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南生态产业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8-02-12吴佳磊宗子杨

江西农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陕南生态农业协同

吴佳磊 宗子杨 刘 杭

(安康学院陕南生态经济研究中心,陕西安康 725000)

生态产业协同发展具有特有的发展规律,具有自生性、再生性、和谐性、有序性等特征。一切与生态相关的产业都属于生态协同产业,如森林、畜牧、种植、林果、家禽、能源、水利、土地开发和生态旅游等。通过对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研究,应借鉴当代系统科学思想,结合陕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现状,形成适合陕南地区的生态产业体系,从而在未破坏陕南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陕南地区经济发展[1]。

1 陕南生态产业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1.1 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片面认识 生态产业与经济产业之间本来是相互依赖、相互转换、相互制约甚至相互促进的关系,良性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恶性的生态环境限制经济发展。但截至目前,人们对与生态产业与经济产业的相互关系认知仍然有限,人们为了增加收入而开垦荒地、砍伐树木、过度放牧、大肆捕鱼等,这就造成森林覆盖率降低、天然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江河中生物匮乏以及自然灾害频发,从而使人类与自然的生存关系日益尖锐。近年来,国家推出了退耕还林、禁止大量砍伐等政策,并鼓励各个地区的科研人员及相关机构对生态协同产业进行相关研究,以求控制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形成生态协同发展的经济模式[2]。陕南地区如今仍然为严重贫困地区,当今的首要任务便是提高陕南地区的民众收入,如何利用优势生态资源发展生态产业是目前陕南地区需要破解的难题。

1.2 生态协同产业发展的动力不足 陕南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使得陕南地区成为了一个良好的农业区域。其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作物,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农产品。但是,目前陕南地区仍然没有形成“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农产品销售主要在区域内,存在经济发展的“区域内循环”现象[1],从而导致陕南地区农产品滞留问题严重,产品附加值低,难以形成市场竞争优势,进而没有充分调动市场的潜力。

1.3 对当地特产的开发性不足 对于产品来说,包装与加工也是一种提高价值的途径。陕南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特色农产品颇多。但是,这些农副产品缺乏深加工,没有龙头企业来整合产业链,缺乏知名品牌,知名度不高。

2 陕南生态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

2.1 以旅游业带动陕南生态产业融合发展 根据产业融合、产业关联、产业耦合等理论积极整合生态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合作开发等促使生态旅游规模化、集成化,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体量,能够满足游客观光、休闲、体验、求知等要求的旅游景观及活动项目。其次,积极开发特色农产品传统工艺以及具有地方风味的特色饮食、民俗文化,满足游客的“食、住、行、游、购、娱”多元化需求。只有通过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实现规模化经营,才能真正起到旅游业联动效应。

2.2 以制度创新为平台,理顺关系,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 以生态保护为价值取向的生态脆弱山区工业经济发展受到限制,而通过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共生耦合、延伸产业链,可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和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效益。特别是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生态脆弱山区,生态旅游开发不能仅仅局限于景区型旅游发展,而是要结合区域特色农业资源,以“景区+休闲村镇”“景区+生态农业园”“休闲文化广场+特色农家乐”等形式形成集休闲、养生、体验、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产品,以生态旅游业带动生态农业,以生态农业丰富生态旅游业内容,增强旅游的多样性,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耦合协同效应,才能促使区域产业由低级化向高级化、多样化发展,实现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向产业市场竞争优势转变。

[1]蔡云辉.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区域内循环”现象[J].经济经纬,2006(5):57-60.

[2]胡晓鹏.产业共生:理论界定及其内在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8(9):118-128.

猜你喜欢

陕南生态农业协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党建地图·陕南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陕南民歌生态文化特征与创新研究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陕南柑橘老果园改造关键技术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