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低碳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研究

2018-02-15邓荫辉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9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建筑施工建筑

邓荫辉

(广东 阳江 529500)

前言

早在1980年全球的经济开始飞速发展,但是带来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峻。飞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不仅仅包括大范围的生态污染、环境污染、自然环境的破坏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还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温室效应、野生物种类逐渐减少甚至濒临灭绝、土地沙漠化、土壤侵蚀等恶劣的环境破坏,这些全球性的环境危机给人类的文明发展、生存带来了潜在的危险。现在,世界环境保护问题日渐突出,其主要集中在能源高消耗高排放造成气候变化以及生产生活所造成的地生态破坏上。

1 低碳建筑概念

低碳建筑是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施工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建筑材料、建筑设备等进行控制,以减少能源消耗率、提高能效、降低CO2排放量为目标而产生的建筑物。在绿色节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低碳理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低碳建筑已经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世界范围内的建筑产生的CO2排放量已经高达所有气体排放量的一半以上,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工业、运输业带来的CO2排放污染量。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完善建筑行业带来的威胁,容易被忽视的依旧是节能、减排。

2 低碳建筑材料应用现状

政府方面开始关注建设施工阶段节能,即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规划布局开始到建筑报废,整个阶段都十分注重节能管理。当前城乡建设布局已经越来越重视能耗问题,从新建筑节能管理、可再生能源应用、新型建筑材料推广应用等方面着手,开展建筑节能减排工作。例如:我国浙江的杭州低碳科技馆,是依据“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的标准设计、建造而成。杭州低碳科技馆的建设投资过4亿人民币,总建筑面积达3.4万m2。在建筑过程中尽量选用选用本地建筑材料以期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带来的碳排放;幕墙则尽可能采用太阳能光复材料;很多房地产企业选择了绿色节能型建筑,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尽量做到环保、节能,而且已经取得了相关的成就,很多企业都从节能环保战略出发,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与设计,大力支持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积极履行了作为房地厂商层面的社会职责。例如电谷锦江酒店采用了新型可再生能源技术-污水源热泵技术来实施了低碳的理念。这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使城市的污水处理之后应用在酒店里的制冷、制暖等方面,让城市污水实现循环利用,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城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这项技术的应用使得每年的水资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每年可以利用737万t中水,而且水系统的运行费用也逐渐降低,新系统的运行费与水冷螺杆加蒸汽系统相比较而言,节省了大约188.5万元,从电能的角度来讲,每年大约可以节约电能188万度,节约标准煤752t,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约有546t,二氧化硫排放量大约有16.54t,氮化物排放量约为7.52t,烟尘排放量约为12.78t。在社会公众层面,政府、社会媒体的大力宣传低碳环保的思想理念,致使公众对低碳生活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低碳环保类建筑也渐渐为人熟知,收到群众的青睐。

3 低碳建筑项目特点分析

关于低碳建筑项目的基本要求就是有效降低CO2的排放量,由此可见低碳建筑跟一般的建筑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①低碳建筑的主要目的是降低CO2的排放,受益者是全社会所有人士,重要的社会监管部门强烈介入,对社会上每一名群众的监管均必不可少,因此具有很强的外部性;②低碳建筑的目标复杂,低碳建筑的构建过程不仅仅涉及到建筑的规划设计、建筑施工、竣工验收合格至移交,整个运营过程也需要实现低碳经济,按照实际情况延长低碳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加强建筑物的循环回收利用,因此加强低碳建筑的全寿命周期项目是非常重要的;③低碳建筑设计的技术复杂、技术涉及的范围广,包括低碳建筑规划设计技术、设计与施工技术、材料与设备技术、运营与维护技术、拆除及再利用技术等环节,这些步骤间接增加了低碳建筑实施的难度;④低碳建筑的透析成本较一般建筑高,由于其采购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及低耗能设备等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所以政府激励性的资金介入至关重要。

4 低碳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

4.1 目标形成阶段

目标形成阶段的管理模式是低碳项目管理的最初阶段,它主要包括前期的投资决策、建筑规划设计以及招投标这三个环节,实现低碳建筑的主要目标在于从前期的投资决策和规划设计、招投标环节都能合理的预见全周期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在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的业主决定了投资意向以后,他们就会委托具有资历的机构来论证该项目的可行性。低碳管理方式应从技术经济与生态环境影响两个大的方向核准其项目的可行性,并给业主立项建议,若此项立项通过批准,则建筑项目管理的目标就已经初步形成了。再确定投资数额、施工周期、结构性能以及环境影响等多个参数。在招投标过程中,主要是将低碳建筑目标以合同的形式分散于建筑项目各个参与者。

