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传媒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角色分析

2018-02-17隋欣言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1期
关键词:背景辅导员职业

隋欣言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丹东 118000)

现代信息传媒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角色分析

隋欣言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丹东 118000)

针对现代信息传媒背景对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工作的影响进行分析,突出表现在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影响高校学生的心理观念发展等方面,并提出现代信息传媒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角色完善对策,旨在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高校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思想观。

现代信息传媒背景;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高校学生

1 引言

现代信息传媒具有多元性、丰富性以及交互性特点,能够将枯燥的文字、图像及声音等有效融合,营造出图文并茂、声色俱佳的媒介环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其传播效果较强,感染力与作用效果突出,以便于受众更好的理解相关内容与信息。现代信息传媒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角色也在发生着转变,需要在全面认识现代信息传媒背景特点的基础上,完善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角色。文章将结合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实际工作的情况,所面临的困境等进行综合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带来借鉴价值。

2 现代信息传媒背景对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工作的影响

现代信息传媒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工作受到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影响高校学生的心理观念发展等方面。

2.1 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现代信息传媒背景下,可以借助现代媒体宣传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等,将社会焦点问题、热点问题快速呈现出来[1]。相较于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传播模式更加便利,信息传播的速度较快,且能够使高校学生快速掌握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信息,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工作带来了较大影响。

2.2 影响高校学生的心理观念发展

现代信息传媒背景下,各类信息剧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干扰性影响[2]。各类信息内容良莠不齐,一些消极、庸俗的思想会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很多高校大学生可能会由此产生叛逆、抵触的情绪。

3 现代信息传媒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角色完善对策

现代信息传媒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可以通过转变职业理念,积极应用现代信息传媒技术;提升职业能力,发挥现代信息传媒应用价值以及加强职业培训,健全现代信息传媒教育体系等方式完善自身角色,切实发挥教育与引导的价值。

3.1 转变职业理念,积极应用现代信息传媒技术

作为承担着大学生人生导师任务的高校辅导员,需要注意与学生进行积极交流,在全面了解学生生活状态、学习状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积极应用现代信息传媒技术开展教育活动,为学生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环境。

网络日益普及的环境下,对学生的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知识学习活动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以便于学生思想政治知识的终身学习[3]。网络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快速的理解相关的思想内容、信息资源等等,使教师能够更加快捷、轻松的掌握各类相关教学经验。比如高校辅导员可以与学生一同借助微信、微波等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进行交流,建立班级微信群等,不是站在“高高在上”的角度上,而是站在学生“朋友”的角度上进行引导。高校辅导员可以组织学生互相加微信等,通过微信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也能够使一些内向的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使高校辅导员更加富含针对性的指导学生。

3.2 提升职业能力,发挥现代信息传媒应用价值

网络时代背景下信息量与日剧增,科学技术综合化,教科研一体化,要求辅导员承担多重角色,要求辅导员具有多方面综合性能力[4]。高校辅导员需要掌握的综合能力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反应认识过程的认知能力模块,具体包含观察能力、记忆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其二则为认识能力基础上所形成的实际操作能力模块,具体包含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等等。

网络环境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运用信息为高校辅导员所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高校辅导员需要全面认识到积极学习现代传媒技术的价值,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网络教学活动,实现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对信息进行整合、加工,注重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互动,比如可以为学生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近年来发生的各类事件,组织学生一同进行交流。现代信息传媒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现代信息传媒的应用价值。

3.3 加强职业培训,健全现代信息传媒教育体系

全面的职业教育与指导活动能够不断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增强其现代信息传媒技术掌握能力。

学校可以采取本校培训方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教育的创新,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使用“行动导向法”来提高培训辅导员的多媒体网络技术,组织联谊单位互帮互助,在交流与互动,资源利用与共享的过程中,真正彰显现代信息传媒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特点。

4 结语

现代信息传媒近些年来在我国得到发展与普及,对教育、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均产生了较大影响。现代信息传媒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转变职业理念,积极应用现代信息传媒技术;提升职业能力,发挥现代信息传媒应用价值以及加强职业培训,健全现代信息传媒教育体系等方式,完善自身定位,真正发挥教育与指导的价值。

[1]潘克强.浅谈新形势下高校班主任的工作重心和角色定位——对贵州理工学院在校学生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的思考[J].现代妇女(下旬),2014,(12):134-135.

[2]杨晓兵.浅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与定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31(06):131-132.

[3]孙信丽,林龙圳,徐伟.研究生专职辅导员角色定位差异性分析——基于北京地区20所高校三类群体的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03):96-99.

[4]赵庆典,李海鹏.努力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2):75-82.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24(2018)01-0118-02

隋欣言(1982-),女,汉族,辽宁丹东,硕士研究生,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党支部书记,研究方向:学生管理,音乐学。

猜你喜欢

背景辅导员职业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黑洞背景知识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