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视野下的智能电网建设

2018-02-17连家玉王月男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1期
关键词:邮电大学联网电网

连家玉,王月男

(1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江苏 南京 225127)

(2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 江苏 南京 210046)

物联网视野下的智能电网建设

连家玉,王月男

(1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江苏 南京 225127)

(2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 江苏 南京 210046)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电力的大量运用,已经全面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而且已经发展了将近百年。如今,电力的运用即将进入到智能电网新时代,当前物联网的运用也将和智能电网技术密切结合,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大的便利。本文对物联网技术和智能电网的主要内容,并阐述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网建设主要策略。

物联网;智能电网;内容;策略

1 引言

近年来,绝大部分研究者均觉得物联网是运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器技术和GPRS定位技术等进行自动化识别、采集与感知获得物品的标识性信息,并运用灰色神经元等各类智能算法对物体的信息实施加工处理的一种技术。该技术能够促进我国智能电网生产方式之改变,可以说是未来我国智能电网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2 物联网技术的主要内容

一是射频识别技术。这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化识别技术,主要是运用射频模式信号进行自动识别并且得到与采集有关数据的方法。典型RFID系统主要是由电子标签、读写器以及信息处理系统等建构而成的。一旦有电子标签的物体运用特定信息进行读写之时,标签就会被读写器加以激活并且运用无线电波把标签当中所带的信息传送至读写器和信息处理系统之中,如此即可完成信息自动化采集的工作。二是无线传感器与聚合技术。所谓无线传感器,主要是指能够感知到预定之中的被测指标并且依据相关规律转化为可用信号的一种装置。一般来说,传感器是由敏感元件与转换元件共同建构而成的。鉴于纳米技术与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大量运用,智能化成为了无线传感器加以聚合与发展,能够进一步促进物联网之中智能化环境之实现。运用最新的IPv6协议技术,能够和多层传感器网络加以结合,从而能够为每一无线传感器分配相应的移动IP地址,从而也为无线传感器的进一步发展创设出很好的基础性条件。

3 智能电网技术的主要内容

一是智能通信技术。主要是形成高速双向通信系统,智能电网持续运用自我监测与校正等手段,通过各类先进的智能表计和电力电子控制器等,提升对电网的驾驭与优质服务能力。二是智能量测技术。参数量测技术可以说是智能电网最为基本的组成部分,通过先进的参数量测技术能够得到数据并把其转化为数据信息,从而供智能电网中的诸多方面加以应用。三是搜集数据与监测电网等元件。智能电网运用实时通信系统以及高级分析技术,能够让执行问题的检测与响应自动控制行动成为现实可能,而且还能切实降低已有问题的发展,防范各类紧急问题之发生。

4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网建设主要策略

4.1 对供电企业生产设备进行监控

供电企业的生产设备与电网对比起来,运用的是并联结构,而且均编上了相应的号码。一旦某个设备产生了故障或者周边环境产生了变化之后,运用物联网技术,可用采集器搜集到各类数据,在进行判断之后即可把必要预警与报告信息精准地发给有关负责人员。比如,发电企业基础建设设施,分布式电力企业监控、供电企业监控污染物和气体监控、抽水蓄能专门监控、功率预计等,运用供电企业的生产监控系统,可以协助其从定时化人工监控转换成为二十四小时自动监控。以上应用均是以物联网为基础,对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的。

4.2 对输配电设施设备进行监控

对输变电设备状态进行监测,主要是为了应对好特高压的接入,这是智能电网推进精准化管理的重要要求,以状态可视化、平台集约控制化、信息互动交流化为主要目标,推动设备运行状态的可检测,生产过程的可监控,风险的可预警。这一系统能够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先进的传感网络,依据国家电网所下达的输变电状态来实现系统技术的规范化,可以把微气象、视频、弧垂以及铁塔倾斜等各类输电线路的在线化检测装置、局部放电等相关变电设备实现在线化监测,进而推动设施设备状态的可视化。

4.3 对变电设施设备进行巡检

对变电设备进行巡检,通常是指运用在电力设备、杆塔中安装相应的RFID标签,记录下其所有的信息,主要包括了编号、建立日期、日常维护情况、修理全过程等,同时还可记录杆塔有关的地理位置以及经纬度坐标信息,这样一来即可形成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电力网分布图。依据以GIS为基础的电力网分布图来观察杆塔和设备分布状况,就能快速确定问题杆塔的具体位置,进而为巡检工作者提供清晰的标识信息。该系统是建立于物联网基础之上的,变电站与电网运行维护工作人员均可透过海量化传感与传输网络来实时检测各个区域之中的电量安排与使用状况,对全网用电数加以分析,并运用数字化手段来控制送配电网络,做到实时化调整各个区域之内的电能分配,进而做到电能改进与分配的自动化。在该系统之中,智能电表是被视为家域网接进智能电网之中的,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把居室之中的各种电器应用智能电表接入到网络之中,从而让家用电器变得更为智能可控化。当然,主人还可运用家域网做到远程监控各电器具体应用状况、耗能状况,而且还可实施远程化操控,如此即可组建起智能家庭。运用智能电表等技术,还能响应电网企业制定出相关激励性举措,支持用户更加灵活地运用分时段计价等手段来加以管理

5 结语

综上所述,今后的智能电网建设肯定会产生全球最大、最智能,而且在信息感知上也最全面的物联网体系,但其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应当创建标准化机制,切实规范本行业的基础型标准,而且应当不断强化对核心技术所进行的研究,一定要研发出中国自身的专利技术,并且强化对安全与个人隐私的保护,做到物联网异构系统通信协议的合理转换,做到传感节点的安全性接入,有效保障智能电网诸多环节的安全可靠。

[1]吴作君.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6(3).

[2]刘海妹.研究分析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0).

[3]张兴霖.智能电网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化建设[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15).

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24(2018)01-0053-02

连家玉(1996-),男,汉族,江苏淮安人,本科,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研究方向:控制工程;

王月男,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

猜你喜欢

邮电大学联网电网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征稿启事
西安邮电大学设计作品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穿越电网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征稿启事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征稿启事
抢占物联网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