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台前到幕后
——动画线条的转变

2018-02-15程婷婷

西部皮革 2018年4期
关键词:线条动画创作

程婷婷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1 线条的表现形式

动画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种类独特而又丰富,从最早的最古老的水墨到后期我们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创作手法,最直接的是早起的铅笔画,钢笔画,圆珠笔画,还有粉笔等可以被使用做笔的工具都可以被用来创作动画,例如在我们最近所熟知道日本动画宫崎骏的电影都是使用铅笔做基础最后上色,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动画《千与千寻》、《龙猫》、等作品,在日本大家也在发生着变化。在一些没有被众人所熟悉的动画短片也被成为独立动画或者实验性动画创作者他们运用这不同的工具,用不同材质的所画出来的线条去体现着他们动画作品。社会在进步我们的可以以及技术和展现的形式也在进步,在计算机的出现下动画发展迎来了新的改革,但也预示着二维动画的萧条,从纸上作画进步到计算机绘画改变了媒介还没有完全改变其性质。例如迪士尼的前期动画创作《美女和野兽》等后来出现的二维动画,其线条也已经产生了本质的区别,虽然也是手绘但其所控制的物质媒体所改变,也把动画的客观性改为了可传递性。

2 线在人物角色造型中的作用

线的造型就是人物造型的精髓,是呈现出视觉效果的直观现象。动画造型在三维动画未出现之前几乎所有人物角色设定基本都是线来完成,以线来描绘角色的外形,胖瘦、勾勒出不同的角色形象,并且赋予每个角色特有的性格。线条也是造型的的精神载体和想象空间,被线条所塑造者也赋予了角色特定的语言形式。线条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可以运用不同的笔触对角色进行创作,线条的粗细、深浅、浓密和稀疏还有虚实关系等完成角色的创作。用线书写角色的造型在中国画中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经要凸显线条自身的美感还要体现被创作者的表现力,是两者相互融洽在日本宫崎骏大师的动画更多带有童年和美好向往的色彩,在《龙猫》龙猫整体圆润而又呆板,给你一种憨态可掬的形象但有给女主的妹妹一种天真活泼的性格,一个娇小一个庞大但以为性格和人物角色的建立可能观者本很就会觉着,这是完美的配比,宫崎骏的线条带有一种美好的向往,在其线条中加如了现在人性所泯没的那部分。而迪斯尼动画的角色几乎全部都是以曲线创作,因为曲线给人以中温柔和柔和,而且也符合迪斯尼动画创作的主题以梦幻和美好为主要创作元素,而且迪斯尼动画的结局都是以美好结束,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寄托。例如在《狮子王》狮子在现实世界是一种可怕的生物而迪斯尼却把狮子的形象塑造成胆小的性格,并不是现实社会的强者而是一种弱势群体,被社会的压迫下才变得强大,最后还是没有体现他的凶狠而是展示出人与动物美好生存的愿望。

3 动画场景中线的活性

“画面线条的节奏性变化”着其实就是要求线条具备一种运动性,并最终达到表现事物生命力的韵律。线在动画中不是无生命的东西,线在动画中具备一种流动性,表现在动画中的这种运动与传统的运动是不相同的另外一中动感。动画中的线条是能够引起观众在故事情节和画面的共鸣,另一方面是动画呈现的形式的美可以打动观众,这种美感正是动画线条所能呈现的,动画的魅力在呈现基本上是靠这些线条来展示的。动画作品中的每一根线条都是通过艺术家的抽象和提炼出来的的结果,没一笔都是在经过千思万想才下的笔,尤其在早期科技还没有发达时候线条更是下笔定局的状态,现在虽然可以发达了但线里所蕴含的东西一点也没有少,每一笔都是经过动画艺术大师反复权衡过后再经思考和取舍中得来。动画线条的美在于它生动地所展现出的内容。动画线条善于用画面的内容来传达作者内心的情感,达到人物造型、场景设计,小到不同的笔触产生的质感表达。动画线条的美在场景中表现出三个简单而不简洁,给人一种现实生活而又脱离现实的感觉第二是利用线条的运动感去有规律的进行排列让画面呈现出强弱和虚实关系,例如在《父与女》中每次女孩来到河边线条都是清晰明了,而在女孩没有等到失望而归的时候镜头转换二线条也是由近到远呈现出虚实关系,也体线了女孩内心的失落和凄凉,由实到虚。线条在早期动画中存在着必要性,现在场景中的线条已经缺乏了线条的诸多可能性,现实营造人类视觉现象的一种灵活性的存在,在早期不论东西方在银幕上都会考录现在场景中粗细、大小、虚实以及材质的匹配性。现当下电脑技术的发展,我们使用的线性工具同化了,我们能需要考虑的东西一部再是线所体现的与场景和人物角色的匹配性。更多是内容和声音还有视觉色块的整体性。例如在奥斯卡获奖的《疯狂动物城》缺少了线的体现更多是在幕后被搭建出来的体块以及集合体,来拼接在一起去适应角色的世界。例如老鼠的世界和兔子和狐狸的世界没有质感上的区别在线条的选择上也是。动画线条在不断地进步在不断地更新,但线的纯在缺失了艺术的美和线本身所具备的美感,因为线不单单体现别人的人其本身也应具备美感。

4 结语

优秀的动画一定有其独特、鲜明的艺术个性和视觉感染力,给观众看完之后都可以有影响深刻的表现。这种线条更是展现了线条的魅力所在。不论动画以后怎么样发展,以什么样的发展和技术书段呈现,都因该明白线条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但现在科技的发展线条失去了美学的价值,更多是以工具代替,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线条将会被大数据所代替,动画就失去其艺术的特性,在美学上将不复存在。

参考文献:

[1]史磊,苏州大学,《初探动画中线条的形式语言与情感表达》2016.10

[2]苏丰,湖南师范大学, 《对中国传统线条气韵观的解析》2003.4

[3]沃尔夫林 ,北京大学出版社,《美术史的基本概念》2011.7

猜你喜欢

线条动画创作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线条之美
我的动画梦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