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护理管理》说课设计

2018-02-21鲁婕音

科技视界 2018年32期
关键词:说课护理管理护理

鲁婕音

【摘 要】护理管理是一门护理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主干课程,本文从该课程的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护理管理的说课设计,为护理教育者进行类似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护理;护理管理;说课

中图分类号: R47-4;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32-0064-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2.029

【Abstract】Nursing Management is the main course that nursing students must lear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ecture design of nursing manage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course orientation, course design,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nursing educators.

【Key words】Education; Nursing; Nursing Management; Lecture design

说课是融备课、上课、评课于一体的教学研究形式,它既能将教师对本门课的理解、教学设计、理论依据等运用口头解说的方式告知同行,又能达到与专家、评委交流、一起提高教学的目的[1]本文在总结教学经验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系统介绍高职高专《护理管理》课程的说课设计与同行进行探讨。

《护理管理》是我校护理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其授课对象是我校护理学院大二的学生。课程类型为理论实验一体化。

1 课程定位

《护理管理》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的基本概念、相关知识以及与护理相关的专业活动的规律及联系的应用科学,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干课程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的相关理论如管理的要素是什么?管理的基本原理有哪些?如何运用管理的知识解决相关的护理问题等,在实践课的学习中,我们还要学习医院管理的模式、医院内人、事、物的管理方法等,注重培养学生合理运用管理相关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护理管理》是《护理导论》、《护理伦理》等护理理论基础课程构成基础课的后续课程,与《内科护理》《外科护理》《护理技巧》专业课一起构成培养临床护理理论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课程设计

2.1 课程设计理念

2.1.1 根据岗位能力需求、确定课程目标

我们根据临床护理工作要求分析了临床护理岗位应具备的在护理管理中的专业要求,结合护理管理学的特点,了解护理管理学在临床中的主要运用。确定了该课程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目标,将护理质量管理与护理法规贯穿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真正能获得执业理念[2]。

2.1.2 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能力及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护理业务技术管理、护理质量管理和护士长管理知识。

2)理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的基本职能。

3)了解组织理论、领导理论。

(2)能力目标

1)能用管理原理,结合管理职能指导护理管理工作。

2)会进行护理质量管理及业务技术管理。

(3)素质目标

1)具有科学管理及现代管理意识。

2)具有创新精神及团结协作精神。

2.2 设计思路

根据工作岗位也就是管理的基本理論和管理职能的应用,得出管理学典型的工作任务:结合护理学科的特点,掌握护理质量管理、护理成本管理以及护理信息管理在临床中的运用。结合高职学生的成长特点及认知规律,系统化的设计教学任务、职业能力,确定工作项目。

3 教学内容

内容的选取上,通过与专家研讨,根据临床护理工作所需的能力要求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选取教学内容,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学习管理的基本概念,以管理的职能为主线,讲解管理的相关职能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结合临床护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观念,运用多媒体信息化的手段将社会前沿知识与书本结合讲解,拓展知识广度、加深知识深度,穿插实际案例及视频的内容将临床一线知识展示给学生看,并鼓励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情景结合,丰富课堂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3]。

为学以致用,并避免教学过程单纯传授知识的枯燥,教师们遵循理论与实际、教学与临床、经典与现代、国外和国内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古今中外管理案例的收集,并结合护理发展前沿,及时把医疗卫生发展的动向、政策法规等前沿性资料渗透到教学中去,如每年“5.12”主题,2008年“护士条例”、“医院管理年”活动、“管理案例”等。

4 教学设计

本课程构建的是以“护理整体学习领域为主线,案例分析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能,以护理整体学习领域为框架,以病案为载体,系统的学习护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五大职能和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学生可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完成学习工作任务。

5 教学手段和方法

5.1 教学形式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一种理论练习实践的教学法,是课堂教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运用此种方法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利于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升华。

(2)角色扮演。理论联系实际,紧紧围绕理论课安排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學生身边的通俗易懂的情景实例或游戏让学生去扮演其中的角色,加深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以帮助掌握重要管理知识和要点,尤其是结合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关键知识设计教学。

(3)现场教学法。开展护理管理专家讲座、可以定期邀请省内市内大型医院的护理管理者开展讲座,将临床一线的知识及案例带入课堂,面对面与学生交流解惑,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让学生对医疗卫生体系和医院管理模式的理解。

5.2 教学手段

注重立体化教材的建设,除选用优质教科书之外,提供教学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教学课件、复习思考题、试卷等教学资源,积极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条件,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及分解,将课程整合为管理理论与原理、管理职能、护理管理质量三大单元;分解为管理理论、管理过程或者步骤、各种管理能力、管理方法与技巧等。对于管理理论,注意系统和精简相结合、中外相结合、古典和现代相结合的原则,介绍理论的来源背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6 教学条件

6.1 师资队伍

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教研室主任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带头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培训,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担任本课程的许多老师都是来自于医院一线的护理管理人员,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与临床实例,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定期送本校老师去医院参加学习,保持与临床的紧密结合。

6.2 实训条件

见习医院及社区服务机构,让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了专业技能的同时锻炼了能力,提高了沟通能力。

7 教学效果评价

7.1 课程评价

本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在丰富课堂学习的同时,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将医院的实际案例或见闻与相关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理论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上通过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以及医院见习和专家讲座等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多年来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走向实际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7.2 评价方法

(1)评价内容:理论水平考试评价、基本素质评价。

(2)评价方式:以学期为单位,主要采取定量评价的办法,在课程教学结束之后,在学院教务处组织下,任课教师根据学校学分管理规定组织理论考试并按规定认定学分。

(3)考核方式:由两部分组成,即理论考核和平时考核,考核成绩为百分制,卷面部分考核理论成绩,满分为100分,以70%计入本门课程的考核总成绩,平时成绩满分为30分,以100%计入本门课程考核总成绩。

【参考文献】

[1]王雁苓.说课教学的内涵、意义与实施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1(36):10-11.

[2]齐海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研教改方法—说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5):127-128.

[3]吴雪.护理学导论课程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6):477-478.

猜你喜欢

说课护理管理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谈“说课成功的关键点”
谈“说课与模拟课区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微课, 英语教学新资源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