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转换理论在汉译英中的应用

2018-02-11王雪彤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7期
关键词:英译本长恨歌

王雪彤

【摘要】王安憶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一经出版,不仅在国内获得了矛盾文学奖,并且其英译本在西方文学界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在国内外翻译界中并没有受到重视,还被贬为“对汉语翻译没有指导意义”,然而经过本文研究分析翻译转换理论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本文在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原本和译本对比方法,分析《长恨歌》英译本翻译转换理论的体现。

【关键词】《长恨歌》英译本 翻译转换 卡特福德

一、引言

中国文学作品在近些年来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也逐渐受到了人们地广泛关注。中国作家的大量优秀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国际范围内广泛传播,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使人们对于中国文学作品翻译的研究热情极大提高。中国著名的现代女文学家王安忆,创作许多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文学作品,其代表作当属《长恨歌》。对于长恨歌的研究有很多方面,而用翻译转换理论来研究《长恨歌》英译本尤其少见。王安忆的描写很包含了许多中国特色传统文化,这使翻译保持两种语言转换的平衡尤为困难,因而在译本中的运用翻译转换理论探究翻译方式十分值得探索。

二、《长恨歌》及英译本概况

《长恨歌》是王安忆的代表作,于2000年获得茅盾文学奖,并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长恨歌》以二十世纪的大上海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上海女人王琦瑶四十年的情与爱。小说一经出版便获得了中国文坛的诸多奖项,是90年代最具影响力作品之一。小说中别具一格的“海派特色”可谓深深地浸透了王安忆的个人色彩,她摒弃了政治与经济的视角,通过“油盐酱醋茶”的日常化叙事和与上海弄堂的文化意象来描写描绘主人公“王琦瑶”的多舛命运。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方针引导下,许多当代作家的优秀著作被外译。由白睿文与陈毓贤合译的The Song of Everlasting Sorrow:A Novel of Shanghai一经出版,便受到了西方文学界的热评,由于英译本的成功,推波助澜使王安忆获得2011年英国曼布克文学奖的提名。两人在长达八年的翻译过程中不仅深入到上海的弄堂中亲身体验海派文化,并且潜心研究王安忆个人风格与其他著作,通过对原著的深度的了解与把握,为的就是原汁原味的还原小说。由此可见,《长恨歌》的英译本一定有其过人之处与值得研究的地方。

三、卡特福德及翻译转换理论

卡氏作为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对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最早地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对原文和译文的差异做了系统地研究,是伦敦语言学派中比较系统地提出翻译理论的专家。伦敦语言学派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必须看它是否用于相同的言语环境中。卡氏的翻译理论深受伦敦学派的弗斯和韩礼德的影响,并丰富了语言学研究的内容,对翻译学的理论发展功不可没。

1965 年,卡氏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中,将语言学中的层次和范畴概念应用于翻译过程研究。卡氏将“翻译转换”分成“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两大类,其中“范畴转换”又划分为“结构转换”、“词类转换”、“单位转换”和“系统内部转换”四类。他还将翻译定义为“将一种语言组织成文的材料换成等值的另一种语言的成文材料,并指出翻译实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确定等值成分,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力求实现源语与目的语两种文本内容的等值。为了达到文本内容等值的目的,译者很难顾全到两种文本形式的对等,尤其是结构差异极大的两种语言,翻译时为了达到内容等值,背离原文形式在所难免。

四、翻译转换理论在英译本中的分析

层次转换是指,处于一种语言层次上的原语单位,具有处于不同语言层次上的译语等值成分,四个语言层次包括语言、词汇、语音和词形,在一种语言中某一种语法是不存在的,但可以通过词汇来表现同样的意思,将语法层次文本转换成为词汇层次。在汉语中是不存在汉字变化的,因而词汇本身便可以体现出一种语法现象。

例1:她本应当为自己的丑自卑的,但因为家境不错,有人疼爱……

She would have suffered from low self-esteem because of her homeliness, but because Peizhen came from a well-do family and people always doted on her...

