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8-02-12刘春梅

乡村科技 2018年30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手段信息化

刘春梅

(农安县合隆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吉林 农安 130216)

当今是一个信息技术腾飞的时代,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实现了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且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了行业和领域的创新发展。为此,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大繁荣大发展,相关工作人员要紧扣时代脉搏,强化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1 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1 信息化手段推广不充分

统计分析农村信息化手段推广的覆盖率发现,农村经济管理中信息化手段推广不充分。基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不均匀、不协调等特点,农村经济经营者对信息化手段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一些规模小、产业过于传统化的经营者,比较倾向于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一些初具规模,经济发展处于稳步上升阶段的经营者,受信息化手段应用成本的限制,虽有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经济管理,但是其应用范围十分有限;一些进行农业现代化的经营者,深谙信息化手段的强大优势,注重全方位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经济管理,且在信息化手段的推动下,不仅经济管理有序化、系统化和可操作化,而且经济发展迈向了新的高度。显然,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推广的效率不佳,有待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全面推广。

1.2 信息化手段应用成本过高

从本质上讲,信息化手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信息化基础设备和基础条件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后期的信息化手段推进和维护也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维护和人力投入。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来说,许多居民对信息化手段了解不深刻,也未能够树立经济管理信息化意识,基于信息化成本的考虑,往往望而却步。在国家相关利农富农政策的推进下,虽然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农村地区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是许多居民对于信息网络建设和应用不接受、不认同[1]。此外,一些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保守落后,认为利用信息网络打电话就可以,除此以外消费属于浪费。如果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不能够及时给农村居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或者帮助他们快速解决经济困难,会使信息化手段的宣传失去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信息化手段应用的进程。

1.3 缺乏信息化手段应用专业管理人才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许多管理者的经济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大多数管理者本身文化水平较低,没有接受正规的信息技术教育,导致他们对信息化手段的专业管理、应用及维护知识知之甚少。他们的日常经济管理工作仅限于利用信息化手段搜索、整理和发布一定的经济信息资源,结果是即使农村已经广泛铺设了信息网络,搭建了过硬的信息技术设备和设施,因缺乏信息化手段应用专业管理人才,农村经济管理也不能实现信息化手段的有效应用。

1.4 应用实效性差,信息传播渠道不畅通

在国家“三农”政策及相关扶持措施的推进下,农村经济出现了多元化发展,农村居民的需求也逐步提升。富裕起来的绝大多数居民渴望利用更便利的信息化手段推销他们的农副产品及特色产品,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已建构的农村信息化网络和设施得不到及时优化升级,致使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差。另外,当前农村居民主要依靠广播、电视、口头传播等形式获得一定的经济信息资源和通知,而信息化手段的推广需借助更先进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不便于农村居民及时了解信息化手段使用的方式、范围、优势等。

2 推进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应用策略

2.1 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竭力充分推广信息化手段

当地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提升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借助政府力量,针对信息化手段的推广制定一系列政策、制度和扶持措施,树立农村居民的信息化经济管理意识,协调农业科技推广站和有关信息管理部门,长期深入居民中进行信息化手段跟踪和指导,从而实现信息化手段逐步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全面实施。

2.2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服务

地方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强化对农村居民提供信息化技术服务,抽调部门中一些信息化技术过硬的工作人员和专家,与居民建立一对一结对子关系。利用这些工作人员和专家提供的信息化技术服务提高居民的经济发展生产效率,并在工作人员和专家的带动下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经济管理设施,促使经济管理朝着现代化、信息化和系统化迈进。

2.3 强化农村信息技术专业管理人员的培养

当地政府要深入落实国家的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战略,利用农村文化站、文化馆和文化活动室等,对广大农村居民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信息技术培训。同时,要聘请一些高校的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走村串户,对广大居民提供技术咨询、再教育学习服务[2]。此外,要组织广大农村居民参观一些信息化手段应用较好的示范园和基地,提升居民的信息化技术学习意识。

2.4 注重相关部门间的紧密合作,提升信息传播效果

以当地政府为主导,联合有关农村经济发展的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优化升级农村的信息网络和基础设施,为农村经济管理中信息化手段的有效应用提供物质保障。另外,完善和建构农村现代信息传播渠道和平台,把经济发展最新资讯、创新技术和创新成果等及时发布和传递给广大居民,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经济收益,使信息化技术深入人心。

3 结语

当前强化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是农村经济管理现状的现实性要求,也是农村经济大繁荣大发展的必然性选择,更是农村经济管理者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工作创新。只有农村经济管理者站在信息化时代视域推进信息化手段与管理工作的高度融合,才能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从而更好地引导广大农民发家致富。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手段信息化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