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新疆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2018-02-21

新疆社科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援疆文化产业新疆

夏 侠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迎来了走出去的良好契机。近年来国家主导的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显著进展,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提高,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的整体形势下,新疆本土文化事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近年来,新疆通过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打造特色文化项目等手段,加大在相关领域的投入力度,努力完善文化产业基础,已逐步取得成效。充分发挥新疆本土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是确保新疆文化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一、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新疆地处中国西部内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自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得到显著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且受教育程度、消费习惯、消费理念等因素的影响,新疆消费品市场仍然以传统性实物消费为主,结构较为单一。与部分发达地区相比,在文化消费、服务消费、旅游消费等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可挖。针对这一现状,近年来各级政府自上而下推出多项扶持措施,积极优化南北疆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环境。2010年,国家文化部制定了《文化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实施方案》,计划长期在三个方面力促新疆文化繁荣,即,加快推进以基层为重点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疆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新疆文化市场监督并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在2015年召开的文化部对口援疆工作座谈会暨全国文化产业工作会上,明确了文化援疆的核心任务,在资金互动、项目审批方面给予倾斜,扩大新疆与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之间文化双向交流和民间文化交流。仅在“十二五”期间,全国19个对口援疆省市文化援疆资金显示的项目总金额达11.5亿元,各类项目总数300余个。如,山东省策划创作的大型音舞诗剧《汉侯班超》和《疏勒之恋》、深圳引进文化公司进驻新疆投资拍摄的动画片《天香公主》等。此外,援疆省市还以民生为重点,建设了一批基础文化设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培训活动。①

除了鼓励具体的项目创新,指导相关实践的理论体系也在建立。2013年初,由自治区文化厅汇编、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疆文化产业工作手册》推出,该书收录了我国与自治区文化产业宏观指导政策、文化产业基地、园区、资金申报文件等材料,成为新疆首部关于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工具书。此后,有关新疆文化事业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意产品和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的文化产品不断推出,配合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大力宣传推广,在社会上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文化建设在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意义深入人心,对于在全疆各族群众中树立创新观念和开放包容的胸怀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6年5月,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科教中心(文化体育部分)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新疆的重要产业,占GDP比重达到3%。②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和监管等方面制定了清晰的规划。在政策引导下,相关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如,启迪之星(乌鲁木齐)孵化器与苏州创博会达成文创基地合作联盟,并与新疆经济报社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于2017年7月联合自治区文化厅、乌鲁木齐市旅游局、新疆经济报社共同发起并主办“2017丝绸之路文化产业(新疆)践行峰会”,以“丝绸之路文化产业(新疆)探索、创新与实践”为主题,汇集全国丝绸之路文化产业领域领军人物及专家学者、国内外著名的文化“践行者”、工艺美术设计大师等,共同探讨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新手段,推进新疆文化产业机制创新、文化产业政策落地、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集合新疆文化产业优势资源,搭建国际顶尖设计理念与新疆原创设计接轨的平台。③优化整体发展环境,有效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有助于提升文化市场活力,对于文化产业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疆文化发展将加速迈进现代化进程,实现新疆文化建设目标必须以人才为支撑。从目前情况来看,新疆在相关领域的人才缺口较大,需要培养和引进大量具有开放心态和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针对这一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并形成常态化机制,通过多项途径提高新疆文化艺术人才数量和水平。如,从2010年开始,中宣部等三部委启动了新疆定向培养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项目,中央音乐学院等24所内地高校作为定向培养高校有计划地为新疆培养文化艺术人才,部分艺术类院校还根据新疆本土生源特点专门设置了戏剧影视表演、音乐剧表演等专业。报考培养计划的学生与自治区文化厅和培养院校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培养院校与自治区文化厅和原工作单位签订定向协议书,确保学生完成学业后回到新疆工作。经过该项目培养的定向大学生和在职人员陆续充实到新疆各级文艺团体,很多已成为单位骨干,并发挥积极作用。

除了送出去,还有请进来。近年来,新疆各地相继出台相应的选拔和激励办法,对人才有效提升了吸引力,援疆省市在这方面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很多有能力的专家被派驻新疆各地的艺术院团和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挂职、帮扶工作,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每年都会根据新疆艺术学院的专业建设需要,选派高水平教师充实到课堂教学一线;黑龙江省援疆组织“教育名师团”定期赴富蕴县开展系列讲学活动,帮助农牧区教师提升专业技能和教育理念;深圳市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教授和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喀什文化大讲堂,至今累计培训干部逾两万人次。类似的人才援疆、智力援疆案例还有很多,科学而长期的合作规划确保新疆文化人才输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各地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缺口,也带来了先进的工作方法和经验,有助于提升本地文化教育工作者业务能力。