4.2 实体形成阶段

低碳建筑的实体形成阶段,就是指建筑施工阶段,它是实现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低碳建设的最重要阶段。业主应与管理者加强项目管理职能:①加强建筑项目设计中的变更管理,从而提高建筑设计方案的执行效率;②应当加强验收和管理。一般而言,低碳建筑都有自己的公共属性,对验收节点应当进行重点对待,做好验收记录以备查验;③加强建筑施工环境影响的监督,有效的控制建筑垃圾的排放。

4.3 运营维护阶段

建筑结构验收后移交业主,这意味着由建设期已经到了运营维护期,即实现全生命周期低碳管理的主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业主和施工方都应当对存在的一些缺陷承担相应的责任,物业管理方将缺陷信息级处理结果反馈给业主和低碳管理方;低碳管理方汇总信息,建立数据库;在政府监督和引导下,业主委员会和物业、低碳管理方一起监督引导低碳管理过程。

4.4 拆除及后评阶段的管理模式

当建筑物使用一定年限之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会降低,其中的某些构件以及材料设备都处于报废状态,为了安全着想,此时建筑结构进入拆除回收期。业主应从低碳项目管理方建立的数据库中精选一个专业拆除机构来负责分类拆除和回收利用。

5 低碳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5.1 成本控制难度大

成本一直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点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个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低价竞标早已成为竞标低碳建筑在施工工程的重要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项目工程流程的减负作用。但是,低碳建筑需要的成本较高,所以为了提升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低碳建筑的管理目标,相关低碳建筑项目不仅需要完善基础数据,技术应用也会不断补充其局限性,否则将导致低碳建筑无法有效运行,很难控制建筑施工的运营成本。

5.2 进程控制难度大

在建筑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进度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低碳建筑施工与建设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要应用低碳理念,比如施工现场管理、施工材料管理、施工技术管理等,都要运用低碳理论,使得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达到低碳、环保的标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我国对低碳建筑的研究起步较晚,所以导致低碳建筑施工开展工作较为缓慢。

5.3 低碳建筑目标复杂

推行低碳项目管理模式不仅仅是指在建设期间的低碳处理方法,同时包括维持运营期间以及后期拆除的低碳,这对建筑设计,材料能源消耗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挑战。

5.4 低碳建筑技术复杂

低碳建筑涉及面广、工艺复杂,低碳建筑规划设计技术、材料与设备技术、设计与施工技术、拆除与再利用技术等都属于低碳建筑技术,这些都会增加建筑施工的难度。

5.5 传统的用人机制

在传统的施工实践中,施工人员是单一的分层管理,而传统的用人机制是无法独立完成多变性的低碳建筑项目的。

6 低碳建筑项目管理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低碳建筑存在低碳壁垒格局: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还只是在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另外大型低碳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投入越来越大,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在其建设过程中指导低碳建筑建设管理,现在低碳建设并没有当做一个特定目标被提到应有的高度进行管理,导致其无法控制其建设的进程,以致最终建设低碳建筑的目标偏离大方向。此外,推行低碳建筑项目还有许多外在因素的阻挠。例如,技术上的制约,没有成熟的低碳市场体制,人力、资源,项目管理都还未能突破创新。另外,建筑企业本身还存在不情愿向低碳建筑倾斜也是一大问题,这些都阻碍了低碳建筑项目管路模式的实践。

机遇:从低碳发展前景来看:即使当今建筑业缺乏全面有效的建筑项目与规模,但是受低碳发展潮流的影响,它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该点在城乡规划、国家政策的干预下就能看出。即:国家制度即表明了新材料、新技术利用和开发,同时对低碳市场可持续发展、市场建设也有很大作用。虽然国内低碳市场起步较晚,但是面对发达国家在低碳市场与实践中取得的成就,也极大地刺激着国内低碳市场建设。不管是市场投资,或者是开发新技术都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从而为国内建筑业实践提供依据和教训。

同时不应忽视的是,低碳之行,不仅是读经济制度的挑战,更是社会层次的提升。运用理性的智慧,用建筑师的创造力去唤起一种全民环保降耗的意识,改变大众买房用能的观念是建筑师在设计中值得考虑的。

7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这个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增长,GDP一直都是我国追的目标。但是日益恶化的环境的解决刻不容缓。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行动。低碳已经成为环保的代名词。显而易见,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低碳理念在建筑项目中的设计与应用,对于我国环保环境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达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积极贯彻“节能减排”的基本理念,将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到建筑施工过程以及建筑物的使用管理过程中,对建筑项目的管理运营制度进行完善,确保建筑行业的管理模式不断规范,促进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营造更加健康、生态、和谐的环境氛围。

[1]张仕廉,王朝健,宋义辉.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3).

[2]常和平.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展望,2015(21).

[3]张海龙.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工业,2015(08).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建筑施工建筑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