到。另一方面,出于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加上要求尊重的意识不强,学生对教师不尊重自己的行为很难主张自己的权利。

该如何理解“尊师爱生”呢?在修辞学中,有一种互文的修辞手法,我认为尊师爱生也需要从互文的修辞角度去理解:学生既要尊重老师,也要热爱老师;老师要热爱学生,更要尊重学生。退一步说,即便你做不到热爱学生,起码要尊重他们。有了尊重做底子,老师的爱才是合理的,不然,我们就可能在爱的名义下做着伤害学生的事情而不自知。曾经有一位同学这样评价他的老师:“他尽职尽责,一丝不苟,知识渊博,还写得一手好诗。那时我成绩不错,老师也很喜欢我,处处关心我。按照人之常情,我应该喜欢他,但我不能。因为他总是对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拳打脚踢,现在这位同学和我还有联系,他说,‘我永远不会原谅他(那位老师),虽然我知道他是为我好,但他没有想过,那时我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从学生的评价看,这位老师的动机是好的,但学生的懂事需要过程,教育需要等待和宽容,对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拳打脚踢是不能被接受的,这是在爱的名义下造成的伤害。

有一位老师曾向我咨询“如何尊重和帮助差生”,我的回答是:“你在心里不把他们看成‘差生’,不称呼他们为‘差生’,就是一种最直接的尊重和帮助。”不妨想一想,你已经在心里对他们分了等级,言语上容易顺口说出来,行为上也难免会表现出来。时间久了,再不敏感的学生,也能够观察和感受到自己被区别对待,在这样的心境下,他们对你的看法和态度就会不一样,他们对自己当下生活的感受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也会随之改变。

二、建立理解、接纳的基础

如何理解接纳呢?请老师们想一想,当孩子向你诉说他的苦恼“有时我会把勺子掉到地上”,我们会作何反应?我们可能会说“你以后小心些”。当孩子说“我尿裤子”时,我们可能会说“你晚上要少喝一些水”。

集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于一身的谢尔·希尔弗斯坦却有不同的回答,他写过这样一首诗:

孩子说:“有时我会把勺子掉到地上。”

老人说:“我也一样。”

孩子悄悄地说:“我尿裤子。”

老人笑了:“我也是。”

孩子又说:“我总是哭鼻子。”

老人点点头:“我也如此。”

“最糟糕的是,”孩子说,

“大人们对我从不注意。”

这时他感觉到那手又皱又暖。

老人说:“我明白你的意思。”

“你以后小心些”“你晚上要少喝一些水”,这是把改变孩子行为放在第一位的做法,而“我也一样”“我也是”则首先定位于理解和接纳孩子。

人和人相处,在彼此都不了解和接纳的情况下,先不要急于改变对方。身为教师,我们要爱学生,要影响学生,要改变学生,但这需要建立在彼此理解和接纳对方的基础上。加拿大学者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说,“爱世界、爱他人、爱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与他们保持这样一种交往关系:不是事先决定好怎样让他们成为我希望的样子,而是以这种方式接受——接受我们对彼此的局限性,而不只是想象中的可能性。唯其如此,我们才能达到共享的真理。教育学关怀应在以下动态系统中表达出来:既拥抱世界,又放任世界,在这种拥抱世界和放任世界的状态中重新发现自我,这样,师生之间相互引导,臻于成熟,相互贡献各自的才干,而绝对不能预先设定一个‘永久’的结构。”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需要一个教育学的转向,这种转向就是不要首先想如何改变学生,而是首先想如何接纳他们,彼此接纳了,心向对方敞开了,再去考虑双方的相互影响。

怎样接纳呢?可以采取“穿越”的方法接纳学生的处境,比如可以“穿越”回到自己当学生的时代。穿越到过去,我们就会发现,当时的我们未必都是佼佼者,未必都是老师喜爱的优秀学生,也调皮捣蛋、也自以为是、也屡教不改、也有总学不会的时候。重温过去的生活,亲身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我们对学生就可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耐心,多一分宽容,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就可能多一些平和的景致。

三、建立积极而真诚的信任

心理学上有一种“罗森塔尔效应”,我想很多教师都非常熟悉,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给予学生积极的期望和信任呢?

