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工业遗存开发再利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湖北省监利县工业遗存改造项目为例

2018-02-15谢香银

西部皮革 2018年4期
关键词:遗存工业建筑

谢香银

(天津美术学院,天津300141)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工业遗存再利用现象愈发普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如何运用专业优势和科技手段使其获得重生,以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切入点,关注建筑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本篇论文探讨的重点。

1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我看来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体现,在做设计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做到绿色设计,具有可持续发展精神的设计。在我看来,可持续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2 形式与功能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深,产业的不断更替,废弃工厂的存在现象越来越普遍,如何赋予其新的可利用价值受到普遍关注。随着环境设计这一综合性学科的兴起,如何对废弃旧工厂进行改造值得深入探讨,环境艺术设计在满足人们物质层面上的需求后,更在精神需求上得到了长足发展。建筑的形式随着功能的变化而变化,在进行工业遗存改造时应该以功能为先导,形式服从功能,并非一味追求美观,而是以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作为行为指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对工业遗存进行开发再利用。

3 工业遗存建筑改造原则

工业遗存现象一直是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其建筑改造的原则:1.坚持建筑改造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原则。尊重大自然的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

2.处理好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从功能的角度入手,打开设计的切入点,立足于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设计思想。

3.保留废弃工厂蕴含的内在精神原则。在改造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到该工厂原有的一些特征,保留其文化内涵,同时要与新的设计理念相融合。在其架构上更多地采用了具有当时时代特征的材料、设计,代表着当时的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着重利用与现代景观元素相结合的方式,给予更好的展示平台,焕发新的活力。

4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次工业遗存改造中的体现

本文浅谈工业遗存开发利用在文化建设中的发展,以我的作品作为论述对象:“方舟”—— 《湖北省监利县工业遗存文化创意中心建筑及室内设计》,我们分析了项目背景,该工业遗存位于长江沿岸,计划对其建筑采用方体穿插的方法进行改造,与长江河体优美的曲线相呼应。在设计元素上我们采用了方体变形的手法,根据其功能划分进行形式上的变形,与湖北省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汲取湖北省监利县近现代建筑特色,确定了建筑景观方案,凸显了当地的文化特征,促进该地区文化的发展。

4.1人与自然在建筑形态的具体体现。我们的主体建筑是三个方体穿插结合而成,目的是将建筑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尽显,其主体建筑为框架结构,不仅保存完好,且利用率高,我们通过对其内部空间进行重新规划,并对原建筑进行加建和减建,运用方体穿插的手法来表现设计的美感。简单的方体穿插,整体为长方体的形态,凹凸有致,无不体现出建筑的极简风格,根据其文化创新的主题,起名:“方舟”

4.2建筑内涵与环境协调是重中之重。我所设计的建筑是文化创意中心,想用文化元素来带动该地区的发展,其文化内涵包含着重生、生命、对新文化态势的展望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极简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使用钢铁元素唤醒原钢铁工厂的记忆,体块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不息,对新文化的展望,使炽热的文化血液流淌在整个地区的血脉之中。

4.3建筑色彩。在我看来,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说白色,是纯洁的,是朴素的,是虔诚与神圣的,将白色作为建筑的主要色调,是对周边环境的一种尊重。低调谦逊,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文化是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的血液,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白色将文化神圣化,是对文化的敬仰与推崇。

4.4玻璃——材质的语言。将玻璃大面积铺设,并用白色混凝土与钢结构围合,玻璃能够反射出周围环境,使主体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们透过玻璃可以观赏到外面的景色,阳光透过玻璃,室内可以得到充分的采光,正是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4.5太阳能表皮和太阳能板的运用。通过实地考察,发现该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常年光照充足,所以我运用新型的太阳能表皮和太阳能板进行能源采集,以达到环保减能的目的。

5 总结

要建设良好的景观环境,又要兼顾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遵循自然规律为基础,展示专业水平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仅要建设美丽乡村也要建设美丽城市,处在研究生时期的我,应当刻苦学习,勇于尝试,开拓创新,全面锻炼,提升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中]王受之著《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2][美]查尔斯·詹克斯著周官武译《建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新建筑,2005

[3][中]徐卫国著《非线性体:表现复杂性》世界建筑,2006

[4][中]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中]张为诚著《建筑色彩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6][中]高履泰著《建筑色彩文化》华中建筑,1998

[7][中]梁思成著《凝动的音乐》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遗存工业建筑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工业人
辽代契丹贵族墓地守冢人居住遗存和祭祀遗存初探
贵州有的唐代遗存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浙江安吉汉代土墩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