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优化策略

2018-02-15孟繁欣

西部皮革 2018年4期
关键词: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

孟繁欣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非理性消费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个人的心理虚荣感,不顾个人的财力状况,过度支出,进行冲动消费或攀比消费,即我们通俗意义上所指的不合理消费。

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趋向多元化,往往会出现种种非理性消费现象。主要表现为消费的随意性强、大手大脚、大把花钱,有些甚至随心所欲,生活奢侈。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为追求名牌和奢侈品而分期借贷和透支信用卡的现象屡见不鲜,从表面来看,这是个人行为,但从深层次来看,其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因此,如何引导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理性消费,培养其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是当前必须深刻反思和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尤其是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更加责无旁贷。本文将从从社会、政府、高校、家庭、个人等层面提出对策,以有效矫正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

1 社会层面

1.1 倡导绿色消费,营造良好环境

孔子曾说:“礼,与其奢也,宁俭。”而诸多的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成由俭,败于奢。由此可以看出,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勤俭节约的传统更不可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全会上指出,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具体到当大学生,即要求他们需要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绿色消费。一个国家尚且需要勤俭,而一个尚未自食其力的大学生又有什么理由盲目消费,贪图一时享乐呢?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文明、绿色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势在必行。

1.2 规范大众传媒,增强责任意识

随着这些社交网站、购物网站的快速发展,各种商家借此寻找商机,利用这些新媒体的发展,植入大量广告,不遗余力的宣传自己的产品。这些大肆宣扬,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改变着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同时,电视、网络等媒体的过度宣传,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大学生的消费面,甚至让许多大学生为之疯狂,大大增加了大学生盲目消费的可能性。

社会各界应对大众媒体进行监督,逐步增强大众媒体的责任意识,从而使其在报道相关新闻时要有选择性,对于涉嫌误导大众消费,不利于大众正确消费观形成的相关报道坚决予以抵制,自觉加强新闻报道自律。同时,利用自身媒体优势,积极倡导适度消费、理性消费,反对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创造健康消费的舆论环境。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

2 政府层面

2.1 制定法律法规,约束不合理消费

受西方消费观念的侵蚀和影响,现在诸多的学生都有着超前消费、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观念。为转变学生不合理的消费观念,政府除了倡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以外,更重要的是应该采取强制措施,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裸贷”、“校园贷”等不法现象。

为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政府必须采用立法措施,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互联网金融,约束“校园贷”“裸贷”等行为,坚决抵制个别不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或者打法律的擦边球,在损害大众利益的基础上,尤其在损害学生的利益的基础上谋取非法利益。

2.2 出台相关政策,抑制高消费行为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心智尚不成熟,并且,在学校中和同龄人在一起,极易出现攀比心理,奢侈消费。例如,吃穿用度都要求名牌,所有东西都要和大家攀比,如此以往,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盲目消费、奢侈消费等非理性的消费观念。

而我国目前对高消费、奢侈品消费尚未有相关的政策进行抑制,而这在无形中也助长了学生的奢侈消费。针对这种现象,从政府层面来讲,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政策,抑制高消费行为。如征收消费税,规范分期付款,限制性用卡使用数量等。

3 高校层面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根据地。因此,学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监督是义不容辞的。鉴于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种种非理性消费现象,学校应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求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

3.1 加强道德教育和理财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重要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的可塑性很强,高校如果不能对其非理性消费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不能让其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这不仅仅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会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课堂,言传身教,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中加强道德洗礼和孝道感化,让学生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珍惜父母的血汗钱。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反省自我,适度消费。另一方面,根据座谈和调研,独立学院大学生中只有13%的有记账的习惯,更多的人消费是随机的,没有任何规划的,这就带了很多不必要的消费。学校可利用校级公选课的平台,开设理财方面的相关课程,如《投资与理财》等,帮助大学生学会根据预算规划生活,量入为出,减少冲动消费、超前消费等非理性消费现象。

3.2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针对校园内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的“网络借贷”现象,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治理力度,必要时多部门可集体协作。保卫处和广播站可以加强对“网络信贷的危害”“如何预防网络诈骗”“理财的基本常识”等内容的推广和宣传,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展板宣传、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让学生明辨是非、知法懂法,增强学生对非理性消费的判断力和抵抗力,从而避免各种悲剧事件的发生。

