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企业日常管理思路探析

2018-02-18王其营杨洪波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8年9期
关键词:成本生产设备

王其营,杨洪波

(1.山东地矿慧通特种轮胎有限公司,山东 莱芜 271114;2.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004)

虽然每个生产企业的产品结构不同、组织架构及人员分工各异,但是企业日常管理的内容却大致相同,基本涵盖安全环保、质量、成本、设备、生产、销售、能源、创新、政策利用和企业文化等十项内容,其中前八项务实,后两项务虚并为前八项服务。作者根据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提出“安环为天、质量为本、成本为根、设备是基础、生产是载体、销售是龙头、能源是命脉、创新是源泉、政策是最好的资源、企业文化助推发展”的管理思路,供同行参考。

1 安环为天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全和环保在企业日常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安环地位的凸显,既有法律强制性的原因,也有安全环保自身的性质起作用。因此,生产企业必须把安全、环保作为“天字号”的大事去落实。

1.1 安全要到位

安全管理主要分两方面,一是对人,二是对物,需要通过制度来保证,通过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来管理到位。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在安全生产保障方面应当执行的有关规定、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应当执行的行业标准、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其主要内容包括:设备设施保障责任、资金投入责任、安全生产机构及人员配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

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负责。对物要管理到位,对人要呵护到位,特别是对待职工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关心和爱护,做到“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括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部分。安全生产管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生产企业而言,安全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工作,抓好安全是一项最划算的工作;安全工作可以体现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体现凝聚力,所以安全工作必须到位。

1.2 环保要落实

近年来,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因环保要求提高导致企业的运行成本也随之增加,企业必须正确对待并妥善处理,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控制好运行成本。

首先是环保意识要提高。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绿水青山的前提就是要满足环保标准要求。因此,在新上项目前,一定要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环境影响评估做到位,必须有长远打算和大局意识。

其次要选择、投用适宜的环保设施,并保证正常使用。适宜的环保设施是达到环评要求的必要条件,既不能为省钱而选用价格便宜但达不到要求的环保设施,也没有必要选择功能过剩的高配置设备。环保设施投用后,必须保证正常运行,这样一方面可以达到环保要求,另一方面也避免在环保稽查过程中被处罚。

第三要与时俱进,对环保设施查缺补漏。在项目建设时,虽然环评要求都是按照最新标准执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环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完善。对达不到最新标准的设施,也必须及时改进完善。例如,在轮胎企业废气治理方面,以前对炼胶工序的废气直接高空排放即可,对压延、压出、硫化工序则没有排放要求,但是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实施,对炼胶、压延、压出、硫化等工序的废气必须收集处理,并达标排放,否则就不能运行生产。对机械制造行业也是如此,以前喷漆工序只要环境密封并高空排放即可,现在必须增加废气治理装置,而且对油漆的选择也更加严格,

第四是把环保成本合理分摊。随着环保投入的增加,环保成本也会逐步提高。为降低环保成本,企业首先应该充分、合理利用环保政策,获得政策红利;其次是在改善生产环境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分摊成本;第三是通过环保设施的增加,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塑造企业绿色环保的形象,用无形效益弥补或冲抵环保成本。

2 质量为本

关于质量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是不同的企业达到相同质量标准的途径和成本却有较大的差别。

首先要结合本企业的设备选型、人员配置、产品结构、技能水平、市场分布等实际情况明确本企业的质量定位,让合适的人员发挥正常的技能水平,运行适宜的设备去生产适宜的产品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质量产生较大的波动,必须及时调整和改进。

其次是让适宜的产品满足适宜的客户和使用环境是最经济、最合理的质量策略。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在这方面都有所欠缺,必须在稳定现有质量水平的前提下,根据客户需求和使用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要针对不同的用户和市场进行个性化的产品研发,这样才容易被客户和市场接受;如果只靠一种产品闯天涯,即使你的产品质量再好,也有明珠暗投的隐患和风险。

第三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五大要素进行严格控制,即将人、机、料、法、环的要求和标准执行到位。只有过程控制好,产品质量才能有保证。对质量水平的控制要讲求实效,如果通过改进,少投入就有大的质量提升,则可以进行;如果通过改进,质量水平不变,但是成本有明显降低、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也应该进行;但是如果投入较大,而产品质量没有明显改进,则应该慎重。

第四是信息反馈和产品的售后服务要做到位。有些企业认为只要把产品做好就万事大吉,其实是不全面的。再好的产品需要在合适的环境中配套合适的设备才能让合适的人满意。选择合适的环境、配套合适的设备就是信息反馈的作用,再好的产品也必须有到位的售后服务才能让合适的人满意。因此,让客户满意才是我们产品质量的根本目标。

