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域下的绿色发展

2018-02-15徐立江

克拉玛依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习近平文明绿色

摘 要: 绿色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经途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绿色发展,明确绿色发展目标、明确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深入改革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绿色发展立法执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素养,有效破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难题,为世界生态的良性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绿色发展;生态难题

中图分类号:D61;X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8.05.01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徐立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域下的绿色发展[J].克拉玛依学刊,2018(5)3-8.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美丽中国”首次成为国家发展目标之一。新时代,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绿色发展的论述、坚定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实践,是我们直面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表现。

一、绿色发展的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15这既是对我国发展目标的总体规划,也指明了绿色发展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明确绿色发展目标,可以增强人民群众对绿色发展的信心,推进绿色发展实践。

(一)近期目标:破解生态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主体功能区制度、国家公园制度以及重大的生态修复工程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问题仍较为突出,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现象仍较普遍”[2]77。面对人民群众所关心的以及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环境问题,我们党要敢于亮剑,深刻认识并落实“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120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并列为“三大攻坚战”,足见我们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以“污染防治”破解我国所面临的生态难题,就是绿色发展的第一个目标,即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个人或其他行为主体进行重点治理。

(二)中期目标:基本实现美丽中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1]16。“美丽中国”作为党的执政理念最早出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党的十八大后,我们党把生态治理融入国家发展的各方面,最终指向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2]121“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3]美丽中国的实现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我们建设美丽中国,要以民生为出发点,优化调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考核指标,解除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负担,摆脱“以GDP论英雄”的传统思维,把绿色融入国家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使美丽中国成为现实。

(三)长远目标:生态文明全面提升

近代以来,伴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生态失衡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成为了世界性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智慧,提出了绿色发展战略,其核心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2從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到党的十九大把“美丽”作为国家的发展目标,我们党和国家在生态治理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来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的生态环境必须得到全面改善,并且我国的绿色发展模式能为人类解决生态失衡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二、实现绿色发展的原则

我国绿色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但最终能否如愿实现还依赖于行动。面对生态难题,我们只有在真抓实干中妥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一代接着一代,保持定力,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生态文明全面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资本主义社会早期,伴随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幅度提升,人类成为了世界的中心和主宰,开始对自然进行毫无节制的掠夺,但人类对自然的胜利是短暂的,资本的贪婪造成了生态失衡,环境问题困扰着整个世界。进入20世纪后,重大环境事件集中爆发,迫使人类重新思考人与生态的关系。随后,“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提出,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部分修正;但生态问题仍然在全球不断扩散,许多发展中国家最终还是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似乎存在着一个悖论:或者发展经济,或者保护生态,两者不可兼得。

进入21世纪之后,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了生态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修复或生态保护工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123生态环境良好是人类文明的题中之意,忽视生态的盲目发展最终只能走向自我灭亡。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并列,以发展人类文明的要求保护生态,极大地提高了生态保护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还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126保护生态环境并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更好地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高压态势激发社会和企业的创造活力,从而迸发出更加巨大的生产力,使绿色发展落到实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不仅是绿色发展的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坚持绿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但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在绿色发展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资本总是破坏生态环境以谋取利益,党的领导在这一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35,党的领导不仅能使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的正确方向,也能团结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贯彻和落实正确的绿色发展思想。我们党是绿色发展的开创者和引领者,也是绿色发展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绿色发展战略,才能保持绿色发展定力,在生产发展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出发点和目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瞄准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对空气、水、土壤等进行了重点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1]55“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4]我们党关注生态建设,重视生态环境,既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对人民美好生活期望的呼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5]15在当代,人是生命共同体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生命共同体能否维护好,最终还要看人。对于我们党来说,就是要激发人民群众成为绿色发展的主体,自觉践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2014年4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重新修订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赋予了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更多的环保权力,如“第53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第58条: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5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6]。通过法律,人民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行为得到了肯定,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受到了极大鼓舞。换句话说,正因为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得到了充分发挥,绿色發展战略才能真正得到落实,落后产能才会被淘汰,蓝天指数才会不断提高。

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相辅相成的。坚持党的领导是绿色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持绿色发展的定力,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得到维护,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做斗争才会成为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绿色发展的出发点和目的,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党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历史发展方向,践行绿色发展战略,生产出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难题,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理念。2018年5月18-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新时代落实党的生态战略进行了积极部署,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原则和措施等进一步明确,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也更加清晰。

(一)实现绿色发展,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概括提出了六个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5]14-1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习近平生态文明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使习近平生态文明理念得到落实,绿色发展道路才会更加明确。

习近平总书记说:“推动和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我们发展观革命的思想武器,我们只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展观的革命才能发生,绿色发展才能由观念变为现实。因此,实现绿色发展,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仔细体会“8个明确”和“14个坚持”与绿色发展的关系,把绿色融入发展观,为新时代绿色发展做好思想准备。

