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技术在青岛市地铁二号线辽阳东路车辆基地的综合应用

2018-02-14张璞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1期
关键词:交底管线施工人员

张璞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050000)

1 工程概况

青岛市地铁二号线辽阳东路车辆基地属于重点建设项目,本项目具有规模大、工期紧、管线种类繁多、项目纷繁复杂、质量要求高等特点。为此项目部通过借助BIM技术进行施工精细化管理,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在BIM工作正式实施前,进行了周密的策划,首先明确了6大应用目标,主要是深化设计、协同合作、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等。其次,制定了项目BIM建模标准、BIM技术应用总体流程,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2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中的应用

2.1 在设计阶段基于BIM的图纸会审

建模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次全面的“三维校审”过程。在此过程中可发现大量隐藏在施工图纸中的问题。避免了由于图纸问题导致的施工延误。

2.2 三维场地布置

平面布置是工程前期准备的关键工作,时值建筑行业大力推广BIM技术,将BIM技术运用到总平面布置中,可以解决传统二维总平面布置中很难发现和解决的许多问题。使用BIM技术模拟现场施工环境,根据不同工况对总平面布置实时进行动态调整,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保证了现场施工有序性。

2.3 三维可视化交底

通过漫游功能及模型三维立体展示,使施工人员对整个项目结构及施工重难点了然于胸。进行三维模型交底,使施工人员对工作内容有直观认知,提升了土建、机电安装等各专业的协同沟通效率。通过施工工艺模拟展示,在机电安装、隧道、高支模等复杂工艺施工前,运用BIM可视化功能对管理人员及工人进行3D施工模拟技术交底,采用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使技术交底过程清晰明了,施工流程、技术要点和施工注意事项一目了然,避免盲目施工。

通过采用三端一云的管理模式,即手机端、PC端、IPad端进行现场协同管理。项目施工人员可以将三维模型,二维图纸等通过PC端上传至云端,移动客户端即可查看相关模型,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深入施工现场一线进行施工指导。

2.4 碰撞检查

对各专业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查,检查发现建筑与结构、结构与结构、机电与结构、机电与机电等专业之间的碰撞和不协调等问题,共发现了952个碰撞点,其中严重碰撞13个。及时排除项目施工中遇到的碰撞点,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

3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中的应用

3.1 管线综合

严格按照设计规范,秉承美观大方,整齐排布的原则对项目管线进行综合排布。各种管线发生冲突处,调整位置或改变走向,进行相互协调。管线排布后平均净高提高50mm。共计减少管线翻弯3000余处。管线调整完后通过出各专业平面图、综合图、剖面图、轴测图,结合三维模型进行交底,真正做到了BIM指导施工。使项目部人员摆脱传统二维设计方式的羁绊,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返工、浪费财力物力等现象。

3.2 BIM样板引路

在施工前,利用BIM软件输出施工工艺要点图集和CAD深化设计图,在施工现场制作施工工艺样板,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指导现场施工。BIM技术的应用为推广工程质量样板引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新思路,为施工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3.3 砌体工程

为提高现场物资资源的管控力度,避免材料浪费现象,项目引用5D

排砖功能,做了三维的排砖方案。一方面给工程部和砌筑班组进行可视化交底,提高了砌筑质量,另一方面还提供了砌块材料工程量,在考虑现场条件的情况下辅助制定材料进场计划,做到不缺料,不积料,实现了精确堆放,避免了材料浪费及二次搬运。

3.4 装修材料比选

在运转综合楼的装饰材料选型中,通过模拟在真实环境中拟用材料的替换,使施工人员、监理、设计及业主对拟用材料样式有一个真实的感知,协助进行材料选型。BIM技术的应用加快了材料选型进度,节约了选型需要的时间。

3.5 物资采购

利用BIM5D管理平台,项目BIM商务工程师可以根据需求提取项目主要材料工程量,形成材料用量总计划,从而预先进行主材的精准采购。每周从BIM5D平台提取下周材料用量指导材料采购,避免了物资浪费问题,有利于项目资金的合理投入。

3.6 进度分析

通过5D平台,展现项目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模型对比,通过移动端采集项目各关键节点形象进度照片,与按进度计划模拟的三维模型实时比对,随时校核进度偏差,加强项目管控。

4 BIM技术在运维阶段中的应用

4.1 质量巡检

现场施工人员发现问题后,及时使用手机端拍照将问题定位到具体楼层图纸,并记录相关信息,然后推送给责任人,责任人收到消息及时查看、整改问题,完成后通知发起人。手机客户端简化了工作流程,提供了一种快捷、高效的信息化工作模式,达到多维度、快速、实时解决问题的途径,使项目管理轻量化。

4.2 BIM+二维码

将BIM模型与二维码技术应用到施工现场,将每一根柱子、每一道梁等构件的信息都录入数据库,每个构件都被赋予一个特定的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相关数据信息就能在手机上呈现出来,实现信息快速的提取与共享。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减少了纸张的浪费,达到了质量管理信息化和绿色施工的良好结合。

4.3 BIM+VR

BIM和VR融合,解决BIM数据可视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通过VR技术身临其境般地查看着车辆基地的各个角落和细微之处,及时发现施工重难点区域,真实感受项目建成后的效果。

4.4 BIM+三维扫描

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运用库进行全面的扫描,将运用库点云数据用专业的点云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并生成三维模型,与BIM模型比对进行查漏找错。施工的差异、错漏等等均可实现一目了然。

[1]何波.BIM软件与BIM应用环境和方法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

猜你喜欢

交底管线施工人员
基于问卷调查的施工技术交底现状分析与对策
浅析水利工程技术交底的内容及应注意的事项①
施工交底标准化探讨
探析安全技术交底
基于Android的移动GIS管线应用设计与实现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匀质地下管线大变形的控制微分方程及其近似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