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和建议

2018-02-17陶建光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1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台风

陶建光

(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气象局 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100)

刍议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和建议

陶建光

(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气象局 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100)

本文简单介绍了气象灾害的类型和现状,针对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和建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可以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

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建议

1 引言

气象灾害属于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如果缺乏健全的防范体系,将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影响和损失。为了使我国社会主义的持续稳定发展得到有效保证,就必须要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目前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系统还缺乏完善性,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国气象灾害的严重程度,比如说旱涝灾害、地震灾害等,这些灾害存在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特点,必须要寻找气象防灾减灾的应急对策,实现对气象灾害的有效预防和应对,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

2 气象灾害

2.1 气象灾害的类型

气象灾害可以分为天气灾害和气候灾害两大类型,天气灾害较为常见,属于异常天气灾害,比如说台风,有着持续性、突发性、范围性等特点,同时会伴随有强降雨、降温等现象;气候灾害与天气灾害相比,有着非常长的持续时间,比如说洪灾、旱灾等。就我国而言,旱灾最为严重,其次是洪涝灾害,台风、雪灾等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

2.2 我国气象灾害现状

受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非常多,陪在世界前列。当前我国的气象灾害有7个类型,种类多大20余种。因为气象因素存在较高死亡率的孟加拉国,存在有非常严重的台风、洪涝灾害、旱灾等灾情,但是不存在雪灾等灾害;美国地区的与我国的灾害类型较为相似,但是也没有黄河的凌汛;西欧等国家不存在有台风等灾害。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比较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导致出现有非常严重的损失。在春季,自然灾害的类型有干旱、雪灾、阴雨天、沙尘暴等;在夏季,存在有冰雹、暴雨、台风、炎热等灾害;在秋季,存在有台风、冷害、连阴雨等灾害;在冬季,存在有寒潮、雪害等灾害。不同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存在以后一定的区别,持续时间也有所差异,比如说干旱灾害,我国每年平均干旱灾害7.5次,部分旱灾持续数月。每年强降水天气大约有12次,所导致的洪涝灾害约5.8次。

3 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和建议

3.1 建立统一防灾减灾指挥系统

地球是一个整体,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的自然灾害现象会相互影响,相伴而生。比如说台风,其登陆不进会导致沿海区域人们遭受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同时还会因为台风出现暴雨、洪涝等地质灾害,涉及海洋、水文、地质、水利等多个行业部门,仅仅一两个部门的预警和防范很难发挥出理想的防灾减灾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可以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指挥系统。在我国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有主要地位,存在有非常广泛的分布范围,发生频率高,存在有衍生灾害等,会导致出现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能够为防灾减灾的顺利进行提供信息方面的支撑,必须要完善气象系统中的信息收集、传递、加工等功能。

3.2 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在进行防灾减灾决策的制定时,很大程度上依靠气象监测和预警信息,通过对监测预警系统的完善,能够为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及时准确的监测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加大气象综合探测系统的建设力度,包含有常规要素监测和特种要素监测两个方面内容,通过雷达、气象卫星等技术设备,对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及时有效捕捉。加大山区山地灾害的普查和编制力度,尤其在部分自然灾害频发地区或者人口较为密集地区,必须要提高对气象灾害预警和监测工作的重视度,对现有的检测预警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

3.3 发挥出政府在防灾减灾方面的引导作用

政府在防灾减灾方面的组织引导作用在降低灾害损失,维持社会稳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可以有政府牵头建立专门的防灾指挥机构,设置专门负责人,对分级负责、分部门配合等方面的机制进行完善,建立防灾救灾综合管理以及应急机制,将防灾健在的整体效益全面充分的发挥出来。科学的防灾减灾,不仅需要齐心协力,还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属于社会主义集体中的一份子,我们不仅要认真履行自身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义务和责任,还需要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带领所在行业或者领域提高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度,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4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当前防灾减灾工作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气象工作人员需要从整体性角度出发,充分的发挥出自己专业性优势,担负起防灾减灾的责任和使命,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当前我国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工作还存在有较多的问题,导致实际的防灾减灾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保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建立统一防灾减灾指挥系统,其次要完善监测预警系统,最后要发挥出政府在防灾减灾方面的引导作用,提高我国防灾减灾工作质量,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王冠宇,张靖萱.社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浅析[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4,3704:68-72.

[2]曹广喜,丁荷莲,郭雨.基于SEM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3403:476-486.

[3]陈振林.我国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与实践[J].阅江学刊,2013,503:21-25.

[4]赵伟明.开展县级气象防灾减灾建设的实践[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6,3702:67-70.

P429;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24(2018)01-0176-02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台风
中日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对比研究
台风过韩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台风来了
台风爱捣乱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