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学中的医学知识信息探析

2018-02-17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1期
关键词:遗传信息糖类癌变

徐 菁

(临沂第一中学 山东 临沂 276000)

高中生物学中的医学知识信息探析

徐 菁

(临沂第一中学 山东 临沂 276000)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互联网新时期对高中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很普遍,在学习生物学时结合网络多媒体联系生活中医学知识信息的实际,可以开拓思维,培养学习兴趣。本文总结了高中生物学中的疾病知识,营养知识和保健知识,可以为高中生的生物学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

高中生物;医学知识;信息记录

1 引言

高中生物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主要内容是关于生命的本质和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基础知识,其中的很多知识,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到疾病、营养、保健等健康知识。在新课程指导下,我们应当联系生活实际,对高中生物知识活学活用。要想学好高中生物学,在平时的生物学学习就应该中多观察、多思考,将生物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并勤于结合大量的互联网知识信息查阅相关资料来深化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己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 高中生物学中关于保健品的知识信息

当前,保健品的线上线下宣传存在很多虚假、夸大宣传的问题,比如关于核酸保健品的宣传。通过人教版生物学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我们可以通过本章知识了解到:核酸是一种生物大分子,是携带遗传信息的遗传物质,可以分为两种: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核酸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重要性通过核酸携带的遗传信息而体现。我们每个人的遗传信息都是独一无二的,被核酸所忠实地复制和表达出来。假如有外来的核酸参与,身体的遗传信息就会发生混乱,人也就会生病乃至死亡。核酸作为一种生物大分子,其分子量很大,在正常状态下细胞膜不可能吸收像核酸这种生物大分子,这也是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假如有类似核酸的生物大分子侵入了细胞,细胞的机能将会发生紊乱乃至死亡。病毒感染的原理就是病毒侵入细胞膜,将核酸注入细胞中,细胞的机能发生紊乱,人体就得了病。人体细胞中的核酸并不是通过外部获取的,而是利用细胞中已有的小分子逐步自我合成的。食品中的核酸,会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小分子包括核苷酸、核苷,从而被细胞吸收,在细胞中又进一步被分解,形成更小的分子碱基,包括嘧啶和嘌呤。嘧啶和嘌呤用于合成核苷酸,核酸参与其他代谢途径或者降解后排出体外。因此,保健品核酸是不可能直接被人体细胞利用的。也幸好不能被利用,否则人体的机能将发生紊乱。对一般人来说,并不存在食用核酸太少的问题,而即使食用的核酸太少也并不会影响身体细胞中核酸的合成,因为核苷酸的合同和食用核酸无关。

3 高中生物学中的疾病知识信息

很多不懂医学常识的人认为,糖尿病是由摄取过量的糖类造成的。在第二章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长期高糖饮食可以引起身体肥胖以及加重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负担,从而诱发或促发糖尿病,但糖尿病的形成并不是由摄取糖类造成的。在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中,遗传素质是内因,对不具备这种内因的人来说,即使在较长时间里摄食大量的糖类,也并不会引发糖尿病。而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则应当适量地限制摄入糖类,比如甜味食品和含淀粉较多的馒头、米饭等主食。其目的是减少糖类的摄入、降低体重,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减轻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负担,控制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在生活中,人们对癌变的认识也存在很多误区。在《细胞的癌变》一节中,我们通过学习细胞的癌变过程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在个体的发育过程中,多数人体细胞可以正常地完成细胞的分化。但是少数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不能够正常地完成细胞的分化,于是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而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失去机体控制的恶性增殖细胞就是癌细胞。癌变是正常机体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的过程,在癌变过程中,机体细胞经历了连续的多阶段过程,随着遗传改变的不断积累和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紊乱细胞不断分裂和凋亡,并随着组织自稳性的调控,紊乱细胞获得生存优势,从而加速克隆扩增,最终演变为恶性肿瘤,也就是癌变。细胞癌变的特征包括:细胞在分裂分化过程中失去正常的机体控制,并具有无限增殖和演进的能力;细胞容易转移扩散;细胞的形态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质膜丢失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并产生新的质膜抗原。细胞的畸形分化和癌细胞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减少,机体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随之减小,容易发生移动,转移到人体其他组织或器官中进行分裂和生长,这就是医学上的癌细胞转移的机理。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是很多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4 高中生物学中的营养知识信息

很多人都知道贫血和缺铁有关,但是人们并不清楚该疾病的机理和相关的营养知识。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中,我们了解到血液是由骨髓制造的,在骨髓造血时,需要如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B12、维生素B6等营养物质作为原料。人体缺铁时,合成血红蛋白的量就会减少,血液中的红血球也减少,表现为血的颜色变淡。铁在机体中作用非常大,是微量元素中最不可或缺的。铁是每个机体细胞的一种组分,是很多酶的活性成分,也是血红蛋白中氧的携带者,同时在氧化还原作用中铁也是所必需。血红蛋白的每个亚单位都有一个铁原子,铁原子与氧原子结合而把氧储存起来,需要时再把氧释放出来。当血红蛋白回到肺部时,会取得一个新的氧分子,因此血液输送氧时需要很多铁原子。在饮食的角度,哺乳动物中的铁是较为理想的,其价值超过蟹血中的铜和海鞘血中的钒。铁有两种氧化态,它们在机体中的互相转变几乎不需要能量。体内的铁不仅用于构成各种细胞色素,还用于构成过氧化氢酶等含铁的化合物。部分铁元素以铁蛋白形式储存于肝脾等器官或骨髓、肠黏膜等人体组织内.

活学活用高中生物学知识,关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学知识。生物的微观世界结合网络的信息化视频,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一目了然、更积极极地思考生物学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未来学习生物学越来越高的兴趣。

[1]江小梅.例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新课程(下),2017(03).

[2]王丽娟,孙志宏.生物膜系统核心概念分析的教学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5(18).

[3]刘蓉.让高中生物教学走向生活化[J].考试周刊,2014(84).

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24(2018)01-0127-02

猜你喜欢

遗传信息糖类癌变
《癌变·畸变·突变》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癌变 ·畸变 ·突变》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癌变1例
谈黑箱法在复习“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中的应用
“主食”应多吃还是少吃
LC3和beclinl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意义
三维动画模拟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遗传信息转录是否需要解旋酶
不同品种葡萄干中糖类成分分析
液-质联用法测定蒙药制剂中非法添加降糖类化学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