3 成本为根

企业运行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如何得到,利润=产品的销售价格-产品的总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销售价格不以企业的意愿为指导,而是以市场的供求关系起决定作用。因此,除产品的销售价格之外,企业的利润就与成品的总成本直接相关。

决定企业成本的因素有两类,即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3.1 显性成本

显性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即企业支付给企业以外的经济资源所有者的货币额。例如支付的生产费用、工资费用、市场营销费用等,是有形的成本。一般成本会计计算出来的成本都是显性成本,销售收入减去显性成本以后的余额称为账面利润。从某种角度讲,显性成本反映的是实际应用成本,可以在产品价值中得到反映并具有可直接计算的特点。

产品的成本组成包括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和税金等,其中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制造、燃料动力、直接工资等费用;期间费用包括管理、销售和财务等费用;税金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主营业务税及附加等。期间费用和税金一般与企业的当前规模、结构、现状以及国家、地域、产业政策等有关,企业可控制的因素较少;而生产成本则与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和活动都有关,具体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人力资源、设备配置以及生产工艺、环境设置、质量控制等因素,需要根据各类因素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各因素的特点及可控性进行适当控制。

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把钱花得恰到好处而不是刻意削减成本。生产的成本问题涉及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情、每一项活动,必须确定正确的导向和原则,做好每一个细节、堵塞可能出现和已经存在的漏洞,处理好成本与原材料、燃料动力、人力资源、设备配置、生产工艺、环境设置、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关系,才能确保利润最大化。

3.2 隐性成本

隐性成本是企业本身所拥有且被用于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是一种隐藏于企业总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的成本,是由于企业或员工的行为而有意或无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将来成本和转移成本,是成本的将来时态和转嫁的成本形态的总和。相对于显性成本来说,这些成本隐蔽性大,难以避免、不易量化。如果不加以控制,则会使成本在无形中增加,让效益悄然流失。

隐性成本在实际工作中有12种表现,包括:会议成本、采购成本、沟通成本、加班成本、人才流动成本、岗位错位成本、流程成本、停滞资源成本、企业文化成本、信用成本、风险成本、企业家成本等,是实际存在但又不能准确量化的成本。我们必须了解这些成本对企业正常运营产生的影响,揭开这些隐性成本的面纱,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这些隐性成本就会得到较好的控制,进而减轻企业的负担,增加企业的显性效益。

4 设备是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选择适宜的设备是保证产品生产的必要条件,而正确操作则是设备正常使用的充分条件。

4.1 设备的选择与管理

在进行设备选型时,首先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判断,选择出性能可靠、运行成本合理的生产工艺,以保证项目的投资回报期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其次是根据生产工艺进行设备选型,无论是新上生产项目还是对现有生产线设备进行填平补齐,选型的原则必须使设备的性能要与生产工艺相匹配。如果所选设备的性能超过工艺要求,不但增加投资成本,还会造成设备功能浪费;相反,如果设备的性能满足不了工艺要求,就会降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则从另一个方面增加了生产成本。第三要考虑设备及备件的再制造性能,以延长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第四要对相同型号、不同生产厂家的设备性能要有所比较和了解,以实现备件互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维修费用。

设备管理的全过程包括设备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转资、使用、维修、改造、(淘汰)报废、再制造、再使用、再报废等阶段,必须根据设备管理各阶段的特点进行分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设备的最大潜能。对设备进行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前提下,降低设备管理在生产成本中的比例。

4.2 设备的操作

要保证产品质量,既要有性能稳定的生产设备和适宜的工艺条件,更要保证设备的正确操作。而且在某些时候,正确的操作可以弥补设备某些方面的不足;相反,不合理的操作也可以将设备优良的性能掩盖,而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因此,在选择设备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选择性能好的设备;在已有设备的基础上,则要加强设备的正确操作,充分发挥设备的潜能,尽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5 生产是载体

产值和产量虽然不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但是没有生产效率、没有生产规模,企业就不会持续壮大。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范的途径一般有以下五条途径:

第一是确定适当的产品类型。选择适合本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类型,以己之长去组织生产,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最好的途径。

第二是选择适宜的设备。适宜的设备生产适宜的产品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如果设备选型不合适,则会费工、费料、效率低,而且产品质量也不易保证。

第三是设计合理的工艺路线。工艺路线合理可以保证生产顺畅,进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规模也容易扩大。