同时,辅导员老师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通过组织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讨论“如何合理使用信用卡”“大学生应不应该炒股”“购物时怎样砍价”等话题,有机会还可以开展辩论赛,引导学生加强沟通和交流,在沟通中成长,在交流中进步,在成长和进步中不断走向成熟。学生良好消费观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在思想的交流和智慧的碰撞中逐渐形成的。

4 家庭层面

4.1 树立榜样,传承良好家训家风

家长要在孩子面前树立正面形象,发挥榜样的力量。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因此,家长们要坚持勤俭持家,健康消费,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据座谈会的反馈结果显示,独立学院大学生最容易受到负面影响的三类家长分别是:嗜赌如命的家长、炫富攀比的家长和网购成瘾的家长。这三类家长,个人不懂科学理财和绿色消费,对孩子的教育就更无从谈起了。更有甚者,一些家长采用物质刺激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学习,也为今后的非理性消费埋下了隐患。

同时,家长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传递一些理性消费的思想,培养其科学消费的意识。大学生消费习惯的养成,高校肩负着一定的责任,而家庭的责任更为重大。这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在座谈会上,有过半的受访者表示,大家在欢度“双十一”时疯狂抢购的不少物品,不少商品都是一时冲动,并非急需,当时受降价诱惑,或一时兴起,或受朋友鼓动。类似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而此时家长的引导作用就应该凸显出来了。家长应因势利导,教会孩子学会取舍,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消费。此外,家庭作为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应控制好非理性消费的源头。

4.2 学会放手,锻炼大学生自力更生的能力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在周末和寒暑假有大量的时间,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兼职工作。

首先,通过这些工作,大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经济来源,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其次,这可以培养大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让自己学着生存,独立地完成生活上的自理;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学生可以从实践过程中深刻感知金钱的来之不易,既能感恩父母,也能为养成良好的消费观提供保障。

调查显示,经历了兼职锻炼的大学生,大都不攀比,不从众,合理积蓄,理性消费居多,而只依靠父母提供生活费的大学生则更容易出现非理性消费。当然,这里提到的兼职锻炼有几个前提条件:一要力所能及;二要时间充裕,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三要手段正当,不投机取巧。

5 个人层面

5.1 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学会理财技巧

对大学生本人而言,非理性消费是一种行为习惯。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流派认为,要想改变一个人固有的行为,那么就需要他学会一种新的行为习惯。因此,对于大学生理性消费行为的培养,重点要让大学生学会一些有效的理财技巧,提高非理性消费的分析能力,懂得如何储蓄、开源节流,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购物观和金钱观。

具体来说,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做每月预算,也即是对于下个月的财务分配要有合理的认知。分析判断哪些是自己生活必需品,哪些是属于提高生活品质的商品。从而减少没必要的消费;学会尝试记账,也即是对于自己每天的消费进行日常记录,一方面能够对于自己的消费行为有清楚的认识,另外也可以帮助自己在月底或一个阶段进行适当的总结,及时的回顾和分析;学会如何开源节流,也即是学会设置备用资金、学会如何处理预算超支等情况。

5.2 明确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的活跃阶段,学生的猎奇心理和对于新事物的接纳能力也较强。对于大学生来讲,网络购物就符合这样的特点:新奇、便利。学生的电脑、手机里均有多个购物网站和客户端,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而且,相关研究表明学生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都与手机相伴,课外活动时间较少。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讲,确定明确的大学目标,培养较多的兴趣爱好,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是减少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一条重要途径。

具体来说,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要有确立大学目标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的学习目标、人际交往目标、能力提升目标等;多参加课外活动,加入协会、社团或一些课外组织,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培养自己可以坚持下去的兴趣爱好,如运动、音乐或其他;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走出校园,开阔自己的眼界等。通过减少自己在电脑、手机面前的时间,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从而培养正确的消费理念。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的消费观念是否理性至关重要,因此,这将是当前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和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美好的设想与愿景的实现,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尤其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加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吴鲁平.中国当代大学生问题报告[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陆剑清.现代消费行为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高扬.当代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2.

[4]董玉刚.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原因分析及其引导对策[J].沈阳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7,19(5):12-14.

[5]李文管,袁益.大学生非理性网络消费行为的成因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28(8):16-18.

[6]张景臣,倪佳琪,肖遥,等.大学生消费中的非理性消费以及其影响因素[J].江苏商论,2008(20):270-271.

[7]钟瑷琳.当前大学生非理性消费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猜你喜欢

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40年消费流变
“九零后”大学生消费行为误区和疏导方法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高中生消费观念与学校周边经济生活的关联探讨
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调查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