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对敬信镇朝鲜族传统建筑重生的探索

2018-02-14曹燕文金光虎

建材与装饰 2018年7期
关键词:朝鲜族民居旅游

曹燕文 金光虎

(延边大学 133002)

引言

传承和保留敬信镇朝鲜族传统民族风味和历史风貌是“文化-旅游”模式下必须遵循的原则。朝鲜族传统的建筑是传统元素,通过功能重置与空间改造至关重要,是敬信镇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过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1 珲春市敬信镇民俗旅游现状分析

敬信镇西南与朝鲜隔江相望,东南与俄罗斯陆地相接,为一眼望三国的边疆小镇,生态环境良好有区域优势。国家4A级防川名胜风景区,敬信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圈河口岸等在内的诸多风景区。敬信镇抓紧旅游产业,致力于把敬信镇打造成为集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美丽乡镇。内设机构、资产调整和重组,全面建设旅游配套设施。投资1000万元修建防川朝鲜族民俗休闲娱乐广场,建设民俗木屋、斗牛场、秋千、摔跤场、跳板等朝鲜族民俗活动场所。

敬信镇现存与新建民俗村多是对传统建筑形制的复制,已无法满足现代居民的生活需要,民俗村仅供游客参观,而非集参观与居住于一体的民宿形式。限制了朝鲜族传统建筑形式的向前延伸和发展。

2 朝鲜族民俗建筑在现代旅游产业下的发展前景分析

为游客提供的住宿场所依旧是旅馆、酒店,与景区有一定距离的城镇中心。随生活质量提高,传统民居的弊端逐显露出交通、通讯不便、基础设施简陋。重新发挥传统建筑的居住属性是对其进行改造的基本目的,不仅为游客的短期住宿,还可为居民服务,作为铭记历史,传承文化的载体。

3 “文化——旅游”模式下的建筑设计形态分析研究

建筑营造的影响因素:历史背景、自然环境和构造技术。城市的区域性和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也是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建筑设计形态研究要素分为:①建筑的平面和形体,是建筑的功能布置、各功能分区间关系和交通集中体现,基于建筑“形”的不断突破。②建筑的空间组织,实质是人的一种行为习惯,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考量,基于“场”的不断发展。③建筑的群体布局,指的是建筑设计与城市发展和风俗习惯的密切关系。④建筑周边的生态环境,包括建筑的地域性、生态性,为生态概念具体体现。

3.1 平面与形体

传统朝鲜族民居具对称的形体和方正的平面,受古代儒家思想影响。现代建筑的平面设计是以人性化为重点,人是使用者和建造者,注重人的行为习惯。

(1)室内外公共活动空间的设置;传统民居功能结构单一,现代居民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条件,添加室内外公共活动和交往空间,丰富游客和居民的居住体验,增强舒适度和吸引力。

(2)多种服务设施的设置;居民区增添咖啡座、饮料机等设施和跑步机、健身房运动设施。为居住提供便捷。

(3)建筑形体的设计;传统建筑材料-木材和石材,再次利用。运用现代建筑构造方式,采用传统材料,建造具有传统韵味的现代建筑。

3.2 空间组织

现代居民更注重精神层面追求,合理空间布置提供良好的精神体验。建筑空间是信息的载体,营造的氛围,可使人感受到敬信镇的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和生活方式。

(1)模糊空间;传统民居室内外界限明确,缺乏室内外空间交流,与周边环境相对独立。

(2)室内装饰;室内装饰对民族元素提取,展示具有特色的服饰与装饰特色,运用传统服饰的色彩为室内空间点缀,或对朝鲜族的传统茶具、家具进行保留。

3.3 群体布局

敬信镇“文化——旅游”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传统建筑的群体布局不仅与旅游区内各功能区相协调,更要符合现代城镇建设的功能需要。整体看,对居民区集中布置,完善城镇道路系统,妥善处理景区与居民区的关系。民宿建筑应位于景区周边,并在形体上与周围建筑相协调。

3.4 生态环境

考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能源-光、水能、风能和自然地形地势,满足人们居住需求,不破坏生态。把建筑作为表达地域生态特征的符号。具体做法有:保留原地形貌的肌理、适应地域气候特征、合适的建造材料等。

4 民俗文化与旅游建筑设计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尊重传统文化,基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把旅游建筑打造成敬信镇的代表符号为目的,采用现代建筑的构造手法和设计理念来表达传统敬信味道,展现敬信民族特色。使朝鲜族传统民居在新形势下得以重新焕发活力。

尊重生态环境,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持建筑生命力的必要前提,不破坏敬信镇的自然环境的情况下,对传统民居进行改造。打造绿色生态建筑,建设和谐美丽乡村。

5 结论

“文化——旅游”产业模式是朝鲜族传统民居重获新生的良好契机,通过建筑平面形体的改善,空间营造的突破、建筑群体布局的布置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朝鲜族传统民居与现代建筑友好融合,敬信镇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得以充分体现。当地政府在进行建筑改造措施过程中,尊重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为设计原则,不仅为当下旅游产业的兴旺发展,更为传统建筑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奠定基础。最终做到以文化带动旅游产业,以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1](加)BobMcKercher,(澳)Hilary du Cros,著,朱路平,译.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2]符太浩,陈光跃.试论民族旅游的行业特征及社会价值.旅游科学,2002(3).

[3]何苗,刘塨.传统建筑材料演绎下的现代建筑.中外建筑,2006.

猜你喜欢

朝鲜族民居旅游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KORE A TOWN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他有颗金子般的心:记朝鲜族“老关工”金道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