第四是科学、合理、适时的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市场需求;准确、有效、到位地实施生产作业计划对此起到保证作用。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需要依据一定时间内的历史记录,分析、应对当前制约生产的瓶颈,并具有严肃性和前瞻性;生产作业计划的实施则需要利用柔性生产系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具有灵活性和现实性。

第五是明确恰当的质量定位。俗语讲:“慢工出好活”,“好活(高质量的产品)”的前提是“慢工(效率低)”,因此必须明确恰当的质量定位,才能确定和提高生产效率。

6 销售是龙头

产品只有变成商品,企业才能实现利润。而把产品变成商品的过程就是销售,因此说销售是龙头。

要想把销售的龙头摆起来,一方面要有适销对路的产品,二是要有适合的人去销售,三是要把货款及时回笼,三者缺一不可。

产品适销对路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产品的性能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既要在设计时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也要有不同于大众化的特点,这样才能吸引客户,打开市场。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并合理定位产品的价格。如果产品的定价脱离市场实际,即使产品的性价比高,只要客户不认可,产品也很难打开市场。

适合的产品需要适合的的人去销售。能说会道的表达能力只是销售人员最基本的要求,但绝不是全部。一名称职的的销售人员必须对产品销售的相关信息熟知于心,具体包括:企业现有的生产规模和能力,近期所能提供和开发产品的规格、产量及价位;市场同期需求量、目前需求量预测、同行业相同产品的产能及销售价格;目前国家政策、国内外形势对市场的影响;产品配套市场和维修市场的不同需求量、价格、退赔率、综合利润率;对小批量、多规格的产品生产,同一批发货搭配不同规格时,要控制生产结束时间尽量一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库存;同规格不同批次产品交货时,若间隔时间不长,可以在一份计划内完成相邻两批交货产品的生产,反之则按正常计划安排。目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用尽量固定的工装模具、以最快的速度生产最大量、利润率最高的产品,并在最短的时间内交付给用户最大量的产品。同时,还要关注售后服务方面的内容,包括:不同时间、季节产品出现问题的规格、数量、原因、损失额,不同地区产品出现问题的规格、销售额与损失额的比率、销售单位状况、理赔规律,相同规格产品出现问题的原因、数量、损失额,不同规格出现相同问题的规律、原因,客户的抱怨和赞同等反馈信息。这样不但可以加强企业与用户的沟通,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增强用户对企业的信任;还可以了解用户的最新需求,掌握市场最新动态,为企业有的放矢的开发、改进产品提供依据。

产品销售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及时回款,确保货款安全。一名负责任的销售人员必须清楚,应收账款还不完全是自己的钱,只有货款回到自己公司的账户,才能完成从产品到商品的转换周期。

产品销售的升级版是营销,不但要销售产品,更要推销品牌,树立企业形象。

7 能源是命脉

对生产企业而言,能源主要包括水、电、煤等动力或资源,没有能源,企业就无法生产和运转,因此说能源是命脉并不为过。企业一方面要想法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另一方面还要控制好能耗成本,目标是生产相同产品的能源使用总量最少、消耗相同能源的费用支出最低。

要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成本,首先必须要正确分析水、电、煤等能源动力的成本组成,然后对企业可以控制的因素加强管理,控制能耗总量,降低能耗支出,同时利用新的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耗。

降低用水成本的途径主要是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降低新鲜水的用量。

降低用电成本的途径首先是采取节电措施,在电的输送过程中损耗最低,在使用过程中用电量最少;其次是要控制好电费单价,通过控制基本电费、降低力调电费、掌控好电度电价等措施,控制可以控制的因素,降低电费单价。

降低用煤成本的途径主要是提高煤的热转化效率,做好热量的综合利用,减少热量损失,同时做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代用等工作。

做好能源管理,既可以为企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更会产生间接的社会效益,延续我们生存环境的寿命。

8 创新是源泉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有三层含义,即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和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有五种类型,即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组织创新。对生产企业而言,这五种创新都应该尝试和应用。

产品创新主要是针对市场及时研发适销对路、性价比高、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个性化产品。产品创新不一定太超前,只有比竞争对手快一拍或一步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例如,目前工程机械的原理基本相同,但是只要在功能设计上体现个性化的创新特点,就会赢得客户的信赖,

