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研究

2018-02-14吴卫华尹俊红万海涛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1期
关键词:延性剪力墙抗震

吴卫华 尹俊红 万海涛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4)

1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结构构件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延性等方面的性能。结构构件应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强底层柱(墙)”的原则;对可能造成结构的相对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承受竖向荷载的主要构件不宜作为主要耗能构件。

应尽可能设置多道抗震防线。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协同工作。强烈地震之后往往伴随多次余震,如只有一道防线,则在第一次破坏后再遭余震,将会因损伤积累导致倒塌。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冗余度,有意识地建立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主要耗能构件应有较高的延性和适当刚度,以使结构能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提高结构抗震性能,避免大震时倒塌。

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构件在强烈地震下不存在强度安全储备,构件的实际承载能力分析是判断薄弱部位的基础。要防止在局部上加强而忽视了整个结构各部位刚度、承载力的协调。在抗震设计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控制薄弱层(部位),使之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又不使薄弱层发生转移,是提高结构总体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

2 规则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

2.1 工程概况

本文选取的大厦主体结构为地下一层,地上十层,集办公室、试验及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建筑底层层高为5.7m,2层层高为5.3m,斜屋面最高处为50m。建筑总面积为3万m2,该建筑主体结构采用的是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等级为三级,楼屋面采用的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2.2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

(1)设计参数。对于该工程的设计,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

(2)设计具体措施。根据抗震设计要求,并立足于工程基本特点,在抗震设计中,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此来提高建筑物整体抗震性能:①在结构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利用壳元理论作为构造墙元模型,同时,采用广义协调墙元模型,对高层结构进行充分分析,形成立体、直观的结构模型,帮助设计师进行观察,高效处理结构细节;②调整建筑质心、刚心位置,在底部1~3层之间,采用增加剪力墙、调整墙体厚度的方式,使得建筑质心与刚心之间能够尽可能接近;③在U型平面底部增加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将扭转位移比控制在1.5之内;④针对3层以上的南立面外倾,要考虑到外倾柱对梁柱的荷载,并进行计算,使得外倾柱能够在结构内产生最大拉力,保持在398kN;⑤工程内的多数框架结构以单跨形式存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抗震性能。与此同时,由于框架柱倾覆弯矩超过50%,故框架的抗震等级可以设置为三级。

2.3 关键结构设计分析

(1)上部结构斜柱、斜框架设计。针对平面框架的计算,由于存在斜柱,使得沿着框架梁方向,会产生一定的附加轴向应力。对于应力的控制应设计两根直柱。在设计中,采用PK、SATWE软件对带斜柱框架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别。前者在计算中,仅考虑到自身框架受力与形变,计算内力较大,故计算出来的结果用到设计中,能够提高结构安全性,使建筑结构保持稳定。在空间模型内,由于存在平面刚度较大的楼板,使得各框架之间会相互作用,重新分布附加水平力。如果在中间榀设置剪力墙后,那么其面内刚度会超过框架柱,平面内刚度较大的楼板会将水平力传递出去。

(2)抗倾覆设计。本工程从3层开始呈现U型形态,整体结构通过斜框架向外倾斜9°,同时从5层开始的U型平面45°开始进行斜向收缩,促使结构质心向上、向外移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倾覆力。为了优化抗震设计,可以采取如下措施。①加强对上部结构的拉结与斜向框架抗震构造,充分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确保斜柱拉力能够保持在协调状态。②确保上下层连接,通过45°斜屋面,构建斜向框架结构,使得主体结构之间能够保持上下层之间的连接,从而优化建筑结构受力效果。③对于上部结构来说,其抗倾覆最大的平衡点就是地下室。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其整体倾覆力的计算,了解整体倾覆力对结构产生的影响,并对地下室顶板整体刚度及配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3 结论

不规则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发展、建筑水平提升的具体表现,其能够以独特的形态呈现出来,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但值得注意是,不规则高层建筑与一般建筑不同,要加强抗震设计,确保建筑工程在使用中能够保持稳定、安全,且能够延长建筑工程使用寿命。因此在设计中,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加强对细节的研究,实现工程的抗震设计。针对平面的设计,可以考虑布置剪力墙,控制整体结构扭转位移比能够在规范范围之内。同时,针对竖向的抗震设计,要加强对剪力墙位置与厚度的控制,调整刚心位置,尽可能与质心相接近。随着建筑技术不断发展,我们还要加大研究力度,不断提高不规则建筑抗震设计水平,从而促使建筑工程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1]袁誉平.竖向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2]高猛.某平面不规则高层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6.[3]周海超.不规则高层钢结构地震响应及消能减震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4.

[4]蔡静敏.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超限设计与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6.

[5]刘高峰.平面不规则长形高层建筑结构扭转效应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延性剪力墙抗震
漾濞书协抗震作品选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技术应用
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浅析
安徽省《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解读
基于强震动数据的等强度延性谱影响因素分析
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设计的探讨
矩形钢管截面延性等级和板件宽厚比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