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农民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精准教育培训研究

2018-02-12

乡村科技 2018年30期
关键词:精准农民职业

吕 柏

(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宣威市分校,云南 宣威 655400)

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终身农业从业者,通过教育培训方式获取更加专业的农业生产技能,从而实现自身农业生产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这种农民形式被称为新型职业农民。相比于传统农民,新型职业农民要求具备生产经营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对于农村发展来说,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离不开农业生产需求下的精准教育培训。

1 农村农业生产中的农民需求

1.1 农业生产结构改革需求

现代农业生产工作,要求以社会服务为根本方向,进行全新的农业结构建设。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今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向提出了要求。文件明确提出,农村今后的农业生产应当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作为基本追求,逐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促进农村生态在发展过程中占据主动权[1]。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说,农业生产中农民素质作为核心要素,需要依托供给侧改革需求进行调整。其中,结合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经营技术,开展面向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是全面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保障。

1.2 农民自身发展需求

除了农业改革的大背景之外,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对于自身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也是引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基本因素之一。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农业种植历史。受历史传统中安土重迁的思想影响,我国传统农民普遍存在安于现状和思想保守的性格特征,导致大部分农民难以在时代发展中接受并吸纳新鲜事物。同时,部分农民由于思想道德水平的限制,无法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类型的价值观进行正确辨别。而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农民对外来思想文化的接收渠道逐渐增多。社会上流行的价值观和认识事物的方式,成为农民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的必然选择。因此,现阶段农民迫切需要通过接受教育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的提升,以此奠定农民生活长远发展的精神基础。

2 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培训教育策略

2.1 搭建农村集体学习机制

目前,农村教育研究领域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教育培训研究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一方面,积极进行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投入教育资源的方式,对传统农民进行技术教育、经营能力教育,使传统农民具备现代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农业高等教育,对拥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学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培育,以此培养学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接班人。本文在以供给侧农业改革需求为导向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分析中,提出农村教育应当具有全面性和持续性,不应因文化基础不同而采取有选择的教育方式。因此,提出了精准教育体系下的集体学习机制,即利用集体学习方式,实现农村就地教育的开展,帮助传统农民提升认识、知识和技术等。

在具体的集体教育培训实践中,由于容易受农民传统认识的影响,组织活动难以持续和深入。因此,需要由地方政府出面,与教育系统结合,通过对农村内部的具体生产行业、农民的基础文化程度进行细分,制订不同的教育流程和教育方法。针对文化程度和文化基础较差的农民,可以尝试采用面对面教学策略。政府部门要求农业专家亲临农业生产第一线,以现场教学方式,指导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应用,从而形成“田间课堂”教学机制,帮助农民将技术要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对于文化基础相对较好的农民群体,则可以采用现场观摩、远程教学等教学策略[2]。农民可以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前往农业生产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厂进行观摩学习,了解先进的生产和经营经验。有条件的农村还可以尝试开展互联网教学,增添教学培训的灵活性。

2.2 农业类高校教育深度改革

农业类高校教育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教育场所,与就地农民教育共同构成新时期有针对性的精准教育培训模式。不同的是,农业类高校教育面向的教育对象是拥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选择农业院校进行学习时,往往已经拥有了投身农业生产的决心。因此,在教学环境中,农业教育应当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接班人作为教学目标。笔者提出,由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并不局限于种植技术,而是要求从技术水平到思想素质等多方面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应当去除过去单一教学和对农业生产环节过度重视的教学理念,从农业全过程的角度出发,培养农业人才。例如,高校教育可以根据实际的农业生产特征和农业生产流程,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划分。其中,生产前期准备、生产中期管理以及生产后期的产品质量监督和营销能力,都需要纳入到教学环节中。农业高校学生在进行农业技术学习时,除了需要重视农业生产技术外,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农业管理和农产品经营能力,从而满足未来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生产的根本需求。

2.3 打造面向农业生产的分层教育方式

分层教育是目前教育领域提出的教育应用实践策略,目的在于通过对教育对象进行分层,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运用,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对于目前农村农民对知识和技术的需求以及对自身的发展需要来说,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应当将分层教育方式引入精准培训教育中,通过对具体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自身发展要求进行分析,使精准教育能够与农民生产需求相互结合。例如,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具体的分工不同,可能被分为养殖生产、农产品加工生产以及农业管理等多种工作类型。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农民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求教育培训应当以农民的生产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农民生产类目的分层。我国西南某省份开展的帮扶培训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其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在帮扶培训中,通过地方政府、回乡创业大学生和基层干部之间的交流,打造了农业合作机制。为了促进合作机制的全面推广,县级以下单位借助宣传窗口、政府网站以及电视广播等媒体,发布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农业计划,引导农民参与到计划中。农民则通过参与合作计划的方式,学习知识技能,提高了自身素质。

3 结语

现代农业生产和农村结构调整要求农民能够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发展需求。同时,在国家政策引领下,农村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也为农民提供了自我综合素质提升的窗口。培训工作要求与农民需求相互契合,将大大提高农民的技术、能力和自身素养。

猜你喜欢

精准农民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职业写作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