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财政支出规模的一般规律

2018-02-15吴忠英

西部皮革 2018年4期
关键词:公共部门势力财政支出

吴忠英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61)

1 财政支出扩张势力

资本主义时期,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相对而言较小,主要原因是,当时奉行“廉价政府”原则。“廉价政府”由亚当﹒斯密提出,他主张政府不干预经济,让经济自由,市场起主导作用,供需由市场作用自发调节,政府在这个时期的作为很少。事实证明仅仅依靠市场是难以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的。资本主义矛盾的爆发呼吁政府干预,为保证经济发展,政府介入,干预经济,与此同时,人均收入有了提高,而收入差距问题又浮现,政府为了防止由于收入差距问题引发的暴乱,开始利用转移支付制度对资产进行再分配,由此,财政支出开始扩张。除此之外,GDP的增长、筹措资金方式的增加以及举债的出现使得财政支出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扩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

1.1 内生需求因素

社会中存在许多领域,对于这些领域的投资多由政府承担,因为对于个人而言,投资这些领域或者是收益低甚至无收益,或者是投资效果不好,因此个人不愿意或者不能够涉足这些行业。诸如,医疗、教育、环保、国防等等。当然,人们希望政府来完成投资,更多的投资于公共领域,投资于公共物品,从而改善自身利益。财政支出的扩张理论最早由瓦格纳提出,他认为GDP的增长会提高财政支出,并且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张政府支出也会随之增加。瓦格纳将引起财政扩张的因素归为两类: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所谓的政治因素主要是指用于社会治安的维护和法律建设的财政支出扩张因素,这种扩张主要由于工业化进程导致,工业的进步让人们的关系在利益的驱使下扭曲,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建章立制来维护每个公民合法权益。经济因素是指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加速,同时人口越来越稠密产生拥挤等问题,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缓解此种现象。对于需求弹性大于1的行业,瓦格纳认为,这样的行业中的财政支出应该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1.2 供给因素

政府作为一个整体机构,同样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所谓的经济人。和各人不同,政府作为一个经济人,追求机构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政府会增加财政支出,提升机构效益。政府中的官僚个人同样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的行为目标是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同时官僚作为政府的一员,业企图达到机构利益最大化,他们会通过增加财政支出的方式,购买服务和商品,投资于公共物品等等。而在这个普遍追求利润的环境中,财政支出的规模往往会过大,超过财政支出的最优水平。

1.3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快,政府需要投入更多兴建公共设施,如公路或者购买更多的公共基础设施以满足城市化进程。马斯格雷夫与罗斯托认为财政支出的增长是和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他们用经济发展理论来分析财政支出增长。在经济刚刚起步阶段,政府注重基础设施的兴建,如政府出资修建马路和用于教育的财政支出,经济发展初期,政府试图利用财政支出打好经济发展基础,为后期发展做铺垫。经济发展到中期,政府继续加大财政支出推动经济继续发展,在这个时期政府的财政支出主要应用于私人投资达不到的领域。到经济的发达时期,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满足人们的需要,政府继续投资于教育,为经济发展储备人才,同时财政支出也更多的投资于福利事业,这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与人们日益发展变化的需求相适应。财政支出继续扩大,并且高度扩大,超过GDP增速。

1.4 非经济因素

除去经济因素导致的财政支出扩张,战争爆发、自然灾害都会引起财政支出的扩张。在这种特殊的时期,人们理解政府多支出的意图,也支持政府暂时性高税负筹资行为。战争和自然灾害让人们处于水深火热,社会的安定收到严重威胁,政府要多支出加强国防建设、购买物资以及加大补贴力度。皮科克和威斯曼认为导致财政支出持续扩大有外因最用也有内因作用,外因会导致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如战争和自然灾害就属于外因,战争和灾害引起社会动荡,每一次的社会动荡都会造成财政支出的大幅度上涨,即替代-规模效应理论。内因即是经济的增长引起的财政支出的扩张,经济增长会引起收入和税收的增长,从而引起财政支出的扩张,财政支出和GDP同向变动,二者正相关。

