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崇州市气象服务措施研究

2018-02-14周正斌杨汉卿

江西农业 2018年21期
关键词:崇州市气象灾害

卢 杰 周正斌 肖 涛 杨汉卿 刘 怡

(四川省崇州市气象局,四川崇州 611230)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振兴乡村战略。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乡村发展落后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表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弥补的主要短板。习近平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农村的发展摆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构想,是解决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18年3月,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部署。文件明确提出:“要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2018年9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针对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整体部署,明确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推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崇州市作为四川省22个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市之一,担负以点带面探索建立适应四川省的县域乡村振兴规划体系和可复制、可推广的编制方法,为全面开展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积累实践经验的任务。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建立了天气、气候业务和科研体系,提高了气象监测、预报、预测和服务水平,在防灾减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象灾害呈多发、频发、重发趋势,损失逐年增加,乡村振兴战略更加离不开气象服务保驾护航。该文从气象业务工作角度出发,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结合崇州市农业农村农民实际,努力探索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气象服务措施,为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贡献一份力量[1-5]。

1 崇州市概况

崇州古称蜀州,自古为繁荣富庶之地,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位于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素有“蜀中之蜀”“蜀门重镇”之美誉。崇州市属成都“半小时经济圈”,东接温江区、双流区,南邻新津县,西连大邑县,北靠汶川县、都江堰市,下辖25个乡镇(街道),全市幅员面积1090km2,人口67.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2万人,耕地面积3.24万hm2,境内山、丘、坝、水兼有,呈“四山、一水、五分田”格局。崇州市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雨量充沛,日照偏少,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16.4℃,极端最高气温36.8℃,极端最低气温-4.7℃。年平均日照时间1098.1h,年平均降雨量969.2mm。年平均风速为1.2m/s。平均霜日19d,平均无霜期285d。年平均雪日3d,且雪量较小。崇州市主要气象灾害有高温、干旱、暴雨、低温阴雨、冰雹、大风、寒潮、大雾和雷电等,西部沿山乡镇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较广。

近年来,崇州市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创新高效、标准品牌、生态安全、开放合作和幸福共享五大新型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初步形成“粮经复合、种养结合、产加销服、农工贸旅”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现代种植业发展方面,崇州市坚持“粮食生产集约发展、政策资金集成整合、机制创新集聚示范、产村相融集中成片”,建成十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片、十万亩粮食高产稳产高效综合示范基地、国家级万亩标准化基地1个、省级精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现代养殖业发展方面,崇州市坚持“提档升级、提质增效、种养循环、健康养殖”,创建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国家级4个、省级4个、成都市级33个,建成种养循环生态养殖场151个;现代渔业发展方面,崇州市同四川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等合作,编制《崇州市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规划》,制定了稻田养鱼、养虾、养蟹、养鳅、养鳖和养鸭6种稻渔综合种养

模式技术规程,探索形成稻渔综合种养6种模式,成为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现代林业发展方面,崇州市牛尾笋、樱花等特色林产品规模扩大、效益提升,绿色生态林业旅游快速发展,成为四川省现代林业产业建设重点市;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崇州市编制了粮经、粮经旅、粮菜轮作、康养度假和森林涵养旅游五大功能区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是全国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四川省培育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示范县。另外,融合基地、加工、营销产业链发展,建成粮油烘储加工中心20个,桤泉农产品加工业区成为成都市十大农产品加工集中发展基地。搭建“土而奇”公用电商平台,培育“西蜀粮仓崇州味道”“稻虾藕遇”电商品牌,实现上线销售农产品20多个,成为中华供销总社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建成58km稻乡旅游环线,承办四届“四川自驾赏花节”开幕式,推出0.67万hm2稻乡金秋旅游季等乡村旅游活动,初步形成“粮经复合、种养结合、产加销服、农工贸旅”一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崇州市气象服务措施

2.1 提升乡村气象灾害风险防御能力 健全乡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加强乡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开展乡村气象防灾减灾社区建设,深化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完成乡村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完成以城市社区、村为单位的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立灾害风险数据库,确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充分利用手机短信、新媒体、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和“村村通”等手段传播气象信息,确保城乡全覆盖;提高公众防灾减灾防范意识,充分利用各类媒体、专项宣传活动传播气象科普知识,深入推进气象科普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

2.2 提升乡村精细化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 完善气象监测观测站网体系,建设六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区、洪涝、雷电和大雾高影响区、森林火险高发区的观测站建设,建设八要素交通安全气象观测站;加强四川省精细化预报业务平台本地化应用,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及预警提前量,加大预报预警服务空间和时间分辨率,提高农村气象服务满意度。

