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系统配电网可靠性与经济性问题的探讨

2018-02-14

今日自动化 2018年4期
关键词:模拟法配电网可靠性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垫江县供电分公司,重庆 408300)

0 引言

我国经济已步入飞速发展阶段,电能作为清洁型的能源,变成社会的基础,人们生产与日常生活都需要其支撑,无论是哪一行业、哪一领域都离不开电能。配电的经济性与可靠性始终是电力企业重点探究的课题[1],这两方面的剖析为配电网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使其整体性能得以提高。

1 电网可靠性经济分析

西方先进国家数年之前就开始探究电网可靠性的测评,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根据,处理了诸多不可靠问题。针对电网可靠性的测评,如今惯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电网可靠性的测定

1.1.1 解析法

解析法起源较早,核心思想即让电网实现单元化与模块化,明确系统内不同部分性能间的逻辑联系,并基于此创建一个模型。之后运用数学方法解析此模型,确定干扰系统的参数,合理控制这些参数,以达成控制可靠性这一目标。此种方法比较直接,能把已出现的故障问题汇总起来,找出引发问题的各个原因,在量的角度上剖析问题因素,且量化这些因素,之后根据其所在模块或者单元搜寻彼此间的逻辑联系。

1.1.2 模拟法

模拟法又叫Moncarot模拟法,是指利用配电系统内相关元件的可靠性初始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中随机模拟出不同系统的运行情况,从众多模拟试验结果中筛选出和系统相符的可靠性指标的方法。模拟法适用于复杂配网的可靠性测评。其特征是运算量多,而且需要大量模拟时间。由于模拟法是静态的测评,因此对计算机的要求较低,并且流程与算法也比较简单。

1.1.3 人工智能算法

伴随控制理论的深入发展与不断优化,人工智能算法逐渐被用来剖析配电网的可靠性。在此过程中使用率较高的是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的理论。供电系统是一种规模较大,十分复杂的系统,内部存在大量不稳定因素,并且电气设施的故障点并不是集中分布,因此更适合使用模糊理论来剖析,进而能准确的把设施的状态概率、出错率、维修率等数值利用相应集合统一计算。

1.2 配电系统可靠性经济的分析

供电行业和我国民生息息相关,不只是技术密集型工业的一种,还被列进投资密集型工业范围内,涉及发电、送电以及用电的所有流程。如今,社会的信息化水平逐渐提高,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也随之增强,对供电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而且大部分精密仪器对电力可靠性的要求也很高。若供电不顺畅或者出现停电现象,必然会对用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2]。反之,一个良好的供电环境会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减少成本投入。针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经济而言,其是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核心构成部分,在分析时,必须要重视经济性和可靠性二者的相融问题。

2 电力系统配电网可靠性的优化管理对策

2.1 干扰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停电的时间与频次决定了配电网的可靠性,要想提升其此方面性能一定要在停电的状态下进行完善和优化。不但要降低停电频次,还要减少停电时间。通过剖析大量停电事故可知,导致停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气候原因,比如雷电与台风事故。雷击会引发绝缘子、避雷针和针瓶爆裂,非常容易损坏配电网。台风会导致某些开关或者电路被刮起的物体损坏,缠绕或者压折引发短路等问题。

(2)外力原因,通常被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某方面所需,从业人员被迫缩短线路,这在设施更换以及线路维修过程中非常常见。一种则是人为的损坏,或是被意外事故所影响而损坏配网。处理此种外力的损坏往往不必费很大力气,哪怕是盗窃也能迅速恢复正常状态,而由自然因素引发的事故则会导致大范围或是时间较久的停电。

2.2 优化可靠性的有效策略

对于雷电因素,可选用以下对策:利用性能良好的避雷针,尽量选用氧化锌材质的;要保证避雷线接地网的功能正常使用;可应用陶瓷横担的绝缘子;电缆与配电箱包括相关开关尽可能选用性能良好的绝缘引线,如交联聚乙烯材质。这些对策适用于雷雨较多的区域。

对于外力影响因素,可选用以下应对对策:最好应用电缆沟,这样能有效预防电线直接深埋为维修与养护工作带来的不便。对于频繁施工这一现象,必须要加强电力施工组织设计,对将要施工的区域提前处置。主要的线缆要予以明确的标记,增强警示效果。把路口布杆数量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对必须要布置在路周围的拉线与道口的电杆要配上显眼的标志,降低车辆碰撞电杆与拉线的几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要设立保护网[3]。

有些意外事故能够通过人为的力量来避免,但有些意外是人们无法左右的,是出于工作需要的。此种状况必须要制定出合理的停电计划。一方面,从业人员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包括技术水平和管理、调节人员的职业修养等。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加大内部员工的培训和再教育力度,提供深造与进修的机会,让员工学习先进的管理、工作理念,掌握丰富的管理技巧与技术技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还要加强各个部门间的联系,让各部门之间形成合力,为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作贡献力量。另一方面,要配置好用具,在停电之前先认真审查用具,确定停电之后的施工规划。为施工人员分配好相应的通行与交通用具,以防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并非任何维修需要的物件都能在移动仓库中找到,还有很多物件要在不同库存库里得到,为减少修理前的预备时间,还要搭建以GPS系统为核心的备件备品全面监管系统。相关操作人员通过查询此系统,能迅速掌握修理工作所需的备件备品状况,可从距离事故点最近的库存中取出所需的备件备品。鉴于此,各个仓库都要安排一名专门的人员负责此项工作,确保24小时通信通畅。总的来讲,发生故障之后,所有环节都要选用合理的对策,站在大局角度考虑,尽量节约时间。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大电力系统配电网经济性和可靠性问题的研究力度,是时代发展必然趋势。相关人员必须要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和企业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优化对策。以天气因素与外力因素为突破口,选择适合的施工材料,配置好施工人员使用的用具,包括定期组织培训活动等等,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人们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

猜你喜欢

模拟法配电网可靠性
合理使用及正确测试以提升DC/DC变换器可靠性
关于城市10kV配电网自动化实施的探讨
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GO-FLOW法在飞机EHA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浅析用信号模拟法排除故障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论如何提高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
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电动汽车充电负荷
基于Zbus隐式高斯法的配电网潮流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