(二)实现绿色发展,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新时代,我们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关注生态、保护生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这就需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5]15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必然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的重点是解决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问题。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经济结构仍处于优化调整中,能源结构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关键时期。

对于改革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而言,首先,要明确什么不能做,划定生态红线;其次,要明确什么可以做,保障经济主体基本权益;最后,要明确什么提倡做,鼓励市场主体创新。通过这样的引导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生产主体创新,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生产主体而言,需要关注的是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和循环生产。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阶段、生产阶段以及产品产出阶段,在整个过程中一般都会有废弃物产生,关键是如何处理这些废弃物,这才是绿色发展的关键。企业既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又要不断创新,尤其是核心技术与绿色技术的创新,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8]3走绿色发展的新路。

为更好地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绿色发展,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对自然资源和生态治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组建了生态环境部,加强了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治理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的能力,为更好地治理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实现绿色发展,必须全面依法治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5]15法律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法律保障的绿色发展是短暂的、也不可能产生深远影响。就目前而言,我国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有39部,涉及空气、水、土壤、矿产、渔业、林业、草原、海洋以及循环发展、清洁生产、废弃物排放等,可以说,我国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近年来,我们党对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了十分严厉的处罚,对人们践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遵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促进绿色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例如,2017年7月,中央督查组就祁连山环境问题开展了专项督查,发现作为生态屏障的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甘肃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不作为问题。随后,“按照中央纪委决定和(甘肃)省委、省政府批准,共对218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处理。其中,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问责100人,包括省部级干部3人、厅级干部21人、处级干部44人、科级及以下干部32人”。[9]祁连山环境问题对当地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再次走进公众视野,其他省份和地区纷纷开展自查工作,纠正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落实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

(四)实现绿色发展,必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素养

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0]9绿色发展理念只有被群众掌握,才会在生产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绿色发展理念被人民群众掌握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但培养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合力。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抓重点培养对象,以点带面促进人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的提高虽然是项复杂的工程,但也有规律可循,抓住重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习近平对少年儿童和党政领导干部这二维 ‘关键少数寄寓时代重任和艰巨使命,期冀两大主体能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发挥先锋引航作用。”[11]22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他们的绿色发展意识,使绿色生态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才能使绿色发展遍布神州大地。更重要的是,娃娃绿色生态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也会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的生态文明素养,最终使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对于人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的提高肩负着更多责任。相对于少年儿童的“软”影响而言,领导干部的言行会更加直接地作用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领导干部只有真正树立起绿色发展观,踏踏实实地践行绿色发展的要求,带头培养绿色生活方式,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才能在人民群众中形成示范效应,才会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发展意识,使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成员的共识。

第二,抓宣传导向,用典型案例或人物促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发展方向转变。“个人层面培育绿色发展理念有助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但要使绿色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方式,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有助于绿色发展的社会新风尚。”[12]94社会新风尚的生成离不开媒体的宣传。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显得更加重要。主流媒体应着重宣传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典型人物或典型案例,树立榜样,激发群众对绿色生产生活的向往,促进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发展方向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13]电视剧《最美的青春》讲述了塞罕坝人植树造林创造绿色奇迹的历史,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植树造林等事迹被人民群众热烈讨论,对社会新风尚的形成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新风尚引导全社会关注生态、保护生态,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才会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追求,美丽中国的建设才会更有保障。

新时代,我们党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而绿色发展能有效化解生态难题,不断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绿色发展理念,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绿色发展的目标、原则和路径,进一步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开发布局,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期望,推進美丽中国早日实现。我们要清楚的是,中国的绿色发展实践不仅仅能解决中国的生态难题,对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生态问题的解决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面对生态难题,只有全世界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应对,积极推进绿色发展,美丽世界才有可能出现,美丽中国才会更加美丽。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新时代面对面[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8.

[3]习近平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EB/OL].http : //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7/20/c_116619687.htm,2013-07-20.

[4] 本报评论员.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N].光明日报,2014-11-07版面.

[5]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环境教育,2018(5).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EB/OL].生态环境部官网.http: // zfs.mee.gov.cn / fl /201404/t20140425_271040.shtml,2014-04-25.

[7]习近平.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EB/OL].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8/0224/c385476-29831795.html,2018-02-24.

[8]杨承训,承喻.“循环经济”升华:发展观的深刻革命[J].经济纵横,2017(9).

[9]生态环境部.甘肃省通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移交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问责情况[EB/OL].生态环境部官

网.http://www.mee.gov.cn/gkml/sthjbgw/qt/201803/t20180329_433272.htm,2018-03-29.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王磊.多重“论”域透视: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八题[J].新疆社会科学,2018(1).

[12]崔治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下绿色发展方式形成路径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7(6).

[13]仲呈祥.電视剧《最美的青春》书写当代中国“青春之歌”[N].人民日报,2018-08-31版面.

猜你喜欢

习近平文明绿色
绿色低碳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标题党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