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水的收集利用与绿色建筑设计探讨

2018-02-13袁晓红

建材与装饰 2018年5期
关键词:过滤器用水雨水

袁晓红

(山东新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东营 257091)

1 在绿色建筑中雨水回收的可行性分析

雨水一种污染轻、有机物含量少、钙含量低、硬度小的自然资源,其水质比生活排水好,经简单处理即可使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导致雨水利用受到重视。屋面、不透水路面、绿地是建筑雨水的主要来源,常用的雨水收集系统主要包括分散住宅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小区集中式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分散式雨水渗透系统、集中式雨水渗透系统、绿色屋顶花园雨水利用系统、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等多种形式。绿色建筑雨水综合利用技术是利用生态学、工程学、经济学的原理将雨水利用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以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与统一。在进行绿色建筑雨水综合利用系统设计时需依据小区特点和规模,采用绿色屋顶、渗透、雨水回用等方法,结合太阳能、风能等利用,实现绿色建筑资源的综合利用。

2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雨水收集利用

在这住宅小区里雨水利用的方式有多种。不仅可以直接来利用,也可以间接地利用起来。在大多的情况之下,雨水的间接利用往往成为首选的利用的首要方案。

一方面是雨水直接利用的用途一般首先考虑绿化冲洗道路及停车场和洗车、景观用水、杂用水等多方面,具有条件时还可作为洗衣、冷却循环、冲厕等补充用水。雨水直接利用的净化工艺主要根据径流雨水的水质、水量和雨水处理后所要达到的程度而定。应满足《污水再生利用城镇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指标要求;景观环境用水应满足《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的水质》(GB/T18921-2002)指标要求。

二方面是雨水间接利用(渗透)雨水渗透是既是一种间接的雨水利用技术,也是一种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有效方法。其中包括减少径流雨水量,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地面沉降,减轻城区水涝危害和水体污染等。

一套完整的雨水利用系统包括汇集、蓄存与利用这三个方面。雨水存在不易控制流量的这方特点,其汇集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在建筑中我们可采用渗水性能好的材料,并给设置储水设备,以收集和储存雨水。我们根据雨水处理后的用途不同,处理流程也不同,与人体不接触的水水质要求较低,处理过程简单,而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水水质要求高,处理过程就相对复杂起来。我们通过建筑的屋顶收集的雨水,如带有少量的泥沙和枝叶,可经简易的截留、泥沙过滤、沉淀等就可以用于卫生清洁、浇灌植物等等。

3 雨水回用系统

屋面雨水收集储蓄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这种屋面雨水的收集储蓄主要运用的是从屋顶开始收集雨水,等雨水收集好后通过重力管道过滤或重力式土地过滤。雨水在这个过程中要经过具有过滤器的过滤才能通过稳定的进口流入到储水池中。处理后的水相对来说比较干净,这些经过过滤器过滤过的水由泵送至备用水点,可以用于厕所的冲洗、绿地的灌溉以及构造绿地景观等各种用途。在这个雨水收集技术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过滤器的使用,在分散式过滤器中不能存在污染物颗粒,并且这个过滤器必须要有自净能力。在这方面,德国的屋顶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是相当先进和典型的例子。德国运用的是IRM联机式过滤器。这种方式就可以省去很多环节,经过雨落管的过滤后,就可以用于冲洗厕所、灌溉绿地等各种途径。

4 雨水利用的发展趋势

(1)生态保护。雨水利用的的第一个发展趋势就是生态保护。城市的钢筋混凝土属性,决定了城区降雨不可能直接流入自然界,这些雨水必然要经过人类修建的建筑和路面,根据人的要求,而流动。所以,城区雨水利用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这就要求:首先雨水存储和引流必须要符合自然规律,把雨水更多地引导向地下,避免地下水水位下降;其次雨水的排除不能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

(2)节约水资源。城市区域水资源利用的目的就是节约水资源。目前我国乃至世界,淡水资源逐渐减少,城市区域雨水,是淡水资源的有效补充。城市由于其建筑物多为沥青和水泥等不透水材料修建,所以,城市区域的降水可以不直接渗入地下,而进入城市雨水排水系统。这样,雨水经过排水系统的汇聚,这些汇集的雨水在量上就会较大,提供了水资源。雨水经过简单处理和保存就能运用在城市绿化灌溉、清洗路面等方面,从而节约水资源。

(3)化解城市供水危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越老越大,城市居民越来越多,城市周边有限的水资源越来越难以满足城市发展要求。对城市区域雨水进行收集和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城市水资源匮乏现象。这不仅不需要花费巨大财力,还具有立竿见影效果。发展雨水收集,将雨水利用作为城市骨干供水系统的重要辅助工程,使之成为部分永夜用水和生活杂用水的主要水源,减少使用自来水带来的浪费。

5 结束语

能源紧缺、能耗大不仅大大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将对人民生活构成威胁。然而目前在我国的建筑设计中对于雨水资源的利用水平与国际相比还较低,未来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努力进一步提高雨水利用的水平和质量。

[1]徐俊,杜志雄,于法稳.发展绿色建筑技术促进城镇化建设和发展[J].中国可持续发展,2016(1):2~7.

[2]赵谱,邢国平,李岚.居住小区雨水利用方案探讨与技术经济分析[J].给水排水,2015,36(z1).

猜你喜欢

过滤器用水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农事 雨水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节约洗碗用水
农事 雨水
三步拆卸洋马YH880/1180 收割机变速箱内过滤器
声音过滤器
雨水
上海建立大用水户用水实时监管制度推进城市节水
基于LOGO!的空气过滤器自洁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