新疆本土大中专院校也在探索符合新疆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新疆艺术学院紧密联系本土文化资源特点和学校优势,开设了新疆第一个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科学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对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门类有了全面认识,通过与社会文化团体、文化产业园、文化企业等的长期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工作能力,毕业生以良好的综合素质获得了大量用人单位的好评。此外,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与新疆国际博览中心合作开办了西北地区第一个会展班,将会展专业技能纳入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顺应了大规模、多层次、多种类的会议和展览逐年增多的趋势,为掌握实用技术的服务型人才提供了宽口径的职业发展平台。随着新疆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新疆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也必然进一步扩大,相应的文化专业人才需求也将增加,会有更多新的相关专业被有针对性地建立起来,本土院校未来将作为人才输出的主力基地为新疆创新文化的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三、打造特色文化项目

新疆当前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需求。在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大区转变的过程中,新疆文化产业在突出地方特色的同时,应具备现代文化功能,只有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培育一批有代表性的示范样本,有效激发各地文化活力,更好地发挥整体带动作用。自《文化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实施方案》实施以来,新疆各级政府和文教部门均采取积极行动,通过多种优惠政策推动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政府组织层面,加强对新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科技中心的政策支持,扩大新疆与中亚国家的文化交流,把中国新疆丝绸之路国际民族舞蹈节、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等打造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品牌项目。

为创新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培养骨干文化企业、增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新疆从2012年开始评选文化产业基地,至2017年5月已有五批、共100家企业上榜,涵盖了演艺、动漫、文化娱乐、文化旅游、艺术品、工艺美术、创新设计、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等多个文化产业门类。以新疆国际大巴扎开发有限公司、新疆二道桥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七坊街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新疆卡尔罗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新疆西域神游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示范基地,在运营中都显示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提升新疆文化产业实力和竞争力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

新疆一些地州市县也在展开探索,一方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城乡群众享受文化服务权益,进一步实现文化产业服务的均等化、基层化、常态化,通过举办多种活动满足城乡各收入群体的基本文化需求,如,百日文化广场活动、乡村文化竞赛、“群星耀天山”、“新歌唱新疆”、“千场演出送基层”等;还有一些地方将文化节庆互动与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不仅打造了全新的文化品牌,也带动了经济发展。如,阿勒泰地区的冰雪节、冬捕节,塔城的山花节、阿肯弹唱会,博州的那达慕大会、昭苏的天马节等,都展示出良好的社会效应。

此外,新疆各地也在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和设施建设,包括各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等,从过去的只投入保护到近年来的市场化运作尝试。如,地处南疆阿克苏地区的新和县因地制宜,挖掘民风民俗,积极弘扬龟兹乐舞文化,与对口援建的浙江省丽水市联手,在具有民间乐器制作传统的加依村建成“龟兹文化乐器展示中心”,推动当地“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第一村”品牌建设,在民族旅游带动下,该村平均每年生产乐器2万件以上,远销国内外市场。临近的塔什艾日克乡主推民族歌舞艺术,与加依村形成了文化共生关系,村中的赛乃姆弹唱、麦西来甫老艺人不仅可每月领取传承津贴,还能通过表演、授徒获得收入。该乡的赛乃姆民间艺术团由民间艺人、农民文艺爱好者、返乡大学生、在校中小学生组成,平时除了参加巡回演出,还可通过为婚庆宴会、开业典礼等活动服务,为成员带来了额外收益。④展示精品并回归大众生活,对促进“非遗”发展大有裨益,相关的文化产品不仅是艺术,也是商品,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其价值也能得到更好体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一方面要立足于中华民族延绵五千年的文明积淀,还要结合当代中国现实和时代条件,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事业,从而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拥有特色鲜明的民俗与历史文化资源,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政策扶持、理论体系建设等手段,能够更好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并引导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文化产业的开发、生产、管理、服务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参与,一个个高水平的特色文化产品是体现新疆软实力的构成主体,由此可见,政府主导的产业环境优化、文化人才培养、特色文化项目建设等工作是确保当前新疆文化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基本路径。只有以此为前提,社会资本才会主动参与进来,最终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并促进新疆文化精品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与消费。

总之,新疆近年来通过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环境,以多种手段实施文化人才培养项目,积极引导精品特色项目开发,完善了新疆文化产业体系的基础条件。未来新疆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将文化产品开发与现代人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注 释:

①刘盼:《文化部文化产业对口援疆工作座谈会在乌召开,新疆与对口援建省市签约四个项目》[N],《乌鲁木齐晚报》,2015年4月23日,A03版。

②任春香:《我区出台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科教中心建设实施意见》[N],《都市消费晨报》,2016年5月5日,A07版。

③郑伟:《丝绸之路文化产业(新疆)践行峰会在乌市举行》,[EB/OL].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7 - 07/19/c_1121346191.htm,新华网,2017–07–19/2017–12–24.

④万润龙:《“非遗”工艺品应在流通中传承》[N],《文汇报》,2017年10月26日,第4版。

猜你喜欢

援疆文化产业新疆
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十四五”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
援疆的夜晚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医疗“组团式”援疆模式应加快探索
援疆动态
新疆多怪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