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以“老人之家建筑设计”为例

2018-02-13张彩

建材与装饰 2018年5期
关键词:草图建筑学建筑设计

张彩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1 概述

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建筑学学生对于所掌握的建筑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对于学生将来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起到决定性作用。建筑学专业是五年制学科,期中大一、大二属于低年级初级阶段,大三、大四、大五属于高年级高级阶段。大三阶段共有两个建筑课程设计课题,第一个是老人之家建筑设计,第二个是山地旅馆建筑设计。今探讨“老人之家建筑设计”是大三建筑学学生第一个课程设计,是低年级阶段与高年级阶段的临界点,也是五年制建筑学本科学习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在我校的建筑学专业大纲方案中,与大一、大二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最大的不同,大三建筑设计课程——“老人之家建筑设计”第一次采用计算机绘图,其作用是总结检验一、大二所学的建筑设计课程理论知识,同时也为大四、大五的后续建筑设计类课程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老人之家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有诸多问题亟需探讨,这对今后建筑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2 建筑设计课程传统教学问题

我国开设建筑学专业有九十年的历史,在历经近百年的教学进程中,已然形成其固有套路的教学模式。建筑设计课程作为其核心课程也存在着诸多传统的教学问题。

2.1 教与学方法滞顿

传统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方式共分为五步:下达任务书、资料搜集和调研、集中理论授课、草图指导、正图。下达任务书主要是给学生分析教材《建筑课程设计指导任务书》上虚拟题目指导下的设计思想,缺乏实际项目真题真做的思维场景;资料搜集和调研主要给学生布置课下到图书馆搜集相关建筑设计课题的书籍资料,缺乏教师监督;集中理论授课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理论知识较为枯燥,学生极易走神,授课效果不理想;草图指导包括一草、二草、三草指导,由于大多数学校无法满足建筑学专业特有的师生比,学生多而老师少,草图指导学生这一主要学习的阶段演化为如今老师抓紧时间给学生看草图,学生跟着老师思想改的模式;正图是最后展现所学生建筑设计成图的成果,而这一阶段大多数建筑学老师也只是让学生自己画,最后匆匆交图,给个成绩了事。

2.2 课程重点不显著

由于建筑设计的成果是有学生的方案概念思维和图纸成果组成,而通常最终呈现在眼前的建筑设计成果只有图纸内容。所以,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重点往往会偏重图纸成果的强调。而最终的正图,大多数建筑学老师也只是让学生自己画,最后匆匆交图。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建筑课程的重点呈现出没有重点的现状。但是建筑设计的灵魂应当是概念思维,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课程重点应当是培养每个学生建筑方案设计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学生进行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也是建筑设计者的思维导向,应该做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2.3 与其它课程脱节

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最核心的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但是,建筑设计课程也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课程。学生在做建筑设计课题时,所用到的知识涉及到的课程包括:建筑概论、建筑初步、住宅设计原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结构与选型、建筑材料等,几乎涵盖了建筑学专业所学的所有专业课程。但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存在学生其它课程学过的知识不会综合应用到建筑设计课程中的问题。例如:在进行老人之家建筑平面设计时,建筑力学、建筑结构与选型两门课程所学的受力、承重知识不会应用平面;在进行立面设计时,建筑材料课程所学的材料知识不会应用到立面设计中;建筑制图课程所学的制图规范在建筑设计课程最后的正图成果中也很不理想,错误甚多。究其原因,学生不会学以致用,每门课程所学知识不会融汇到建筑设计课程中,即建筑设计课程与其它课程脱节。

3 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3.1 提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提升,力求让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方式每个步骤精简,并且提出更合适的教学改革方法。例如:在“老人之家建筑设计”中,给学生下达任务书前,用漫画插图方式,引出本学期建筑设计课程题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资料搜集和调研,老师亲自带学生实地调研,深入建筑空间之中,观察其功能空间和交通流线,并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调研成果汇报,督促学生学习,资料搜集除了书籍以外,还应当结合网络,网络上资源丰富。在理论授课中,老师纯理论授课,改革为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假设学生自己是老年人,在建筑不同的功能空间使用中,会遇到哪些问题,一一列举,并针对问题整理成教学资料,学生反客为主分组讲授设计理论知识。草图指导及草图评图,摒弃传统老师批改学生草图的模式,改为班级集体评图和学生互评的模式,每位同学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做成课件在课堂上汇报,这样做的好处,台下每位同学都能够给台上同学提建议,学生参与度高,看见别人的问题也可有则改之,同时通过这种评图模式,每位学生可清楚了解自己在整个班级中所处的设计水平,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学习动力。正图阶段,在“老人之家建筑设计”过程中有难度,因为学生第一次使用电脑,有些软件如Sketchup、Photoshop、CAD都不会使用,要求学生自学,并且激发学生团体意识,学习快的同学帮助学习慢的同学,同时老师发挥积极指导作用,利用课上课下时间给学生指导,必要时并利用网络指导,确保每位同学出正图前老师都指导到位。

3.2 凸显建筑设计课程核心

建筑设计课程,核心应当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构思,即创新思维。现阶段许多高校提倡应用型,进而要求学生在学校阶段都会画建筑施工图,这种思想及其不正确。如果只是为了培养画图匠,建筑学专业学生无需上五年大学。建筑不断更新进步的灵魂是创新,是设计构思。而学生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时,往往思路不够开阔,设计没有中心思想,顾建筑设计课程的核心是培养每一位建筑学学生创新的设计思维。充分解放学生天性,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在建筑设计课程中有新思路、“怪”想法。例如:“老人之家建筑设计”,鼓励学生从形式出发,先有创意想法,再推敲建筑功能,逐步推进建筑方案设计,最终达到优秀创意与建筑功能的完美结合。

3.3 与建筑学专业其它课程加强衔接

建筑设计课程也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课程,但学生不会把其它专业课程所学知识运用其中。针对此问题提出解决办法。①各个专业教师要勤于交流,共同商议解决办法;②建筑设计课程教师可把自己所代课程学生需要用的知识,作为重点问题反馈给其余课程教师;③各门课程可互相协调教学进度,共同构建建筑设计课程大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做到其它课程所学知识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即学即用,避免用时忘却的难题。从而解决建筑设计课程与其它课程脱节的问题。

4 结论

总的来说,“老人之家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此次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成果相对之前有很大进步,建筑方案设计和成果表现的质量,均高于前几届同级学生。在今后教学中,应并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运用新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不断提升建筑设计教学的教学成果。

4.1 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在“老人之家建筑设计”课程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从参观调研、到分组进行理论课讲授,学生都积极参与,尤其是草图评图环节,每位学生更是积极参与,为台上同学提出合理建议,同时学生也反馈出自己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在后期正图环节,许多同学调动起了高昂的学习热情,更是凌晨还忙于和其他同学交流问题,研究软件绘图。正图完成并积极给老师看图,反复改图直到理想为止。

4.2 学生教学评教反馈满意

学生对自己所做的“老人之家建筑设计”方案普遍反映比较满意,在本学期学校督导反馈的学生教学评教中,学生反馈“老人之家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方式新颖,在该门课程中学到很多知识。

[1]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三年级设计教学研究:专题·阶段·整体[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张云华.“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

[3]裘鞠.高年级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教学新模式探索[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4]孙晓鹏,罗朝阳,殷勇.传统建筑设计课基础上的超越与发展[J].山西建筑,2008(29).

猜你喜欢

草图建筑学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SolidWorks二维草图的绘制经验与技巧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建筑设计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