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袍服的形制元素分析

2018-02-15牛玖荣樊佳文

西部皮革 2018年4期
关键词:时期装饰服装

牛玖荣,樊佳文

(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袍服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早期,袍服仅仅被当作一种一种纳有棉絮的内衣使用。从《释名.释衣服》中关于袍服的解释:“袍,苞也 (苞,内衣也),”中可以看出,先秦时期,袍服在穿着时都会搭配外衣,如深衣或者襜褕。直至汉代,袍服演变发展成了一种重要礼服,可直接外穿。在后来的各个朝代时期,也都可看到袍服的身影。作为我国传统服装的重要组成,袍服在中国古代文明、历史、文化的发展的大舞台上,始终占据着特殊的地位。纵观历史,袍服在款式上的变化大都体现在领,袖,衣裾上,其整体造型风格的利落流畅,沉稳大气从未改变。

1 我国传统袍服形制的演变

1.1从造型美观方面来看,汉代之后,袍服腰部的缝合线逐渐消失,自此以后袍服大都采用连体通裁的制作方式,对于无中缝的袍服来说,其缝合都在袖底至腋下再到身体两侧,当人穿着袍服时,手臂下垂自然而然就会遮挡住其缝合线,使其在整体造型上保持最大程度的完整,干净。秦汉时期,袍服已有了非常清晰地界定,这个时期曲裾袍和直裾袍成为社会的主流服饰。在这个过程中,袍服也逐渐被人们当做外衣和礼服穿着。隋唐时期,圆领袍服被大众所穿着,由于腰间束带,衣袖变窄,这个时期的袍服相较于之前更加适体方便。而圆领袍衫的盛行也一直在在中国传统官府中占据重要地位。到了宋代,由于经济文化的大力发展,袍服的款式造型以及装饰方面发展的更为丰富,如交领直裰等服装的广泛穿着。明代袍服沿袭唐宋旧制,但在其基础上又有更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其补子的出现和分类就能深刻体现出来。明代在圆领袍服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盘领,竖立起来的领子为其增添了一丝立体感。清朝是袍服发展的巅峰时期,无论男女,无论场合,袍服的穿着都十分常见。受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生活习俗,民族融合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袍服的形制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其主要变化部位大多在领,袖,襟以及衣裾方面。

1.2从实用功能性上来看,袍服虽始终保持着传统的宽衣博袖,飘逸大气的整体特征,在制作上也一直是平面二维的剪裁方式。但随着时间朝代的发展,可以看袍服在变化上除了注重审美上的装饰性,也越来越重视服装的功能性,穿着的舒适性。袍服复襦装饰性和功能性始终是相辅相成进行发展的。

如先秦及秦汉时期,由于受封建礼制的约束,袍服在造型上从未有过开叉,只注重规矩,而忽略了舒适性。到了宋代,袍服两侧普遍开衩,有两衩也有四衩,这样的设计减少了运动阻力,使人行走活动起来更为方便。由于受胡服及其他少数名族服饰的影响,袍服的袖宽也逐渐变窄。夏季的袍服一般较为宽松,使人穿着起来通风凉爽,而冬季的袍服,更多的是考虑保暖问题所以较为紧身合体。由于袍服不仅造型好看而且舒适实用,而使它不再仅仅是贵族阶级穿戴的特制服装,无论男女,阶级都普遍穿着袍服。由此可看出,袍服的魅力不仅仅局限在一个朝代或者某个具体场合。直到到了民国时期,长袍马褂仍十分流行,而在传统旗袍身上依然可以看到袍服的影子的。虽然旗袍利用了西方的立体剪裁制作,省道的出现也前所未有的突出了女性的三围曲线,但其依然保留了开衩、立领、盘扣等传统元素。

2 我国传统袍服的装饰特征

由于传统袍服的材质基本都是较为厚实的,又加上款式严谨,使袍服的造型庄重沉稳,又不失潇洒大气,深受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所喜爱。后期考虑到行动舒适性的问题,袍服加以改良,更被广大劳动人民所追捧。虽然袍服的款式看起来非常简练,整体结构上变化不大,但随着经济文化以及手工业的快速发展,服装的装饰手法十分非常丰富。汉代由于织布技术的限制,所织出布幅的宽度有限,袍服,在裁制过程中,往往需要多匹布料拼接的方法,将面料加以缝制,这些拼接缝合线所留下分割线,直斜均有,具有独特的装饰韵味。唐宋时期,文人学士流行身穿圆领襕衫,就是在袍服的下摆加上横襕,为体现出代表了上衣下裳的传统着装思想,同时也增加了外观的点缀效果。清代的袍服上,绣满了各式花纹,领袖襟采用绣、贴、镶等多道花边进行搭配,增添了袍服的华丽高贵感。同时,衣缘的搭配装饰不仅能起到固定面料,耐磨耐脏的实用效果,更是起到了极强的装饰效果,领缘,袖缘,衣摆缘边都是装饰的重要部位,由于清朝特别是皇亲贵族们追求复杂繁琐的装饰效果,更是刻意改变了一些服装部位结构,如开叉增多,衣襟,袖口涤边增宽,更是出现了大挽袖,多重袖等新奇款式。这些装饰特征都为袍服增添了更多美感。

3 结语

袍服贯穿了中国古代整个历史潮流,上到皇亲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大到上朝祭祀等严肃的场合,小到市井田地,都可以看到袍服的身影。作为我国传统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袍服的发展不仅仅只代表服装的发展,更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明、历史、文化的发展。研究袍服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袍服是古代基本的服装形制之一,其种类的繁多,造型的变化,所蕴含的礼制意义,都在随着不同的朝代发生着改变,深刻体现着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文化理念,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可以说,袍服就像一面镜子,将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辉折射的一览无余,因此,对于中国传统袍服的形制研究意义深远而重大,应该更加孜孜不倦的对其进行探究。

参考文献:

[1]彭容.中国传统元素在中式品牌服装中的运用研究 [D].东华大学,2013.

[2]蒋音理.民国旗袍的设计元素分析与当代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

[3]赵波.隋唐袍服研究[J].服饰导刊,2015,(3):26-33.

[4]赵波.秦汉袍服研究 [J].服饰导刊,2014, (4):29-35

猜你喜欢

时期装饰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DIY节日装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