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工艺技术、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等方面。由于工艺技术对设备的选型与配置、材料的选择与使用、生产流程的设定与控制等起到决定作用,因此以工艺技术为主的创新效果及效益最为明显。特别是针对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创新,则更会受到关注。质量控制创新的关键在于质量控制的理念要适当、方法要适用,首先要给本企业的产品质量一个恰当定位,定位过高,会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准确控制;定位过低,则影响产品销售价位,造成利润下降。其次质量控制方法要适用,要适应本企业产品的质量控制,并在运行过程中避免出现体系运行与实际情况脱节的“两张皮”现象。生产过程中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生产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工装的改进和完善、工序间的衔接与流转、开产与停产的安排等,如果在编制与实施生产作业计划的过程中有所创新和突破,则对降低生产成本大有裨益;工装的改进和完善,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安全和质量;工序间的衔接与流转主要是消除工序间的障碍和不顺畅,使工序路线更合理,在线时间最短;虽然在停产、开产和停产时间的安排上不会有太多的创新,但是如果合理调整停产与开产的频次、统筹计划停产时间,则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创新主要体现在营销方面,在现有产品及市场布局的前提下,既能把产品销售出去,抢占市场份额;货款及时回笼,确保货款安全;而且还能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形象。

资源配置创新主要体现在把现有设备、能源、政策等各方面的资源综合利用,使设备得到充分利用,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享受到政策红利并合理规避政策制约。

组织创新主要作用就是在现有条件下,理顺组织架构,避免政令不畅或人为障碍;合理安置和使用现有人员,让合适的人从事合适的工作,使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生产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发展;如果僵化保守,企业就会失去活力。

9 政策是最好的资源

政策是最好的资源,谁用好政策,谁就能受益。利用政策,不是钻政策的空子,而是寻求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本企业的相关政策对本企业或员工有利的条款,并合理规避政策制约,这样对企业和员工都有很大的好处。

以节能政策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简称《节能法》)是我国节约能源的主干法,在能源管理、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法律责任等方面对用能单位提出了明确规定,这是用能单位必须要做到的。节能法规包括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国务院要求及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的地方性节能法规,更有针对性和可利用性。例如,《山东省节能奖励办法》规定,获得山东省节能突出贡献企业奖励100万元,山东省重大节能成果每项奖励100万元,山东省优秀节能成果每项奖励5万元;《山东省太阳能集热系统财政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安装日产20 t以上、日温升超过30℃的热水太阳能集热系统给予总投资额30%的补贴,最高可达150万元;《山东省节能节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节能50%以上的节能项目、单位产品取水降低10%以上的节水项目享受节能节水专项资金扶持(以奖代补、财政补贴、贷款贴息);《山东省重大节能技术产业化奖励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节能技术达到省级先进水平的奖励50万~100万元,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奖励100万~200万元;符合要求的节能技改设备按照投资总额的3%给予奖励,最高可达150万元。

除奖励条款要充分利用外,对追责条款则要尽量避开。例如《节能法》规定,重点用能单位必须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否则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未按照规定报送或者报告内容不实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无正当理由拒不落实整改要求或者整改没有达到要求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

政策利用不光是企业领导的责任,也是企业每个部门、每位员工特别是专业人员都应该考虑的。

10 企业文化助推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通常包括硬的制度和软的文化两部分。

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适用范围、适应程度、考核力度、奖惩方式必须适宜。适宜的制度在约束员工的同时,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相反,制度制定的不完善或考核不合理,不但起不到积极的作用,还会增加职工情绪的不稳定,甚至离职。目前,许多生产企业在管理状态上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缺乏有效管理,另一种则是制度化管理。缺乏制度的企业处罚是随机的,而制度健全的企业,往往是处罚条款多于奖励条款。员工长期在一种高度紧张、压力较大的环境下工作时,其工作质量和效率反而低于正常水平。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认可的共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企业文化通过一系列的管理行为来体现,如企业战略目标的透明性、内部分配的公平性、人才使用的合理性、职业保障的安全性等,均能反映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所追求的目标是个人对集体的认同,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要有意识地积累自己的经验,把散落在每个员工头脑中的智慧汇集起来,形成企业共有的财富,通过引导、灌输、示范,融入到员工的思维和行动中,并一代代的向下传承。

企业文化如同一个企业的魂,会在每一个成员的精神面貌及行为中、会在企业内部每个角落中得以体现。企业文化的直接作用就是能稳定现有人员,吸引外部人员;让职工暖心,让客户放心;使产品注入企业的灵魂,与市场、用户融为一体,逐步推动和加快企业发展。

11 结语

当然,每个生产企业的情况不同,其日常管理的侧重点也都不完全一样。但是“安环为天、质量为本、成本为根、设备是基础、生产是载体、销售是龙头、能源是命脉、创新是源泉、政策是最好的资源、企业文化助推发展”的管理思路,对每个生产企业而言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成本生产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用旧的生产新的!
调试新设备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