这里的“would have”表示的是一种对于过去的假设,但在中文里并没有用语法表示过去虚拟语气这一用法,所以用“本应该”一词表示对于过去的虚拟语气,这是语法层次文本与词汇层次转换的体现。

根据卡氏理论,范畴转换中的结构转换就是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目的语的用语习惯改变原句结构,结构转换存在多种形式,包括将转换句子结构和语言习惯进行重新安排、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之间的转换等等。

例2:这时候,弄底的水泥地还在晨雾里头,后弄要比前弄的雾更重一些。

At this moment the cement pavement of the longtang is still enveloped in fog, which lingers thick in the back alleys.

这里译者进行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间的转换,也是一种结构转换的用法。在英文中经常用被动语态作为强调作用,是作者对于弄堂的环境描写“the cement pavement”也就是“弄底的水泥地”是强调的部分,雾是次要部分。

类别转换指一种词性转换为另一种词性。英语句子中多为静态,名词表意居多,而中文句子中多为动态,动词表意居多,因而名词动词互换形式很多。

例3:请王琦瑶出场剪彩的请柬,正是王琦瑶离开蒋家那天送到的。

A request for Wang Qiyaos presence at a grand opening arrived the day Wang Qiyao moved out of the Jiang house.

这里是动词与名词间的转换,文中“请……出场”是一个动词才译文中作者用“presence”一个名词简洁明了的描写出了这个动作。这也体现出了类别转换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英汉翻译中通过词形变化,可以避免生硬的译文。

单位转换也被称作等级转换,指在同级别的等值不能实现情况下,必须在译入语中寻找高或低级别的翻译,在這个过程中不要级别的对应。可以是将一个单词翻译成一个短语或一个子句翻译成句子。

例4:是最最日常的场景:柴米油盐,吃饭穿衣。

Because in it are people buying and selling, cooking and dressing, going about their daily lives, and enjoying moments of leisure in the middle of their labor.

此处中文中仅有四个词组,“柴米、油盐、吃饭、穿衣”,被翻译成几个短句来加以解释,这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不同,柴米油盐是人人皆知的俗语,有一种生活的气息,而译文中却要更外刻画生活的场景才更加真实。

内部系统转换是指当原语和译语具有形式上大致对应的结构,而翻译时需要在译语体系里选择一个非对应的术语时,也就是原语的某个体系在译语中有不同的体系作为其翻译等值成分就可以使用内部体系转换这个词。

例5:王琦瑶就说:你们还有时间呢,像我,连时间也没了。

“At least you still have time, ” replied Wang Qiyao. ”Look at me, I dont even have that.”

“你们”与“you”的转换体现了译者使用的内部系统转换,这里是王琦瑶对张永红和女儿及同龄说的话,译者根据上下文选择的翻译方式,恰如其分。

五、结论

虽然卡氏在解释“意义与完全翻译”时涉及到了“语境翻译”,但是在翻译转换理论中却局限单个词、句子,忽视了宏观角度,如语篇文化层面。即使卡氏的翻译理论在国内外不受欢迎,但我们通过对《长恨歌》英译本中翻译方式的分析和探讨,认识到该理论对翻译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此理论之长处来指导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吴赟.陌生化与可读性的共场:《长恨歌》的英译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4):119-121.

[2]J.C.Catford.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J].1968.

[3]王安忆.长恨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4]Michael B.&Susan C.E..The Song if Everlasting Sorrow:A Novel of Shanghai[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8.

[5]穆雷.评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J].外语教学, 1990(2):37-42.

猜你喜欢

英译本长恨歌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道德经》译本及其序言初探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长恨歌——笔画设计
长恨歌
试析《易经》英译本中专有名词的误译
王安忆《长恨歌》中的个体意识研究
浅析《长恨歌》译文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金华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孽子》英译本的叙事再探