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民居空间特质在养老建筑中的意象表达

2018-02-14王璐

建材与装饰 2018年7期
关键词:民居人文养老

王璐

(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引言

养老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安全原则和人文原则,并将传统民居空间的意象特质在养老建筑中合理表达出来。养老建筑需要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并为老年人提供一定的私密空间,还要建立人际交流空间,从而让老年人找到归属感,同时可以和他人交流来排遣孤单感,另外,优美的田园环境还可以让老年人保持愉悦的心情,让老年人可以在养老建筑中健康生活。

1 养老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安全原则

在设计养老建筑时,一定要把保障老年人的安全作为首要原则,同时,安全原则本身就非常重要,而且是保障老年人正常生活的根本条件。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养老建筑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老年人的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精神方面的需求,通过分析设计出安全性能高的科学合理的养老建筑。比如老年人一般行动都不太方便,走路比较缓慢,设计人员就需要设计上安全扶手和防滑地面等设施,从而确保老年人日常出行的安全。

1.2 人文原则

在设计养老建筑时,还需要坚持人文原则,详细分析老年人的行为特征以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障碍问题,从而使养老建筑的设计方案能够适应老年人的行为活动。比如老年人的视力一般都比较差,设计人员在设计照明灯具时就可以把照明光线设成柔和的,但是不影响照明效果,这样就可以确保老年人可以清楚的看见地面的状况。此外,设计人员还可以在养老建筑中设计些安全标识等,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的心理压力,使老年人的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2 传统民居空间特质在养老建筑中的意象表达

2.1 空间构成审美

传统民居是由以人为本的街道尺度、丰富细致的空间层次以及收放自如的街道韵律一起组建成适合人们生活的建筑空间。它强调的建筑环境特征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巷道两边高密度的建筑、条形的狭窄道路以及突出的内外边界等都为空间带来了良好的私密性与内向性,同时降低了交通的穿透力和外界的视线,也可以避免公共活动和其他人群对民居空间的干扰,从而使人们的生活具有一定的私密空间。养老建筑非常适合传统民居的这种空间构成形式,使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更加的清净自然。

2.2 环境意象审美

在人们长期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通过全面研究分析自然环境、生存方式以及哲学理念等因素,逐渐形成了传统的民居聚落空间,并不断的进行改善,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平衡发展。传统民居聚落空间具有浓厚的人文特性和历史价值。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性等特征,传统民居聚落空间在外在形态上一般表现为崇尚自然、随形就势的特性。

对于老年人来讲,一般都喜欢田园生活,山水风景可以使居住环境更加的舒适、宁静和安逸,而且老年人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有利于身心健康。因此,在选择养老建筑的场地时,一定要全面分析老年人的心理、生理以及情感等方面的需求,在保证建筑场地的基础设施满足条件的前提下,选择交通方便、环境优美以及日照通风良好的场地,为老年人放松心情、亲近自然提供一定的条件,从而提高老年人的心理满足感。理想的养老建筑需要把自然条件、人文思想、文化精神以及哲学理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学习传统民居聚落空间的选址观念,在顺应自然环境、利用自然环境,并且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设计出符合“天人合一”的养老建筑。

2.3 人文情感审美

对于老年人而言,经历都比较丰富,如果在养老建筑里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位置,而且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那么这个建筑就会让老年人产生归属感,成为自己精神和情感的支柱。养老建筑不仅要为老年人提供居住空间和生活所需品,还要让老年人体会到自己的生存价值。从心理学来讲,与人交往能够增强老年人对生存的渴望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有效促进老年人和他人进行交往,可以让老年人保持愉快的心情,从而使心境更加的积极阳光。所以,在设计养老建筑时,设计人员一定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和他人交往的需求,设计出合理的养老空间。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引进传统民居中的巷坊空间格局形式,利用空间语言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巷坊空间格局主要是以自由布置巷道格局的形式生成很多个小空间,并以此作为邻居之间相互交往的节点。将街巷空间形式加入到养老建筑设计中,能够为老年人开展自发性的社会活动或者其他娱乐活动创造一定的条件,从而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此外,这种建筑空间形式可以增加老年人的生活情趣,通过将宁静的生活和灵动的格局进行巧妙结合,让更多的老年人愿意走出房间,站在巷道的各个小空间中看风景、晒太阳、下棋玩牌或者聊家常等,从而促进老年人之间的相关交流,让他们能够得到精神方面的慰藉以及情感方面的沟通,这样可以减少老年人生活的孤独感,并且激发老年人对生存的渴望,更加的热爱生活。除此之外,老年人因为远离了社会的发展主流,在生活习惯方面、思想观念方面、人际交往方面以及感官情绪方面都非常的不适应目前的社会环境,因此心理落差非常大,经常有失落感。然而大部分的老年人还有发挥个人余热的热情,所以,养老建筑需要给老年人创建一些独立空间来让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比如可以将院落空间和基地有效结合在一起,在一定范围的场地内允许老年人自己开辟花园、菜地或者耕地,这样可以让养老建筑的院落空间成为充满诗情画意的绿色场地,还能够让老年人回归田园生活,体验自己播种、浇灌以及收获的满足感,从而使养老建筑具有人文精神和自然美学理念。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传统的生活观念也在逐步的转变。老年人作为社会的一大群体,需要对他们进行身、心、灵全方面的照顾。老年建筑是目前比较流行的项目,对于现代化的养老建筑不再局限于满足老年人的居住条件,更多的提倡建立符合现代生活的适老化的建筑空间。在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坚持安全原则,还要加入人文原则,并且要借鉴传统民居空间的特质,学习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使养老建筑在空间构成、环境意象以及人文情感等方面协调发展,从而激发老年人的生存渴望,让老年人更加的热爱生活,能够安享晚年。

[1]刘磊.基于适老化理念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7(46):107~108.

[2]艾云辉.基于适老化理念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7(44):79~80.

[3]陈燕.现代都市养老建筑设计与改造的几点思考[J].建筑设计管理,2017,34(09):64~67.

[4]张硕.寒地养老建筑地域性文化表达策略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民居人文养老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人文绍兴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人文社科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