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2018-02-20王雅静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升级

王 珍, 王雅静

(三峡大学, 湖北 宜昌 443002)

引言

我国在改革开放取得高速发展后,当下正在面对着经济转型发展的难题。多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国工业长期位于价值链下游且产品附加值低。在进行商业竞争时,常常面对产业竞争力弱的困境。伴随着资源价格波动剧烈、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重和科学技术影响力的增强,这种劣势越来越明显。不仅如此,事实上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我国工业原有的价格优势已经逐渐丧失。很多大型跨国公司已经不再将中国作为代加工基地的最优选择,而是将目光转向劳动力更具价格优势的东南亚地区。这反射出我国工业现行发展模式已经面临瓶颈,需要尽快摆脱原有的生产模式,实现工业的整体转型升级,生产体系需要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赋有高技术含量的特点。

1 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意义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产业空间分布形式的主要组成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在自身的演变发展中,通过行业的集聚和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中间品的投入,对工业的转型升级发挥着正向的影响,并成为整个区域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源泉之一。简单来说呈现出这样一个经济规律和经济现象: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内集聚—工业转型升级—整体经济的转型发展。在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决定性时期,通过选择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工业的转型升级的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转型升级

2.1 基于劳动生产率的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国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伴随着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推进,生产过程也更为复杂。生产性服务业将一系列高级要素作为中间产品投入进企业的工业生产,使生产赋有更高的价值含量和专业性,形成专业化经济。可以增强整体的生产能力,降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单位成本。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个纽扣,使各个产业间和各个生产步骤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成为了企业实现规模报酬效应的主要办法之一。专业化的生产更促进了整个经济体的不断发展[1]。

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瓶颈表现为,经济的增长模式并不注重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导致如今我国工业的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并且还伴随着工业最终产品收益的不断减少。当下我国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工业企业通过选择生产性服务业来加以应对。在此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发挥自身专业化经济效应和规模效应的特性,可以使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获得层次的上升。

2.2 基于盈利效果的分析

一个企业的生产环节并不能创造同等的利润,企业的利润实际上大部分来自一些特定的环节。这些创造高价值的环节就是每个企业生产环节上的战略性环节。对于一个企业甚至可以说对于一个区域一个国家来说,是否能在市场上取得竞争的优势,最重要的就是能否利用自己的优势来赢取这些战略环节。那么怎样来获得来保留这些战略性环节呢?对企业而言要做的就是选择将部分的服务或者生产活动外包出去,以此来减少成本,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样,生产性服务业和工业企业相互促进,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我国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的阶段,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和廉价劳动力资源的消失,我国许多工业企业正面临着转型的困境。位于价值链低端并未抓住生产中战略性环节的工业企业,竞争优势不断弱化,低端环节的利润损失殆尽。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解决工业企业的当下困境,促进工业企业提高科技研发水平和内部协调能力,从而获得产品附加值提高实现利润增加的目标。

2.3 基于市场环境的分析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分工不断深化以及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种类的划分也越来越细致。但由此产生的一大问题就是,由于种类的细分,各种交易成本也呈现上升的趋势。除此之外因为契约精神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最基础保护,在城市中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从而形成对契约的遵循十分重要。在好的制度环境促进下,企业对其的需求就能得到更好的释放,区域内产业集聚效应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所以区域内必须建立健全相关市场制度,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受制度的限制。

我国现在所面临的状况是这样的,一方面我国的工业处于产业链下游,另一方面城市自身的市场环境也很不规范,这导致我国的工业企业将生产环节中的服务进行外包的需求不是很强烈,从而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工业转型的推进。与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的企业可以更好地形成经济的带动发展,并且大城市的经济基础和质量也更高,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良好条件下更好的发展。而中小城市正是因为自身市场发展的薄弱和对外开放水平的不足,阻碍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工业的互动发展。

3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3.1 强化市场竞争

对于市场上的垄断性行业进行改革,吸引民间投资、引入国外资本加入进国有企业的改造过程,将服务业行业的资源配置权力由政府移交到市场手中。在服务业的开放程度上面,不论是对国内还是对国外而言都要进一步加强。通过多元化的渠道,推动产业投入要素进入到现代服务部门,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目标。除去国家明令禁止的领域外,要全方位无死角地使各类资本活跃到可投资的各领域当中。并且,对于需要帮扶的企业,采取税收优惠、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调动民间资本的活跃性,积极地参与到服务业的建设中来。在消除阻力的同时,还要注重监管的投入。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制,使市场处于透明的阳光地带,加强整体的统筹规划。除此之外,产业的标准化工作也需进一步推进,达到服务质量更高、服务行为更规范的效果[2]。

3.2 加强产业关联

企业需要认识到生产过程中部分服务外包带来的成本降低效益,推动这部分服务单独剥离出来,走向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同时完善自身的劳动用工机制,整合企业的内部资源,增强自主性。将管理过程和生产过程再造作为两个着眼点,将战略发展方向着重于高新技术的研发运用、市场的横向纵向扩展、和品牌的树立,使生产性服务环节获得专业化效益。企业内部的分工体系进行核查改造,吸引生产性服务业进入,使工业集聚和生产业服务业集聚相融合。不仅如此,还需使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处于有序的状态,使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和工业企业的合作风险降到最低。同时根据工业企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相融合的特点,促进大规模的工业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聚集趋势。通过市场信息的共享,实现相关企业的合作,使生产性服务业和工业互动发展[3]。

3.3 区域相互协调

东部城市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后期的高级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这类地区制造业竞争力十分重要的支柱,二者之间形成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发展新态势。对此,需要进一步做的是,塑造当地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其能够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从而发挥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中部城市受重工业基地历史因素的影响明显,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更多做到的是消除制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这样才能利用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强化市场竞争。西部城市较东部和中部型城市而言,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区别在于西部城市它的重工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在产业发展上有一定的劣势。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西部城市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就是城市大多自然资源丰富,并且旅游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应该做的是从城市现有的资源入手,注重西部城市的后发优势,加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还应当扶持当地的生态农业、旅游业和餐饮业的发展,使其跨越一般城市所需要历经的重工业转型的第二产业经济阶段,进入以第三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经济新格局。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升级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校生产性实训策略探讨——以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例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回暖与升级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中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