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改造扩建浅谈

2018-02-14王海峰

建材与装饰 2018年3期
关键词:石河子大学阅览室图书馆

王海峰

(石河子大学新疆石河子审计处 832000)

前言

西部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学校管理模式以及教学理念等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近年来,各高校加强了对改善办学条件和扩建校舍的重视。对于经过长时间发展的高校来讲,应严格遵循经济适用的原则来进行学校建设。因此,通常选择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改扩建校舍。通过对图书馆进行图改造、扩建处理,能保证其功能的有效整合,并呈现较为美观的外在形象。

1 图书馆改扩建设计思路

石河子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点人才培养基地,同时是教育部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高校。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石河子大学作为新疆和兵团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在技术推广以及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该学校图书馆原本是由石河子医学院、石河子农学院以及兵团教育学院的图书馆新建而成,建筑面积达20500m2。校园中区中轴线上的逸夫图书馆占地面积较大,图书馆改造和扩建极大程度改善了图书馆储存条件的和学生阅读环境,尤其是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使得图书馆服务水平有所提高。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学生数量也明显增多,图书馆原有的储存面积和阅览面积等不能满足学生阅读需求,出现阅读环境和储存条件较差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石河子大学图书馆开展了对图书馆的改扩建项目,根据校园的整体规划,可采用毗连式改扩建,在图书馆两侧扩建,原有老馆进行同步改造。根据图书馆原先的空间特征及其使用要求,依照空间拓展的设计思路,实现原有建筑空间的充分利用,并针对原有图书馆进行适当的改造,使其具备现代化图书馆环境舒适和功能多样的特点。

2 图书馆使用功能的整合

现代图书馆逐渐朝着功能多样化和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需要符合舒适、高效等特性要求,并整合藏、阅、借、管等功能。随着在校生数量的增多,原有图书馆体现出功能相对简单和空间狭小的弊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将图书馆作为轴心,为了保证校园道路通行顺畅,主要设计为向东西两侧扩建,与图书馆为轴线来进行总体规划这一改建原则相符合。图书馆改造和扩建后的面积可达34600m2,用地面积为6400m2,主要实现建筑物高度上的延伸,总高度为24m。这一改扩建设计方案的优势在于能保证校园道路通畅,使得图书馆周围空闲用地得到充分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东侧占用微波湖的部分面积,但是以小桥作为边界,不会影响微波湖景观。改建后的图书馆具有土地资源利用率高、朝向好和易于布置的优势,可满足读者阅读习惯。同时扩建部分与原有图书馆相同,新老建筑形成统一的整体,是较为理想的设计方案。另外,在空间有所增加的基础上,又针对图书馆功能进行了整合安排,将典籍库、设备用房和期刊室等安排在一层,专家阅览室和研究室等分布在二层,另外报纸阅览室、专家阅览室等合理布置在不同楼层位置,而新增的扩建部分可安排电子阅览室、开架阅览等,使得图书馆功能得以完善。

3 图书馆内部空间的延伸

图书馆功能的增多会导致图书馆流线更加复杂,为了促使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应针对新图书馆功能来安排人员流线。相对于原有图书馆来讲,新扩建的东西两部分分别设置了出入口,并在“枢纽空间”的作用下,将不同方向的长廊连接起来,使得形成宽阔的交通空间,方便馆内人员的流动。原有图书馆主要有着功能单一、规模小的弊端,馆内空间相对单调。为了增加新馆活力,展现改扩建后图书馆的空间特色,在扩展内部空间时,应注重打破不同楼层间界限,进而形成流动空间,扩展用户视野,并保证人员通行的流畅。尤其对于阅览室来讲,可在其中设置采光玻璃天窗和内天井,能有效改善空间格局,使得阅览室成为流通多变的空间,增加其空间特色,同时可解决采光和通风等问题。将原有图书馆内的相对独立部分空间进行功能以及大小上的改善,如将小阅览室改造为研究室或者讨论室等,能充分发挥空间应用价值,可为用户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是内部空间充分开放共享。

4 图书馆建筑形象的塑造

石河子大学图书馆是体现校园文化特征的空间,能一定程度展现时代特点和新的空间形态。为了尽可能减轻扩建过程中对原有图书馆形象的破坏,在石河子大学图书馆改造和扩建时,尽可能减少对原有墙面的改动,并维持其原本的建筑风格。而改造部分则会同时融入现代化设计理念,采用对比的手法使其与原有部分形成映衬效果,从而形成新旧馆有机结合的新形象。总的来讲,改造和扩建后的新图书馆应具备美观的外观设计,在对其进行外形设计时,需要应用创新思维,使得图书馆有其鲜明的个性特色和极强的表现力。另外,设计方案应体现一定的超前性,不仅能保证各项功能的实现,还应有文化建筑特性。外形设计应具备优雅、亲切的文化气息,并且在景观设计上可利用绿化或者照明设备等来衬托建筑气氛,设计出高品质的景观环境。同时,在设计图书馆的过程中,要求设计师能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充分掌握校园组织结构,以便处理好图书馆同其他建筑的环境关系。

5 结论

综上所述,图书馆改扩建工程主要采用的是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建设模式。扩建部分经过合理的设计探索,可取得较好的建设效果和经济效益。而对于改造修缮部分,主要针对原有空间的功能进行调整,并增加电子阅览室、讨论室、共享大厅等新的功能空间,进而保证空间应用价值的实现,保证了改扩建项目取得良好成效。

[1]沈康.诚实并合理地建造——析南京大学图书馆改扩建工程设计[J].时代建筑,2003,02(05):66~73.

[2]陈友富,罗广宇,谢浩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图书馆改扩建设计[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6,04(04):49~52.

[3]丘建发,邓剑虹.都市园林岭南书院——省立中山图书馆改扩建工程设计方案[J].建筑学报,2007,02(06):96~97.

[4]孙澄,朱学昭,庄苏琦.当代公共图书馆建筑改扩建创作探索——瑞典斯德哥尔摩市公共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竞赛获奖方案解析[J].城市建筑,2009,03(09):30~31.

猜你喜欢

石河子大学阅览室图书馆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石河子大学举行建校7周年纪念大会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走进石河子大学
图书馆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三年实现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有效发挥育人作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