有这样一个例子。在一堂初中英语的公开课上,老师安排学生“开火车”读单词,坐在教室后面的一位女生英语成绩不好,她很希望这一次有一个好的表现,为老师争气,为自己争光,于是预先按照顺序把自己要读的单词练了几遍,然后等着轮到自己。没想到,老师却在她前面一位同学读完之后示意停止:“好的,我们就读到这里。”这位女同学十分生气,心里想:“你看不起我,我还看不起你呢!”从此不再喜欢这位老师,并彻底放弃乃至抵触英语学科,结果初中毕业她没有考上高中。若干年以后,这位同学还撰文,把自己没有考上高中归咎于这位英语老师。

还有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例子。台湾作家林清玄一次去一家羊肉馆吃饭,老板对他说:“您还记得我吗?”林清玄看了他半天,摇了摇头。老板拿来20年前的一份旧报纸,上面有林清玄的一篇文章(当时他在一家报社做记者)。这是一篇关于小偷的报道,文章中说小偷手法高明,作案数千起,屡屡得手,最后才栽在一个反扒专家手上。文章最后感叹:像这样一个心思细密、手法灵活、风格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成就的!老板告诉林清玄:“我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偷,是您的这段话激励了我向上的信心,引导我走上了正路。”如今他已经开了好几家羊肉馆,成了当地有名的大老板。

信任学生,就要对他们怀有更多成功的期许和愿望,要给他们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相信他们的能力,让他们有机会去实践,有机会去创造,有机会去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营造鼓励和支持的环境氛围,耐心等待,真心鼓励,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成功,赢得自尊和自信。

为什么要说真心鼓励呢?曾经听老师说:“要把学生往死里夸。”我以为这种“过犹不及”的方式传递的不是信任,也无法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请想一想:在夸学生“你今后一定能成为伟大的作家”的时候,你内心是否相信这是可能的?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否在向学生传递着“我相信这是可能的”这样的信息?当我们自己不相信,我们的目光就不会真诚,语气就会夸张而轻浮。学生心里像明镜似的,他知道你在“逗他玩”,在把他当成你推动教学的“工具”,他是不会感激你,也不会为此改变自己的。真正对学生有帮助的鼓励应该是真诚的,最好针对学生具体的行为,使学生知道努力的方向。比如:“这次你花了时间预习,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水平就高多了,我相信只要坚持课前预习,你就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实施完整而理性的关怀

这是一个师范学生的实习日记:“我在学校的实习生活平平淡淡,但就在这平淡中,我不时看到让自己内心隐隐作痛的情景:每天,办公室的所有老师几乎都会收到小孩子亲手做的小礼物,如画、剪纸、自制小风车、卡片……看到这些小礼物,老师们脸上都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可奇怪的是,我都教他们三个星期了,却从来没有收到他们的只言片语。我曾经反反复复地检讨自己,我上课从不骂人,从不惩罚人,也不给他们布置任何作业,按理说他们应该会更喜欢我这类老师才对呀?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我想不出原因。今天上课,我照常死气沉沉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下课时,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站起来问我:‘老师,为什么你每次上完课就走了,怎么不和我们一起玩,也不和我们交流,不给我们布置作业,上课同学讲话、玩小东西你都不提醒他们。’”

对每一个善良而追求成功的教师来说,不被天真无邪的孩子接纳和欢迎,可能都是痛苦的。孩子们为什么不接纳?答案在这位可爱的小女孩的问题中:“老师,为什么你每次上完课就走了……”她的潜台词是:你只是在完成任务,我们没有看到你真心关心我们,我们就不会喜欢你。