1.5 技术因素

公共部门的效率偏低,低于私人部门的效率。如果资源可以自由流动,那么在这公共部门效率小于私人部门效率的情况下,资源都会流向私人部门,公共部门就会破产。政府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只能通过加大对公共部门的投资来提高公共部门效率,努力平衡资源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配置。鲍莫尔认为财政支出增长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公共部门不具有和私人部门相当的效率,也就是说公共部门生产的低效率导致了财政支出的扩张。公共部门通常具有垄断性,其收益远远高于竞争性所得。公共部门缺乏创新性也就缺乏发展的动力。另外,道德风险也是导致公共部门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 财政支出紧缩势力

目前为止,西方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规模已经不再是扩张的趋势,或者有的国家的财政支出规模已经相对稳定。事实上,财政支出规模并不是只是一味的呈现扩张的趋势,财政支出有扩大的动力也有促使其紧缩的压力,这就是财政支出规模的紧缩势力。促使财政支出规模紧缩的势力主要有以下三点:

2.1 经济成熟阶段财政支出扩张瓦格纳效用的递减性

当一国的经济趋于成熟阶段,各项机制基本成熟,法律法制及其其他条例建设基本完善,不需要财政再提供许多财力支持。在这个阶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行政管理建设也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建设趋于完善,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此时人们对于公共物品的需求弹性不再大于1,需求相对稳定,财政支出的瓦格纳效应已经很小,财政支出和收入的关系不再是严格的正向相关,促使财政支出紧缩的势力使得财政支出规模递减。

2.2 政府预算约束的硬化

民主财政制度逐渐完善的情况下,政府会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政府的支出会更加的规范,更加的投入到人民群众需要的领域。在这种人们监督的机制中,政府预算约束硬化,不必要的开支会减少,从而财政支出的规模也会缩减。

2.3 公共部门管理和技术的提高

财政支出增长理论认为造成财政支出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共部门的效率低,政府加大对公共部门的投资试图提高公共部门生产效率,使其可以和私人部门效率相当。当公共部门提高管理水平,引进先进技术时,公共部门的效率会大幅度提高,政府将可以不必再为公共部门的发展投入过多。政府通过集中采购、国库集中管理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共部门的管理和技术。

2.4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实行统收统支,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必然较大。当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时,经历放权让利过程,政府的职能被重新定位,同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得到确立,经济发展中市场起到调控经济的主导作用,在经济调节的过程中政府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政府协助调节市场失灵的领域。在市场经济中,财政支出自然会减少。

3 财政支出规模的一般规律

在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中,有促使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扩张性因素,也有抑制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紧缩性因素。财政支出规模最终扩张还是收缩取决于扩张势力和紧缩势力的博弈。当扩张势力大于紧缩势力时,财政支出规模就会增大,呈现扩张趋势;当财政支出规模小于紧缩势力时,财政支出规模就会缩小,呈现紧缩趋势。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一切都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各项法律法规建设、教育、卫生、医疗等等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政府需要加大财政支出兴建基础设施,建章立制等等。此时,瓦格纳效应十分明显,财政支出规模随着收入规模的增长呈现扩张趋势。随着经济逐步走向成熟,财政支出更多的用于福利和教育的建设,此时的紧缩势力会大于扩张势力,财政支出规模会缩小。总之,财政支出规模将取决于两种势力的博弈。

参考文献:

[1]贾俊雪,郭庆旺.政府间收支责任安排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6).

[2]江克忠,夏策敏.财政支出规模、支出分权和收入集权对行政管理支出的动态影响[J].财经论丛,2011(1).

[3]李艳红.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变化的分析 [J].时代金融,2016(23).

猜你喜欢

公共部门势力财政支出
UP!00后新势力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
第七届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论坛在北京召开
批评新势力 桫椤
批评新势力 张定浩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前言》发布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