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中国城市景观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2018-02-14魏麟沣樊亚楠

建材与装饰 2018年3期
关键词:生态化人性化广场

魏麟沣 樊亚楠

(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锦州 121001)

城市景观是改善城市微环境的切入点,是与城市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环境设施,为市民提供交往、聚会、活动的空间,同时担负美化环境、净化污染、平衡城市发展等功能,是对现代生活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诠释和表现。一个城市的景观如街道、广场、公园等,它体现的不仅是该城市的发展水平,更是表达这个城市的地域文化、发展历史和市民精神状态的重要参照物。

1 中国城市景观的特征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同时带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化,推动着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宽阔马路和巨尺度广场成为城市“新面貌”。许多城市把打造“国际大都市”为目标,在此背景下一股“城市美化运动”蔚然成风,许多城市景观仅成为了能看的“景”,而失去了其本应作为“场所”的意义。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城市中普遍存在,是目前城市景观的主要特征。

1.1 城市公园

公园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亲近自然、休闲交往的公共场所,是维系城市环境的重要生态系统。如今在有些城市中公园却成了单纯的纪念和展示场地,公园的意义也变成所在城市的形象工程,而公园中的景观又以人工造景为主,所谓的“自然景观”却是在人为的干预下成了不伦不类的观赏图案,而没有实际意义。

1.2 城市广场

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它一般是由建筑围合而成。广场具有休闲运动、展览展示、交通疏导等功能,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形象标志。在中国广场几乎成了市政府大楼前的标准配置,这样的广场往往尺度巨大、空旷无人。广场以大面积的硬质铺装地面为主,少量的树木种植及精美的植物模纹图案构成广场的主要特征,广场完全成了一种观赏对象。在广场上体验的不是人文关怀、乡土情怀,而是冰冷的环境雷同而乏味的视觉形象。

1.3 城市街道

城市街道除交通功能之外,也应为市民提供户外活动场所。街道划分城市地块,将广场、公园等结点串联构成城市景观体系。街道景观同样是城市风貌和特色的具体体现,它应营造出具有亲和力和生活气息的氛围,使居民有愉悦感、自豪感。

2 中国城市景观的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渐次深入,经济发展模式由速度规模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强调建设美丽中国,使得人们改变传统观念愈加注重生活环境质量。城市景观建设开始呈现生态化、人性化、艺术化、寄托传统文化,唤醒城市记忆等新的发展趋势。

2.1 景观生态化

生态观念如今已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环境美丽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城市景观建设同样强调生态化,在建设中尽可能保留原址自然环境,运用当地乡土植被以及运用科技手段来建设生态循环系统等。成都活水公园就是以环境治理为要点,以水的生态保护为主题,设计中组织了一条由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养鱼塘等构成的净化水系统,以丰富的小品景观生动演示了天然水净化系统,成为当地居民最喜爱游览的去处。

2.2 景观人性化

景观人性化一方面强调营造舒适、安全、便利的人居环境;另一方面强调营造人性化的空间尺度。在此之前的那种“大广场”已不再适宜,取而代之的是表达人文关怀的小尺度景观。广州以TOD模式进行城市街道规划,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强调公交优先,建设独立、快速、高效的公交系统,满足人们出行的方便。

2.3 景观艺术化

之前我国城市景观多强调其纪念性和教诲性,如城市广场中耸立的纪念雕塑等,绝大多数都坐落在高于人们视线的基座上。如今景观往往直接落地拉进与观众的距离,甚至带有一些游戏式的体验;另外景观造型设计上,呈现新颖、多样,艺术气息浓厚的特点,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感知和审美体验。

2.4 寄托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光辉灿烂的文化传承和创新下去;要树立中国形象,孕育中国性格,培养中国精神,如此才能使城市、建筑、街道、景观等真正具备中国风格。

2.5 唤醒城市记忆

外来文化涌进中国导致城市趋同化明显,无论是古都还是近代形成的城市都力争做“国际大都市”,而采用“洋方法”,“洋设计”则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大地上从北至南、从东至西千城一面毫无地域和历史文化特色。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我们唤醒城市记忆,恢复城市历史风貌,使每个城市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

3 结语

现代景观学科在中国已20多年,它随中国经济的发展而成长,虽然有过许多甚至至今还存在的问题,但可以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体现生态化、人性化、艺术化、传统文化和城市记忆的新景观出现在我们身边,这是令人欣慰的变化,景观建设也必将随中国城市的发展而进入新阶段。

[1]郝赤彪.景观设计原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2]杨一帆.为城市而设计——城市设计的十二条认知及其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3]翁剑青.景观中的艺术[M].北京大学出版,2016.

猜你喜欢

生态化人性化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在广场上玩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广场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