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季高温滑模施工技术探讨

2018-02-14丁国平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1期
关键词:仓壁试验室外加剂

丁国平

(大连金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14)

1 工程概况

大连国际粮油食品物流中心项目20万t浅圆仓工程位于大连市北良港内,由大连金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施工。浅圆仓共20座,仓容20万t,单仓直径25m,檐口高度37.8m,仓壁厚度为300mm,仓壁采用滑模施工,仓壁滑模高度为-0.5~37.8m。仓壁滑升时间恰逢6~8月份,滑模期间现场最高气温达37℃。

2 工艺特点

(1)本滑模施工工艺采用液压提升平台滑模系统,工作平台稳定、可靠,不易发生扭转,能有效保证施工质量。

(2)自制的滑模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操作简便,施工工艺容易掌握。

(3)通过实验室试验确定的最优混凝土配合比解决了夏季高温条件下模板与混凝土粘连、混凝土出模强度和仓气密性等的施工难题,同时也解决了夏季高温无法施工的技术难题。

(4)本工艺不受天气影响,夏季高温可24h不间断施工,达到了省工、省料,节约工期,提高了经济效益。

3 工艺原理

在气温高达37℃模板内温度高达50℃左右的情况下,如果混凝土出模时间为10h(施工速度限制),则普通混凝土强度增长将高于规范要求的出模强度(0.2~0.4MPa,或贯入阻力3.5~10MPa。为保证适宜的混凝土出模强度和对混凝土表面裂缝的控制,对滑模混凝土配合比采取动态调整管理,施工中根据向气象部门咨询最近一周内的天气情况和现场的实际温度,要求搅拌站进行20℃时的8h强度实验,经过多次试验最终确定滑模施工混凝土标准配合比。同时,根据滑模期间可能出现的温度变化要求实验室分别做出15℃、20℃、25℃、30℃、35℃、40℃的应急配合比,根据天气状况随时进行调整,有效防止温差过大造成混凝土出模强度不均和仓壁出模后的表面色差,并要求搅拌站提供各种骨料的合格证、复试证明、混凝土无色差保证、混凝土准时运输保证等文字材料。为了有效的检验配合比是否符合气温要求,项目部组织了由多位专家参加的专家论证会,专项研究此次滑模及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并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模拟试验。

3.1 试验室阶段

通过试验室的试验,找出不同条件下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施工时根据各种情况调整配合比以及外加剂掺量来适应不同气候条件。具体试验过程如下:

(1)根据普通外加剂的水平确定基准C35混凝土配合比;

(2)掺粉煤灰,用不同水泥取代率,进行37℃气温条件下不同水泥用量测试;

(3)变换外加剂,在37℃气温条件下进行测试;

(4)同一配合比在不同气温条件下进行测试。

夏季高温条件下,模板滑动时往往由于模板与混凝土间的摩阻力而导致滑模无法进行下去。影响摩阻力的因素很多,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气温、提升的时间间隔,模板表面的光滑程度、混凝土的硬化特性、浇灌层厚度、振捣方法等等。

一般来说,混凝土在模板中停留时间最长的情况发生在模板初滑或空滑后开始浇灌混凝土时。正常情况下,混凝土在模板内的静停时间≤3h,在这个范围内,摩阻力值在1.5~2.5kN/m2之间。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由于滑升不同步、模板变形、倾斜等原因造成的不利影响,摩阻力取1.5~3.0kN/m2是适宜的。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温度40℃以内的情况下基本可以满足摩阻力的要求,滑模可以顺利滑升。

3.2 试滑阶段

在施工阶段的模型试验,一是对试验室的结果进行验证,积累经验。另外,针对实际施工中的各种变化,对试验室结果及时进行调整。试验方案如下:

(1)现场制作滑模模型。滑模和液压系统模型根据施工图及总体施工方案进行设计,经业主、监理及有关专家审定后开始制作。

(2)根据夏季施工特点及试验室结果,外加剂是调整滑模时间的最有效途径。为了防止夏季施工强度增长过快,首次试滑时,滑模时间定的稍短一些。

(3)在首次进行试滑时,由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测试,根据试验结果向试验室提出具体改进要求。由试验室对外加剂进行调整,直至满足现场施工要求,这一修正阶段应在开始滑模两天内完成[1]。

4 滑模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 滑模装置设计

滑模装置主要由液压提升系统、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等组成。液压提升系统主要由支撑杆、液压千斤顶、液压控制台及油路等部分组成。模板系统包括模板、围圈及提升架。仓壁模板采用专用滑动模板。操作平台系统包括施工内外操作平台、内外吊脚手架。桁架采用正八边形桁架。

4.2 施工工艺流程

滑模施工工艺流程具体如下:清理操作面→弹仓壁及门窗洞口位置线→提升架以下钢筋绑扎→开字提升架安装→内外围圈→内模板→内桁架操作平台→外模板→外桁架操作平台→千斤顶→安装液压操作平台→连接支承杆→内外悬挂脚手架→内外安全网→下段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注→滑模水平度、垂直度控制→下一次滑升→混凝土表面处理、养护。

4.3 滑模操作要点

(1)初滑升

滑模装置组装完成后,检查其精度,排除千斤顶内空气,然后安装支撑杆。首先均匀浇筑一层砂浆,然后每层30cm厚浇筑混凝土,浇至模板高度2/3时进行初滑,待混凝土出模强度为0.2~0.4MPa或贯入阻力3~10.5MPa,开始初提升,初滑时将全部千斤顶缓慢升起5~10cm,出模的混凝土用手指压有轻微指印和不粘手,即具备滑升条件。

(2)正常滑升

正常滑升阶段,混凝土的浇筑与钢筋绑扎、滑升模板等工序之间要紧密衔接,相互交替进行,两次滑升的时间间隔应≤2h,每次正常滑升高度为30cm,浇筑完成的混凝土顶面比模板的上沿低5cm,混凝土出模后,应随滑随抹。

(3)末滑阶段

当模板滑升至仓壁顶部1m左右时,即进入末滑阶段,此时放慢滑升速度,并进行准确的抄平和找正工作,保证顶部标高及位置准确[2]。

(4)混凝土的养护

在内外操作平台下方靠近混凝土仓壁处各吊设一圈扎孔塑料水管,由地面水箱通过高压水泵和水管泵至操作平台,供消防和养护之用,要严格按混凝土养护方案进行喷水养护。

(5)滑升过程中的仓壁修补

滑升过程中出现轻微裂缝应予彻底清除并修补好,用以修补裂缝的混凝土须与原浇筑时所用材料配合比相同,使色泽均匀一致。内墙应全部平整美观,空隙须补好,坑洼应刷平,不得有凹陷或突起。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该滑模施工工艺环保,施工方法简便易行,技术成熟,省工、省力、省时。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和矿粉,大量节省了水泥。对粉煤灰和矿粉等的工业废料实现了二次利用,综合效益显著,得到了甲方、监理和设计方的高度认可,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1]陈秀华,杨诚,曾晓波.高温环境下水泥工程筒仓滑模施工的经验[J].新世纪水泥导报,2013(01):51~53+1.

[2]吴昊,贾鹤林,刘波,等.高温气候条件下混凝土筒仓滑模施工[J].新世纪水泥导报,2007(S1):51~52.

猜你喜欢

仓壁试验室外加剂
建筑工程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验
商品混凝土试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差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装配式地下粮仓钢板-混凝土组合仓壁整体结构力学性能分析
DB Living Lab试验室ETCS L3演示试验
分析钢筋混凝土筒仓仓壁侧压力的研究
地下混凝土筒仓仓壁力学性能工程试验与数值分析
钢筋混凝土土体地下粮仓仓壁结构选型初探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及应用技术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