2.3 提升新媒体气象服务综合覆盖能力 建立健全新媒体信息发布体制机制,深化通过官方网站、APP、微博、微信、交通诱导屏和气象服务信息推送系统等渠道发布各类气象服务信息、气象科普知识;加强新媒体资源的利用,进一步发挥气象新媒体在发布气象信息、了解公众需求、公众参与气象服务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打造定制化气象服务信息;充分利用新媒体渠道做好公众气象服务,扩大和提高气象防灾减灾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和时效性。

2.4 提升乡村农业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围绕乡村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将服务对象纳入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平台,以气象要素为基础、以互联网平台为手段、以农业专家和机构为依托开展针对性的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通过农田气候小气候站、区域自动气象站、高清摄像头跟踪监测,形成农业气象大数据库,提供精准农技、异常天气提醒、全生育期专题分析报告和温馨提示等专业服务产品,从而,在正常气候条件下,提高农作物品质,让用户达到同比增产增收的效果,在异常气候背景下,减少用户经济损失,让用户达到保产保收的效果。

2.5 提升乡村生态环境气象服务能力 围绕崇州市大气环境治理保护的实际需求,建立环境气象综合业务平台,统筹利用成都市范围内的监测点实现对大气边界层温湿度廓线、大气紫外线、PM10浓度、PM2.5浓度、污染边界层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的实时监测;结合气象预报开展以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监测、预报、评价与污染潜势分析、预估为重点的环境气象服务,制作发布雾预报、霾预报、环境气象指数预报、空气污染条件预报等服务产品,着力提高大气雾霾综合治理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设风廓线气象雷达,实现对崇州市范围内的灾害性天气全天候、全方位、全自动24h不间断地监测。

2.6 提升乡村旅游气象服务能力 在崇州市山地生态涵养区、康养旅游集聚区等重点旅游景区开展旅游气象服务示范点建设。在鸡冠山森林公园建立负氧离子监测站,实现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实时监测和预报;在街子古镇、白塔湖、鸡冠山、罨画池、凤栖山和九龙沟等旅游景区设立电子显示屏,实时传送气象服务信息、预警信息等;加强与旅游部门合作,利用旅游部门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气象部门的公共气象服务媒介,规范并加强旅游气象信息发布工作。在国庆、春节等长假期间,提高和增加旅游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发布频次;以登山、徒步、亲水、露营等户外旅游安全为服务核心,以沿山地区、河道流域、交通干线等区域为监测预警重点,及时、定向地向决策层与游客输出灾害性天气预报(暴雨、大风、雷电、冰雹和大雾等)以及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预警(山洪、泥石流、崩塌等),并在地质灾害高发区开辟旅游气象服务专栏,提供详尽的气象灾害知识、气象灾害防御指南等,实现旅游安全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满足旅游景区防灾减灾、游客出游等气象安全保障需求。

2.7 提升乡村智慧气象试点建设服务能力 以崇州市IPC枢纽大楼云基础设施及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将各类气象专业数据全面集成融入崇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形成全域智慧气象支撑;充分利用现有崇州市智慧气象建设成果,通过智慧型多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展示、为农气象服务专题预报、精准农技等方式,开展现代农业基地气象大数据为农服务;利用智慧气象大数据在乡村通过公共气象电子显示屏、交通诱导屏、智慧照明电桩等媒介发布气象服务信息及预报预警信息;利用智慧气象大数据在乡村旅游集散地开展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包括天气预报、指数预报、空气污染指数预报、负氧离子观测等方式;利用田间小气候站、土壤湿度等涉农气象数据,在现代农业聚集区通过电子屏滚动显示,同时结合农业数据开展病虫害墒情预报、气象灾害保险、产量预报等专题服务。全面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数字模拟、移动技术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具有崇州市特色的、智慧特征的现代城市气象服务体系。

2.8 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保障能力 强化物资装备贮运和作业安全管理,加强科学探测研究,加快推进人影服务业务现代化建设,完善常态化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果评估业务,为贫困乡镇提供生态保护修复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气象服务;提高应急服务水平,加强人影应急机制建设,完善各项应急工作流程,建立和完善天气背景和人工消(减)雨作业防线设计机制,健全人影应急作业监测预报、空域保障、指令下达、发射操作和弹药供给等技术、保障要求和对策;加大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作业力度,加强针对精准扶贫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深入开展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水库增水灌溉和发电、农作物防雹等多功能作业服务,大力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科技水平和总体效益。

3 结语

气象服务与崇州市乡村振兴战略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通过不断提升乡村气象灾害风险防御、精细化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新媒体气象服务综合覆盖、农业气象保障服务、生态环境气象服务、旅游气象服务和智慧气象试点建设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保障等能力,认真梳理气象服务需求、经验和效益,逐步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气象服务措施,为崇州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为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崇州市气象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气象树
崇州市:六项措施促进就业创业
崇州市:当先锋扛红旗 重实践办实事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崇州市:扎实做好援企稳岗和稳就业工作
崇州市医保局“三步骤”积极推进贯标工作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