由此可以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还需要教师对学生表达和付出自己的关怀。教师的关怀不仅是对学生现实生活的理解、同情和支持,也是对学生未来生活的关心、付出和努力。教师的关怀既有包容对方的“母性之爱”,也有严格要求的“父性之爱”。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介绍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他认为:“母亲的爱是幸福,是祥和,不需要去赢得,也不需要为之付出努力。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是大地,是海洋。就其本质而言,母爱是无条件的。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父亲)代表了人类生存的另一个环境:即思想的世界,人类所创造的由法律、秩序和冲突构成的世界。父亲的任务是教育和指导孩子怎样为人处世,怎样面对将来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父亲是教育孩子,为孩子指出通向人类社会之路的引导者。”

教师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对学生有一种完整而理性的关怀。所谓“完整”,意味着既要有母性之爱,也要有父性之爱。母性之爱是包容、接纳、温柔之爱,是无条件的爱,母性之爱让孩子感到温暖,并对家和老师产生依恋、信任,获得自己有根、有归属的感觉;父性之爱是有条件之爱,要讲规则,父性之爱引导孩子接受规则,走出家庭、走出学校,走向世界。如果把《西游记》看成表现人的成长历程的小说,孙悟空修成正果受封斗战胜佛的过程则离不开两种角色的关怀:观世音是母性之爱的施加者——给孙悟空救命毫毛,及时帮助孙悟空解决困难;如来则是父性之爱的施加者——讲规则讲义务,让孙悟空在成长的道路上经历磨难和挫折,历练其心性,增长其本领。作为教师,应该施予学生完整而理性的关怀,让他们在经历两种爱的洗礼中获得成长。

五、相互学习,一起成长

我曾经比较称谓“同学们”与称谓“孩子们”的各自利弊和适用对象。“孩子们”背后是什么呢?是爱,是无私的爱。爱当然是不错的,但把对方当成“孩子”,这种爱就难免不对等——“你是孩子,你还不懂。”“你是孩子,你应该听我的。”“你要明白,我是来帮助你的,因为你还是孩子。”“他还是孩子,可以不承担责任。”“同学们”背后是什么呢?是尊重。同学是共同学习和发展的朋友,是一起成长和进步的伙伴。

和学生接触,我越来越惶恐自己的无知,越来越高兴同学们给我的启发和教育,我越来越不敢有老师的优越和超然,我需要向他们学习,需要共同学习,而不是只充当一个“教育者”。我曾经在一所农村小学执教语文课文《七颗钻石》,基于在学生心田里播种向善的种子的目标追求,我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小姑娘的爱心行为和水罐发生的五次变化:她把水给小狗喝、给生病的妈妈喝、给饥渴的过路人喝,这是在做好事;从木桶到银桶、再到金桶和七颗钻石,是表示她得到了好报——我要向学生渗透“好心有好报”的信念。但在和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我随机写出的板书却是“做好事得到好报”。下课后的反思,让我意识到:尽管我们常说“好心好报”,但实际的情形是,有好心不行动是无法得到好报的;就算出于好心而行动,也可能做出别人不喜欢的事情,也未必能收获“好报”。学生没有成见,他们可能比我们更有洞见,我们需要蹲下身子向他们学习。

人们常常用“前喻时代”“并喻时代”“后喻现象”来表达前辈与后辈、教师与学生间的经验传递和相互影响。现在,随着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产生,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不断增加,也因为老一代和年轻一代在思维方式、操作水平和能力上存在差异,“师未必贤于弟子”,弟子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过老师。这个时代是既有“前喻”又有“后喻”的“并喻时代”,“并喻时代”是一种“同学的时代”。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我们需要终身学习。

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生活方式对教师意味着:我们的教学就不是付出,而是收获;我们就不是“蜡烛”和“春蚕”,而是教室里不断生长的“一棵树”,教学滋养了我们,学生帮助了我们;开放的学习和成长的心态带给我们幸福!这种同学关系对学生来说,看到老师在学习,在向自己学习,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就更容易感受到老师的亲切,更愿意和老师亲近,就更愿意和老师走在一起。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同学老师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老师,节日快乐!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